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保持战略定力,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在前进道路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独立自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保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大国治理强调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切不可朝令夕改。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把握战略主动。

保持战略定力,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要平心静气、静观其变,不要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国家的言论而受到影响,更不能掉入别人故意设置的各种陷阱,破坏和平发展环境,耽误和平发展大局。要善于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从形势和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全局,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5.坚持问题导向

(194)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善不善于发现问题。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

发现问题是前提,能不能正确分析问题更见功力。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带动全局工作,推进事业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确保取得实效。对一些带有共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注意总结和反思,以利于更好前进。

6.重视调查研究

(195)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重点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开展调查研究,务求“深、实、细、准、效”。“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实”,就是作风要实、轻车简从,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调查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决策的全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适应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过去常用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7.发扬钉钉子精神

(196)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干出成效来。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当然,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和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看准了的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但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干事业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任务一经确定,决不能搞一阵风、一下子,而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积跬步以至千里。

8.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97)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这些既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工作需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律、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职责,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好学才能上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要来一个大学习,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6日 06 版) (责编:任一林、闫妍)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合乎历史规律的正确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到复兴的百年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结合实践发展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人民立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与自然、政党建设等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战略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建党百年实践,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革命性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根本原因在于其实践上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必须以革命精神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回顾建党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青春的秘诀,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百年峥嵘岁月,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社会生产与社会变革中起着根本作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色。

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共产党人的“无我”就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境界、为人民谋幸福的强烈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重心,这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前进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同时,人民群众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正如列宁所言:“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其先进性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得到印证,在新时代必将继续闪耀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宣示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表达。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作者系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华精神标识的建构及培育研究”(20YJA710003)阶段性成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有力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赋予了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才能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自信自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才能善于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才能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只有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才能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才能更好肩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正确认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领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不动摇,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只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 恩格斯 在19世纪40年代首创,并由后继者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上,吸收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并充分凝练自然科学和阶级斗争的先进经验,主要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为批判和改造的对象,最根本的精神主旨是为人类求解放,最终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