1. > 电脑手机 >

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

伯特兰德模型的评价

伯特兰德模型假设价格为策略性变量而更为现实,但是它所推导出的结果却过于极端;但由于与现实不甚相符而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是我们为什么将其称之为伯特兰德悖论的主要原因。因此,学者们在研究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时,更多的是采用古诺模型,即用产量作为企业竞争的决策变量。

古诺模型和伯特兰德模型那个更有竞争优势

1)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的相同之处是:①两者都是关于两个企业相互竞争的双寡头模型,而且在模型中两个厂商生产同质的商品;②在两个模型中,每个厂商在做出自己的决策时,都将其竞争对手的行为的某些方面(产量或价格)视为固定的。

(2)两者的区别为:

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


①竞争的方式不同。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厂商进行产量竞争;而在伯特兰模型中,两个厂商进行价格竞争。

②竞争的结果不同。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厂商最终的产量高于垄断产量,但是低于竞争产量;而在伯特兰模型中,两个厂商最终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进行生产。

伯特兰德模型的存在问题

伯特兰德模型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它的前提假定有关。从模型的假定看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它就无法供应整个市场,价格也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

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


②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完全相同,就可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

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推导


伯川德和伯特兰模型是一个吗

是一个。伯特兰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于1883年建立的。伯川德和伯特兰模型是一个。在该模型中,厂商通过设定价格而不是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面对的是厂商生产的同质产品,因而会从要价最低的厂商处购买。

伯特兰德模型的均衡及悖论

根据伯特兰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根据伯特兰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因此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名词解释?

斯塔克伯格模型由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伯格提出。该模型的意思是:行业中有主导厂商和跟随厂商。主导厂商知道跟随厂商的产量取决于自己的产量水平,如果主导厂商改变产量,则跟随厂商的产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也就是跟随厂商的产量是关于主导厂商产量的一个函数,并且主导厂商知道跟随厂商的这一数量反应函数,因此主导厂商将跟随厂商的数量反应函数代入自己的利润函数中去,然后据此决定一个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跟随厂商看到主导厂商的这一产量水平后,再根据主导厂商的这一产量本平来决定自己的最优产量水平。斯塔克伯格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动态模型,即产量决策有先有后;而后者是一个静态模型,即所有寡头的产量决策是同时进行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