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感想)

本文目录一览: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50字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50字,在我们平时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应该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和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下面是劳模人物事迹简短50字。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1

1、孙远秀:师带徒传承纺织“薪火”

她是精益求精的技术能手,更是诲人不倦的技能导师。作为纺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孙远秀立足岗位,将责任、理想、技术、创新一肩挑起。

以生产纺织品用纱为主业的长源纺织是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孙远秀,是这条纺织生产线上的工作标兵与技能大师。

在纺织行业,孙远秀已经工作超过20年,作为总教练,孙远秀习惯了起早贪黑的工作节奏,丰富的经验让她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2、全国劳模周明娟“名师带徒”传授“美丽秘籍”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省财贸工会兼职副主席、杭州解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助理周明娟,指着嵌在“周明娟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外墙上的五只手模型,对两位徒弟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工匠精神、榜样力量、劳动光荣、不忘初心、砥砺传承。

3、福建省劳模陈加友: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

陈加友,1969年出生于安溪县龙涓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评茶师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30年来,陈加友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创新、研发和生产,培育了一大批茶机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国际发明金奖1项、全国发明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专利三等奖1项。

发明国家专利37项,参与制定茶叶国家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2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3项,出版《茶叶机械》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2018年,他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4、江燊:“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江燊,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幼儿园园长,2009年获评“福州市劳动模范”。

校园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江燊将青春与爱心都奉献给了幼教事业,如同叶子将年华都奉献给了花朵,用心用情陪伴每位孩子成长。

从事幼教工作28年,江燊在幼教领域卓有建树,作为幼儿园园长,园里的大事小情她都一一操持、尽心尽责。

5、郭明义:传承雷锋精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郭明义,把雷锋作为人生榜样,将走雷锋路作为人生选择,甘当路石,默默奉献,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称号。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2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1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

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的研制。

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2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

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

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3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劳模人物事迹简短3

劳模先进事迹 篇1

xxx,女,44岁,白云乡红云村妇联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

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03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几年如一日。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xxx不仅仅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还长期的照顾身边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爱幼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他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大爱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说大爱无边。让我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她不光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也是一个孝敬的人。不光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党员的表率,社会的雷锋,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劳模先进事迹 篇2

xx,一个年轻组工干部,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为了较好地完成任务,他经常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

接任研究室主任后,面对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起早贪黑、通宵达旦成了常事,但他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一件事在他手上拖拉。

从事信息后,他就把宣传当爱好。短短三年从门外汉,变为了“业务通”、“多面手”。累计撰写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4篇,起草的文字材料达60多万字,工作汇报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言行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以坚强的党性,践行了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全国五一劳动模范人物及事迹

1、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我党,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2、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

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3、“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4、梁振法

梁振法,安全管理部副部长,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及矿党政印发的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等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文件要求,坚持我矿“依规管矿、以严治矿、科技强矿、人才兴矿”企业发展战略和“质效双升促发展 、变革创新求突破、主动担当展作为、福惠民生筑和谐”工作要求。

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坚持深入生产一线,积极发现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牢固树立了“服务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理念,强化安全管理监管责任落实。

5、莫振高

莫振高(1957年--2015年),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

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2022中国十大劳模人物事迹

2022全国十大劳动模范:

1、许振超:金牌工人

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巨晓林:铁路小巨人

巨晓林,生于1962年,陕西岐山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铁分公司技术员、工匠技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3、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胡双钱,出生于1960年7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2015年10月13日,胡双钱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6年4月,胡双钱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包起帆:抓斗大王

包起帆,生于1951年2月,浙江镇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5、王顺友:马班邮路

王顺友(1965年11月-2021年5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原邮递员,《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

6、吴登云:白衣圣人

吴登云,出生于1940年,江苏省高邮市郭集镇柳坝村人,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曾任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7、陈贞:大眼睛天使

陈贞,1974年4月出生,副主任护师,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她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护理岗位,以高超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陈贞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8、刘双燕:贫困群众的亲闺女

刘双燕,1975年出生,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选派干部,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2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9、黄大发:当代愚公

黄大发,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人,现任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七一勋章”等荣誉称号。

10、孙泽洲:九天揽星人

孙泽洲,生于1970年,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曾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世界航天奖”等奖项。2021年8月,荣获首届航天功勋荣誉称号。

劳动模范事迹

劳动模范事迹20字

劳动模范事迹20字,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因为老舍先生曾说过:“劳动最有滋味”,所以每天每个人都在劳动。以下分享劳动模范事迹20字。

劳动模范事迹1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1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

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

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

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2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劳动模范事迹2

劳模内涵

献身精神,在激励着中共中央批后被国务院授予的荣誉称号。被评选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评选劳动模范。

社会学家艾君2005年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这样解释。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

他在谈到劳模到底意味着什么时提出了一种观点。艾君认为,“劳模”,意味着它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

劳模重大意义

劳模,意味着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一个国家的非凡成就,总是由点点滴滴的平凡人物汇集而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以劳模为代表的广大工人阶级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梦想。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杨光菊,女,44岁,党员,白云乡红云村妇联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

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几年如一日。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杨光菊不仅仅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还长期的照顾身边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爱幼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他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大爱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说大爱无边。让我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她不光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也是一个孝敬的人。不光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党员的表率,社会的雷锋,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劳动模范事迹3

郑月兰,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苍南县公路段养路工人,浙江省第九届、十届人大代表。1979年以来一直坚守公路养路一线,先后在平阳麻步、苍南灵溪、南水头、河西、溪头埠道班(公路站)、马站公路站养护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1992年她担任河西公路站站长,成为温州市公路系统首位也是唯一的女站长。2006年8月10日下午,超强台风“桑美”登陆马站镇,公路设施遭受重大损失,几十处公路塌方,行道树刮倒无数,站房破坏严重,凌晨2时许,她不畏险情立即组织艰难的抢通。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行百佳妇女、省先进女职工、省劳动模范、省交通行业十佳文明标兵、改革开放30年浙江交通创业创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叶朋,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流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开始历任天信仪表集团副总工、总工、副总裁,先后主持研制了智能气体流量计、电子体积修正仪、自动化系统等二十多个系列产品,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主导起草了1项国家标准和1项浙江制造标准,参与编制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及规程,拥有3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发表了13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籍。

在本人及所带领团队的努力与创新下,天信仪表一直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为苍南经济发展,为我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林辉,2011年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他先后参与和主持农业科技丰收计划项目30多项,获技术成果奖18项,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奖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他认真总结技术经验,撰写技术论文与调查报告30余篇,其中20多篇在《中国农学通报》、《中国稻米》、《浙江农业科学》等国家农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始终扎根“三农”第一线,20多次获国家、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曾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温州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温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苍南县杰出人才、苍南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为苍南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