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骨科患者出院要先考试(骨科出院指导包括哪些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病人伤好出院有什么讲究

出院后换药及拆线问题:出院后应该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到医院门诊换药拆线:干燥伤口一般为3-5天换药一次,伤口未完全愈合及伤口渗出较多的患者一般为1-2天换药一次,如果伤口突然红肿、疼痛、大量出血渗血或渗出较多,应该及时到医院骨科门诊或急诊就诊,以免产生不良后果。伤口拆线一般为术后10天,老年患者及体质差患者可适当延长拆线时间,一般为术后12-14天,拆线一周后如果伤口没有渗出及红肿等异常的情况出现,获得医生同意后就可以洗澡及清洗伤口了,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务必到医院门诊复查咨询后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以免给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出院后患肢制动及下地行走问题:出院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下地活动。如果不按照医嘱进行活动,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出现脊柱疼痛、伤口延迟愈合、大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后果。颈椎病、腰椎患者一般要使用颈围和腰围2-3月,侧凸、后凸等脊柱畸形患者根据医生具体医嘱进行活动。但去除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前一定要到门诊复查获得医生同意后方可去除固定。

出院后肢体功能锻炼问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的功能,预防并发症。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出院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活动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和强度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切不可盲目的过度活动。

出院后急诊就诊及门诊复查问题:出院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定期到门诊复查,第一次门诊复查一般为术后2-3月,接下来的复查时间按医生交代的时间再来复查。为了治疗的连贯性,最好选择为手术的医生或脊柱病区的医生为复查。另外,如果出院后出现任何不适或紧急情况都可以随时来院就诊,正常工作时间。

骨科护士进修鉴定评语

骨科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等,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那么骨科护士进修鉴定评语怎么写?大家不妨来看看我推送的骨科护士进修鉴定评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进修护士骨科鉴定评语一

xx年10月至x年9月我在北京xx骨科进修学习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不丰富但很充实,亲身体会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浅,骨科进修鉴定。

回首在xx骨科的一年进修,有细仔询问病史的时候,有认真查体的时候,有安静听课的时候,有勿忙带病人加检查的时候,有老实站一天手术台的时候,有翻阅书籍文献的时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写回顾总结的时候呈现于我脑海。固然有些工作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天天和xx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党旗在我心中教师演讲稿,如查房,问病史,查体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相差甚远,所以这一年没白来,从最基本的学起,不但学习了他们高深的脊柱关节套路,而且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往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一日二次的查房习惯让我记忆深刻。他们已将逐日早晚各一次查房制度已经当作了习惯,真正地做到了仔细观察病情。查房以了解病情变化,检查结果;倾听病人感受,家属意见为主。及时发现题目及时处理。

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实在是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一线住院医,做总经办与销售部周工作计划制度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题目及时向上级医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由于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往做。只有天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治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矗

孜孜不倦的对专业的追求。xx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玻当他们碰到没见过疾病时,他们就会往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学习查阅的文献,并讨论治疗方案,鉴定材料《骨科进修鉴定》。医学固然是个经验科学,对最新的转正定级单位鉴定同道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他们会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

每周四晨读会和大查房是全科交流的机会。xx骨科每周四早晨的晨读会实在就是一次小讲课,由副教授以上老师授课,将他们的专长来讲解一个专题,讲完后可以提问交流。在xx院内已经小由名气,得到了院领导的表扬。大查房就是对一周以来的手术病人进行总结,对下周的术前病人进行全科术前讨论手术方案。对于进修的来说就象一次海量专科知识地学习。

手术台上严格的无菌观念。手术室先进的层流设备和现代化的.消毒仪器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加无菌的环境和工具,但假如手术医生,手术室***对无菌观念熟悉不足,最先进最现代化也都是浮云。从第一课的无菌,到每次上台时那些教授对无菌的熟悉,说明无菌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习惯。做最成功的手术,假如由于感染将是灾难,尤其是骨科放置内植物,感染肯定会导致手术失败。

医患沟通多交流。医患之间良好关系地建立都知道是需要的是医生和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但要得到良好交流,尽对不是你给患者做好手术就行了。当然这可能必要条件。在xx骨科病人新进院后医生会先自我先容,让患者知道你是他的管床医生,在住院期间有事就可以找。我觉得这点真的很重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仔细解释病情,及时处理病情,甚至在生活上我为党旗增辉演讲稿三篇往关心患者,亲身陪同患者检查,时常往指导术前术后练习和康复等等细节都是与患者沟通的好方式。医生要在医疗实践中往得到患者信任这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做一名技术出色的医生很难,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生更难。骨科医生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所以对手术技术和手术能力的进步都会很重视,但一名优秀医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对患者真诚负责的心。固然这些大道理都能明白,但有几个医生能真做到的呢?至少我接触过的xx骨科教授里做到了。因此给我的感觉环境很重要,xx精神、xx文化造就了他们。学科带头人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可以带出一片优秀的人。

参加学术会议可以开阔眼界。都知道北京的学术气氛深厚,几乎每个周末在北京都有骨科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因此让寂寞的周末生活可以在奔波北京各大酒店的学术会议中度过,了解骨科专业的最新发展,鉴戒其他医院的成功经验,拓宽自己的临床思维。

一年的进修虽短,但xx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奉献的工作作风会让我受用一生。

进修护士骨科鉴定评语二

我于今年6月份在xx市中心医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学习。非常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受益非浅,感受颇深,现将学习中的所见所得总结如下。

一,护士分级。中心医院把护理人员分为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根据分级的不同,对护士的要求不同,分管病人的数量和病情程度不同。所对应的工资奖金等相应的酬劳也是有区别的。辅助护士就是新入职人员,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初级责任护士就是入职1到3年,能够基本掌握常见护理操作,解决常见护理问题,中级责任护士就是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及专科护理,并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高级责任护士精通常规及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解决复杂及疑难护理问题,有组织,指导教学的能力。这样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区分,使护士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护理质量的高低,好坏与护士的专业素质,独立思考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护士分级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并督促我们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储备,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第二,优质护理服务。中心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改变了护士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使病人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片段护理转变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相对固定的一名护士负责,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的模式。将以往整个护理工作内容简单归纳为处理医嘱,打针发药等若干功能的功能制护理,转为小包干的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能把握观察重点,在对患者落实生活护理的同时,对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在对病人进行床上擦浴时,会查看皮肤有无破损,压疮,出血点及皮疹等,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采取措施,在为病人翻身时会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打折滑脱,指导正确翻身方法,保护患肢,避免加重患者痛苦。通过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实行小包干责任制,护士建立了“我的病人”的理念,深入病房,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关心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落实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第三,专科护理。我所进修的科室是骨科,他们非常注意发展专科特色,根据科室常见病印发的健康教育图册,挂在科室走廊上,非常的具体全面,通俗易懂,使病人对于自己所患疾病能有完整的了解。印制和拍摄了三角巾悬吊,直线翻身,腰背肌锻炼等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和视频。使专科护理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对病人做到八知道,即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检查阳性体征。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会有全程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根据专科特色进行护理创新,针对手术部位特点制作的病号服,即方便了伤口换药和病情观察,也充分方便了病人。制作的垫枕使病人患肢摆放更为舒适,褥疮垫的使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褥疮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打针、输液、发药等单纯的护理工作,而是越来越注重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护理服务意识和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次,非常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会把进修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做完骨科手术之后只是等着恢复就可以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手术完成之后不可以直接活动骨折或骨骼错位的部位。如手指或是颈椎等。等到医师判断进行康复锻炼不会影响到骨骼时,自然是会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毕竟康复训练只是帮助恢复用的,并不会起到治疗骨骼的作用。脚部的病人除外,其他的患者是可以适当地进行散步等的活动的。

在康复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不可以让骨折的部位再次受到撞击等创伤,避免骨骼的成长的过程中再次受到意外。在平日的饮食中,可以多食用一些牛奶、鸡蛋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来补充身体内的被大量吸收的钙质等微量元素。同时在恢复期间是不可以吸烟或是喝酒的,此类的物品会使神经出现麻痹,从而耽误病期的恢复。

患者接受腰椎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虽然有了改善脊椎或关节功能的必要条件,但要获得较好的脊椎或关节功能,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因为任何手术都不是治疗的全部。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改善,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并能使患者重新享受生活的乐趣。 此外,关节功能改善的程度还要取决于患者手术前关节功能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手术医生会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尽快使用自己的“新”关节,当然,开始的时候还需要借助拐杖等的帮助。许多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有阶段性疼痛,这是因为关节周围的肌肉因废用而萎缩,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另外,周围的软组织尚未愈合。但这种疼痛会在数周或数月后逐渐消失。

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 患者的手术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体质情况制定出适当的功能锻炼计划,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在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除了不能进行像网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仍然可以打高尔夫球、散步和跳舞。

康复训练三原则

个性化原则。每位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身体情况、手术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最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循序渐进原则。一定不要觉得从手术中醒来就马上拥有了正常的关节活动能力,康复训练在其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康复训练需要过程,急于求成只会事倍功半,任何过度的活动都是一种损伤,会影响训练效果。

全身训练原则。关节的功能训练固然重要,全身训练也不可或缺。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只有各部分都保持状态良好,整台机器才能良好运作。

康复训练三要素

1、信心。康复训练是艰苦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2、恒心。康复训练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和脊椎手术的患者来说不是一项临时性活动,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要有恒心。

3、安全。保证安全无论何时都是第一位的。摔倒有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的时候都要小心。术后早期尤其需要注意,必须有人陪同进行。

骨外科护理常规

一 骨折病人急救护理常规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 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 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 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 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1. 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2. 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

3. 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

4. TAT测试,使用TAT;

5. 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

6.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

7. 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

8. 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有异常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及时告诉护士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 简要告知病人及家属采取的抢救措施(如包扎、固定、使用止血带等)的目的,教育家属保持冷静配合抢救,并根据情况留陪护;

2. 安慰病人,减轻其恐惧感;

3. 医护人员送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常规:

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 让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根据病情落实陪护;

3. 讲解此类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

4. 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者给镇痛剂,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测定并记录生命体征;

5. 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

6. 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7. 术前备皮,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守医嘱使用术前药,带病历药品进手术室;

8. 医护人员护送病人到手术室,贵重物品交给家属或护士保管,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和安慰病人;

二. 术后护理常规:

1. 介绍手术情况、护理内容以及疼痛的管理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护理方式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在需要时给予止痛剂,尽可能把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程度;

2. 安慰病人及家属,随时提供治疗信息让其了解恢复情况,解除恢复期的各种顾虑;

3. 合理膳食,增强营养,保证睡眠;

4. 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注意大小便情况,鼓励自解小便,必要时导尿;术后平卧6小时,定时更换体位;重点观察神经根症状和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由主管医生和护士解释原因并及时处理;

5. 让病人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介绍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动活动双下肢关节肌肉,做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周后行腰背肌锻炼;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三. 出院前护理常规:

1.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

2. 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功能锻炼后有无不适,功能锻炼坚持3个月以上;

3. 掌握下床活动的正确姿势,注意坐、行走及劳动姿势;

4. 给予出院指导,并嘱定期门诊复查,需转入二病区继续治疗者应解释原因消除顾虑。

三 下肢骨折病人整体护理常规

影响下肢骨折病人的主要问题是剧烈疼痛和对于出血的恐惧感,所以首先要针对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介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合理使用止痛药,使病人疼痛和不适减到最低程度,缓解其恐惧紧张焦虑情绪,并安慰鼓励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同种骨折病人的恢复情况以增强病人信心。

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内容包括对其心理、生理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并教会病人进行自我照顾。不同时期对病人的护理情况简介如下:

l 术前护理:

1. 根据需要留陪,术前要对病人讲解不良情绪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发挥自护能力,增强信心,并准确及时陈述不适症状;

2. 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配合完成术前各种检查,并讲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给予营养丰富饮食;

3. 局部制动,置患肢于恰当体位,保持骨折处无移位或移位加重,局部肿胀得到控制;

4.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讲解患肢肿胀的原因以及抬高患肢的重要性,肿胀严重的注意有无骨筋膜综合症的发生;

5. 术前一日备皮及药物过敏试验,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术晨遵医嘱给术前药;

6. 讲解手术目的和方式,介绍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7. 避免受凉,保持健侧肢体平常活动。

l 术后护理:

1.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注意观察神志是否清醒;

2. 妥善患肢体位,保持患肢于功能位,保证手术效果;

3. 随时给予帮助,并让病人对术后情况及术后护理有一定了解,解除术后的思想顾虑;

4. 告诉病人及家属长期卧床易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定时更换体位,每日按摩受压部位,自行扩胸运动深呼吸,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水果蔬菜;

5. 告知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使病人能主动配合、遵循原则、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l 出院前护理:

1. 加强营养,注意安全,避免再次骨折;

2. 给予出院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定时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并嘱其定期复查;

3. 了解拐杖的用法;

根据病情需要转科继续二病区治疗的应解释原因消除顾虑。

四 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 进行卫生宣教,讲解有关关节镜手术的知识以及同种疾病病人的恢复情况,使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对手术的顾虑减到最低程度;

2. 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3. 术前戒烟酒,下肢备皮,做麻醉药过敏试验以及生化检查,告诉病人术前术后禁食时间;

二.术后24小时内的护理常规:

1. 让病人对术后情况以及护理有所了解并随时提供帮助,可给予止痛剂,把病人术后的不适减到最低;

2. 指导正确的冷敷方法防治冻伤,告诉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使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3. 平卧位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观察伤口、患肢血运及感觉运动情况;

三.术后24小时以后的护理常规:

1. 讲解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2. 指导正确地使用功能康复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教会病人发挥自护能力;

3.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无骨折者可下床活动;

四.出院前护理常规:

1. 争取在出院前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最好程度;

2. 给予出院指导,注意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的方式方法;

3. 解答有关康复锻炼的疑问。

五 牵引病人整体护理常规

一.牵引术前护理常规:

1. 讲解牵引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的康复情况,使病人能配合术前检查使恐惧和顾虑降至最低,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牵引治疗以减轻疼痛;

2.进行卫生宣教,介绍牵引前后注意事项,并教病人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3.清洁牵引部位皮肤,卧床休息,准备好牵引用物;

二.牵引期间护理常规:

1.解除病人牵引期的各种顾虑,告诉其牵引的效果,并定期测量肢体的长度;

2.冬天注意保暖,注意多喝水和增强营养;

3.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或中断牵引,而且要避免重物压在牵引绳上;

4.预防穿刺针眼部位感染,介绍如何预防并发症;

5.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鼓励有效的咳痰、深呼吸;

6.保持有效牵引并保持肢体功能位,观察患肢血循环及感觉运动;

7.骨牵引穿针处局部用酒精消毒每日2次,预防感染;

8.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应抬高床尾并保持正确体位;

9.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三.出院前护理常规:

1.解除思想顾虑,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

2.注意皮肤清洁;

3.观察牵引效果,定期复查。

怎么考骨科护士资格证

怎么考骨科护士资格证?需要先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证证考试并取得护士资格证。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除护理学以外的其他专业各科目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的通过同一个专业的四个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该专业资格证书。

骨科主治考试分几门?分别考什么内容?

骨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一共考四科,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

其中“基础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科目与外科学考核内容一样。“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科目各亚专业考核内容为本亚专业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各科目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同一个专业4个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该专业资格证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