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沈括的化石的原文?

原文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适有中人过,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

译文

我奉命出使河北,沿太行山北行,山崖之间,往往嵌有螺蚌壳以及像鸟卵一样的石子,横贯在石壁中有如衣带。(可以看出)这里是昔日的海滨,现在却东距离大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都是浊泥沉积而成的。尧在羽山处死鲧,据说(羽山)在东海中,而今却在陆地上。举凡黄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干河等,全部是浑浊的河流。今天函谷关、陕州以西,河床低于地面不下一百多尺。它们挟带的泥沙年年东流,都是(东部平原)大陆的泥土。这个原理是明确的。

近年延州永宁关黄河岸崩塌,陷落数十尺,土层下发现一片竹笋林(现代专家考据认为:应是大型蕨类植物化石),总共有几百根,竹根、竹干相连,都化成了石头。恰好有内官打这里经过,也拿了几根走人了,说是要献给皇上。延州一向不产竹子,这些竹笋掩埋在数十尺的地下,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代的东西。大概是久远以前,这里地势低下,气候湿润,适宜竹子的生长?婺州金华山有松树化石,又比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都有化成石头,但都是当地本来就有的东西,不值得莫名惊诧。这些竹笋本是地下深处所没有的,又不是本地出产之物,特别值得一问罢了。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

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该书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首,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辩证”门谈韩愈画像条,使后人了解从北宋就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一个错误:把五代韩熙载的写真当成韩愈的画像。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该书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梦溪笔谈》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2、评价《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宋史·沈括传》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被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3、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宁八年)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1082年(元丰五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举平生所见,撰《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

A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说明在太行山这个位置,在很久以前是海洋,而后来由于地壳的抬升运动,将大海变成了现在的高大山脉,所以现在在太行山中才发现了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故选A。

笔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

《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2、评价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宋史·沈括传》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被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作品?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其中就有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他写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在梦溪园将他一生所见所闻和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体裁写下的著作。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动植物以及医药学等广阔的领域,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数学方面

《梦溪笔谈》中有关数学的条目有12条,主要谈了隙积术和会圆术两个问题。关于隙积术的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刚过“而立”之年的沈括,曾在一位转运侧手下当官。在频繁的接触中,转运使发现沈括才华出众,很想把才貌双全的女儿嫁给他。正在这时,一位同僚告诉他,说近来沈括常出入酒家,回来就闭门不出,想必是醉得不省人事,在蒙头大睡呢。转运使听后心中十分不悦:没想到这青年平时仪表堂堂,做事一丝不苟,原来竟是个酒鬼!这样想着,便径直闯入沈括住处,推开门一看,沈括正在摆弄桌上摞起来的酒杯。见转运使大驾光临,沈括忙让座倒茶,并把这些天的发现对上司娓娓道来。原来,酒家里常把酒桶堆成长方台形体,从底层向上,逐层长宽各减一个,看上去四个侧面都是斜的,中间自然形成空隙,这在数学上称为“隙积”。数学上又把计算中间空隙的体积的方法,叫做“隙积术”。他苦思冥想,就是在研究“隙积术”。转运使听罢,这才转怒为喜。没多久,沈括便成了转运使的乘龙快婿。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隙积术”的人。

会圆术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长和弧长的方法。沈括在《九章算术》方田章中所载求弓形面积近似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公式。他的研究成果被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加以完善,并用于黄亦道坐标的换算。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沈括还用数学知识研究军粮运送,提出运粮之法,其中含有运筹思想的萌芽。他又研究围棋局总数,在没有指数知识的前提下,得到了关于从若干元素中每次提取几件且许可重复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估算值。

天文学方面

《梦溪笔谈》中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条文有26条。在这方面,沈括的第一项成就是提出《十二气历》,以十二气为一年,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大尽31日,小尽30日,同时把月相的变化以朔望等注于历中。在沈括之后的900年,英国气象局使用的肖伯纳历与《十二气历》相似。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公历也是与《十二气历》基本一致的阳历,但在月份上还不及《十二气历》科学。

此外,沈括在天文仪器的改革上,也取得了成就。他大胆地更造了浑仪,改进了刻漏,并亲自设计了能使极星保持在视场之内的窥管。他将他对天文仪器的改造和研究,写成了《浑仪式》《景表议》《浮漏议》三篇文章,阐发改革仪器的原理。

物理和化学方面

沈括关于物理学创获最多,《梦溪笔谈》记物理的有40条,《沈氏良方》《梦溪忘怀录》也有物理知识的阐述。

沈括重新进行《墨子》的光学实验,以飞鸢说明小孔成像。对透光镜,沈括也进行了实验和探讨,他猜测是铜镜冷却时有先后而致透光不同。虽然这个说法不正确,却为后来郑复光的实验所借鉴。

沈括还记述了“以新赤油伞日中复之”验尸伤的方法,红油伞的作用是从日光中滤取红色波段光,皮下淤血一般呈青紫色在白光下看不清,红光能提高淤血与周围部分的反衬度,容易显现。这是我国关于滤光应用的最早记载,它被宋代郑克的《折狱龟鉴》和宋慈的《洗冤集录》所应用和发展。

共振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就为人们所发现,其后人们还发现了一些消除共振现象的方法。沈括对声的共振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用简单的仪器做了个实验,证明弦线的基音与泛音的共振关系。他剪一小纸人,放在基音弦线之上,拨动相应的泛音弦线,纸人就跳动,拨别的弦线,纸人则不动。沈括把这称为“正声”,即共振实验。西方直至17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实验。

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什么(梦溪笔谈的主要记载的是什么)


《梦溪笔谈》的化学条文有9条。沈括在陕北任官时,发现了人间之宝,给以科学的命名——石油,并预言它的储藏和大用。

地学方面

《梦溪笔谈》中有关地学的条文有37条。他在察访浙东时指出了雁荡山峭拔险怪,上耸干尺的原理——流水侵蚀(山谷中的大水冲激,把沙土都冲走了,只有巨石岿然立在那里)。他还指出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等冲积而成,我们现代所用的化石一词也是从他的记载中来的。另外,沈括对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分类、形态描述、生物生理、生态现象、生物防治、药物药理作用、人体解剖、古生物学均有大量记载,是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宝贵资料。

《梦溪笔谈》不仅是一部史料价值很高的历史典籍,而且是一部科技史资料汇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甚至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什么内容?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字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全书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医药、工程建筑、工艺技术、语言文字、文学、卜筮、史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该书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首,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