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自叙帖的作者(自叙帖作者是谁五牛图)

本文目录一览:

自叙帖作者是谁 自叙帖是谁的作品

1、自叙帖是我国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书法作品,通篇皆为狂草,是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2、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

3、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

《自叙帖》是谁的书法作品?

《自叙帖》是怀素的作品。 怀素本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生于湖南零陵县,后来移居长沙。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并热衷草书艺术。约大历七年(772)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进一步发展。由于他个性洒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激赏,纷纷赠以诗文。大历十二年(777),他摘录部分赠诗和序,以狂草写成此卷。 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共126行,698字。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征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自叙帖作者是谁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么自叙帖作者是谁?

1、 《自叙帖》是我国唐代书法家怀素所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内容主要为怀素自述生平大略,再加上颜真卿、张谓等人对其所赠送的诗一并成文,通篇皆为狂草,是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2、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是我国唐代书法家,以“狂草”闻名于世,被称为“草圣”,他自幼出家为僧,爱好书法,与张旭其名,合称“颠张狂素”,极为有名。

3、 由怀素创作的这篇《自述帖》从唐末以来一直都是草书领域的热门书帖,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草书界影响深远,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关于自叙帖作者是谁的内容就到这了。

《自叙帖》作者是谁呀?

《自叙帖》作者是怀素。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作者简介:

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自叙帖》是怎样一种书法?

导语:

中国古代的书法是由我们劳动人民因为实践生活的需要,通过图画象形的方法记事历经了几千年的时代变更和历史更迭演变成现在的书法文字。

书法的种类有纂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草书是一种遵循虚实相生、错综变化、笔画连绵、结构简省并且是通过突破隶书的方整规矩写法而形成的书写方法。演变过程中,出现过早期草书、今草、章草三个大的阶段。

在此期间,唐代的狂草怀素跟张旭一起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颠张狂素”。而他的主要代表作《自叙帖》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便跟随这《自叙帖》一起感受一下其中的文化艺术和时代风华。

一、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怀素狂放奔逸的书法技艺

怀素,字藏真,在唐代因为写的一手精彩绝伦的“狂草”而闻名于世。他自幼好佛出家,在经禅礼佛的业余时间喜欢书法写作,喜欢饮酒,经常在酒酣兴发的时候,在寺庙墙壁、衣服袈裟各类器具上信手拈来,留下自己的大作,人们经常叫他“狂僧”、“醉僧”。

正因为他的身份和禅学影响,他的书法中狂草奔逸里带着清秀隽永的神采,狂放洒脱中带有淳穆的气质,怀素的书法龙飞凤舞,千变万化,痩劲飞动,暴风骤雨般气势恢宏,率意癫逸。

而他的著名代表作《自叙帖》更是通篇狂草,笔劲豪放,全卷连绵草势,圆转遒逸,极其富有动感,可以称得上是中华第一草书,实在是书法界极具艺术价值的无上神品。

《自叙帖》的书写是在怀素知天命的晚年时期,全篇分成三个部分:

首先,怀素用短篇八十字左右自述了他的一生大概经历事迹;

然后,又从颜真卿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序》抄录了一部分,是通过颜真卿的口中,展示怀素的英气不凡,纵横不群,草圣大家的形象,大概有二百五十字左右的篇幅;

最后,把钱起、李舟、虞象、许瑝等人的赠诗,取其精华通过内容的不同,分成“叙机格”、“目愚劣”、“述形似”、“语疾迅”四部分,把各位大家的评价称赞一一列举。

而帖中所写的“叙机格”是指写作的方法,大概用了一百字左右,主要的大意是他的写作可以超迈张旭,前无古人的高赞评价,比如“以狂继颠”、“吴群张颠曾不面”这些都是对怀素的书法赞誉;

帖中的“愚劣”是自谦,以谦仰扬的词语,例如诗句中显示怀素用张狂来轻看世界,酒醉之下得出真实的意义,这些诗词中的“狂”和“醉”等的形容词来自谦怀素的“愚劣”,但是“狂”、“醉”二字对于怀素而言,又怎么会是“愚劣”。

在全篇的结尾,怀素还担心后看著作的人说他通过重大家的赞誉评价来揄扬自己的高超,还特意加了一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

二、《自叙帖》的书法艺术:将狂草之精髓演绎的淋漓尽致

怀素的《自叙帖》通篇神采动荡、舒缓飘逸,笔笔中锋,笔画圆转顺畅,收笔出锋,完美的诠释了“铁画银钩”,整幅作品草书连绵,起伏跌宕,左右变幻,上下翻转,疾中有速,轻重交互,笔断意连,生生不息,节奏分明十分有动感,字里行间都在相互呼应。

通篇下来,规矩法度中,神采动荡,奇踪变幻,确实是把草书的书写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并且,整篇的笔势恢弘,狂态展露,疾风骤雨一般的飞动走势,千钧一发般的力度,没有一丁点的滞涩,线条也是非常的精准凝练,不是一般人寻常书法技术水平可以驾驭企及的。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地方面赏析一下这篇字帖的妙处:

(1)规则有序的韵律变化

怀素的《自叙帖》词句中的韵律变化规则有序,怀素对于文章写作的安排非常用心,对于自成一体的词组都是相继连笔,按词组为连笔词组,甚至连贯的语句作为连笔,一笔连绵到底,都是十分明显的表现了语法中的短句结构,词句中,还使用了大小错综和借笔牵丝的书写方法连绵映带。

比如:“电流”和“尤极”几个字,“电流”二字中“电”字的最后一笔向上挑的钩,笔势不方便向下借笔势牵丝拉向“流”字的最左边的第一笔一点,所以,索性就把笔锋左转跟“流”字的第一笔相接;

而“尤极”就是简单地借笔势牵丝“尤”字的点和后边一个“极”字的第一笔左边一横的起势,虽然两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仍然是拉出了长长的一条斜线,借笔势牵丝;这些连笔都跟文章的语法结构遥相呼应。

(2)独特的笔法线条结构

怀素的《自叙帖》通篇的笔法线条结构不同于寻常草书,整篇作品线条结构和速度前所未有,结构变化不可端倪,结合篆书的笔法,打破了常规准则,使用动荡而又疾速的线条独树一帜,开创了崭新的草书创作局面。

怀素通篇偶有简化的绞转,大多是采用一种中锋不提按的笔笔中锋的简单笔法,牺牲了草书运笔丰富多样的形式,而是采用异于常人的笔速和不可端倪的线条结构变化。

书者毫不介意简化写法读者可能无法辨识,运用动荡疾速自由的线条,摆脱习惯上的束缚,利用自己的书写展现作品意境,《自叙帖》中速度变化层次较少,线条结构变化十分的引人注目,提升了通篇的相对章法地位。

(3)圆转流畅的结体变化

怀素的《自叙帖》结体变化圆转流畅,打破前人的结体方式,不拘成法,笔走龙蛇,激电奔雷,以险取胜。他的书法字帖以狂草而著称,不但使用圆线圆笔,还写圆形字。历史上,汉字都是方块字,篆书大都是长方形的,隶书是宽矮方形,楷书大多写正方形,行书草书则是长长的扁方形。

怀素的浪漫主义夸张书写结合着后来时期运笔速度的逐渐加快,笔画的越来越节省,打破了惯有的方块字的外表,更接近圆形,以圆破方,引领时代,给人们耳目一新、特立独行的感觉。

在怀素的《自叙帖》中没有外框的字体都被塑造成圆形的字体,这是在当时怀素的新创作前所未有的,不论是合体字还是个体独立的字,不管点画的参差、疏密、长短怎么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相互包容转换,相互依存。

怀素因为字体多圆形走势,特别擅长用曲线走势缠绕的转笔方法,变化多方,纵横捭阖,字里行间松紧适宜,回笔旋转矫健轻盈,开创了草书的书写笔法新气象。

就像文章中的“激切”和“固非虚”圆笔走势旋转直挺屈折就像钢线盘曲,虽然形瘦但是却实际上很充裕,其用笔的跳转翻动,真真是随势参差,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狂草境界,也不辱世人对他的尊称。

(4)打破常规的字体布局

并且,怀素的字体布局,字字行行之间,上下左右,参差错落,大小错综,把当时的王献之打破自己父亲王羲之的旧的布白和平整方正的章草写法的束缚而创作的破体书写法中的布白和平整方正重新打破,采用解体书的书写方法。

也就是说,怀素打破前规,不再采用前人的结体方式和成法,把草书、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融合为一体,创作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新的草书结体,也就是后来的狂草。

(5)险中求胜的书写布局

怀素的书写布局更是险中取胜,采用各种丰富的艺术手法,大胆的逾越书写规矩,却又出规入矩,大破大立。

正如孙过庭先生的《书谱》中所说:大破大立,破平正后立新,险中取胜,展现无限风光。布局大疏大密,怀素有着非常仔细的考量,比如:“醉来信手”这四个字,“来”的竖立一笔拉的极长,是为大疏,其他三个字却是跟他占用了一样的空间,是为大密。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6)变化统一的通篇布局

整篇的布局变化又统一,字里行间意贯“行气”。既能承上启下,又可以连属飞动,也就是说,行与行之间有自己的活气贯穿其中,每一行中都有自己的画龙点睛之字。

另外,怀素的圆形字体夸张变形,极尽变化,万态争呈,大小错综,相差非常之大,这其间的种种变化,就像“醉来信手”中的“来”字之大非常大,“醉”和“信手”几个字之小非常小,又带着自成一体的和谐和统一,形成了一种调和统一而又变化多端的视觉感。

结语:

结合怀素的《自叙帖》中布局和字体的结构变化,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斜正参差、大小疏密相间呼应,每每字里行间都有文字以中轴为中心倾斜跌出,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奇险走势,打破前人惯有的结体字形,硬瘦的字体形象深入人心。

自创一套清奇的字体,婀娜清丽,塑造一种充满新意的草书写法,线条粗细均匀,柔刚并济,利用线和点之间的各种变化,字与字之间的借笔势牵丝走势,与文章的语法结构遥相呼应,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给读者一种共鸣,更是彰显怀素的用心良苦。

正是古典浪漫主义的狂草艺术,令人陶醉。怀素的通篇一气呵成,精彩绝伦,率意颠逸,被流传千百年间的人们所拜服。

感谢阅读

参考文献:《唐怀素自叙帖》、《怀素禅师--狂僧狂草》、《草书大师僧怀素》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