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

中国航天精神的背景?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其历史背景为: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始终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涵贯穿到整个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在艰苦创业、铸造辉煌成果的同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作为航天事业发展实践的产物,航天精神也是对我国航天人员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对其工作精神的凝练。

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


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呕心沥血,奋力拼搏。

2、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攻克尖端课题,抢占科技制高点。

3、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4、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

5、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一心为事业,舍弃生活方式的多彩而选择单调,舍弃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平凡,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提出:“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条方针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核心就是“自力更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完全自主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唱响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志和决心。伟大的实践赋予了“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更为深刻的含义。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就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谱写了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凝练出了内涵丰富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与智慧,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升华,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辉煌的精神动力。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格局,更要深入了解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挖掘其当代价值,将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使命,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精神逐步孕育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楚囊之情、于家为国的理想信念;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优良作风。航天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形成于航天人员工作精神的凝练,新时代迸发出了更为强大的力量,在培育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及铸造民族复兴之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其背景是载人航天精神是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致电热烈祝贺,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高考历史航天有关知识点?

高考历史航天会考中国航天精神,还会考中国航天的时间呀,人物呀,最重要的是考航天的意义,他开创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广阔了,还有就是从中国航天的进步历程中学会了什么?

新中国发展史全过程?

1、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自1986年7月10日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开始,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中国加入WTO将近15年,过去十余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飞船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


5、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中华民族奋斗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创立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无数的战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又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努力创建美好生活。

起次就是改革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

现在就是创新阶段,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和复兴。

一、1949—1956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社会改革全面展开;统一财经与恢复国民经济;独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1956—1978阶段
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加强军队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发展;结束“文化大革命”和在徘徊中前进。
三、1956—1978阶段
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脱离实际的“大跃进”;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加强军队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发展;结束“文化大革命”和在徘徊中前进。
四、1978—1992阶段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国防、外交的调整和“一国两制”的提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
五、1992—2021阶段
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深化军队改革和港澳台工作新进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全面从严治党【回答】
在各个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第一阶段
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承上: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启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巩固了人民政权;
(2)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4)一五计划制定及超额完成;
(5)召开全国一届人大,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于迅猛,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
2、第二阶段
中共八大制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了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2)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代表;
(3)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回答】
3、第三阶段
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十年间,使我国经济损失约五千亿元。
4、第四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工业上,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航天发展史40字?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97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月球环境。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2019年,“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发展史

要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载火箭 。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参考资料:

1.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于航天精神解说词?

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1956年10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

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航天飞机一登上宇宙航行的舞台便大显身手。在航天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能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

(1)施放卫星

航天飞机可以将载人的和不载人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环形轨道。航天飞机轨道级的货舱可以放置一颗巨型卫星,或者5~8颗小卫星,如资源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从航天飞机上发放卫星极其简单。飞机飞入预定轨道后,驾驶员将飞机调整到合适高度、姿态,按动按钮,卫星便被弹出货舱,进入轨道。组装完毕的航天飞机被运到了发射塔上

1981年11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第一次商业飞行任务,施放两颗通讯卫星:美国的和加拿大的安尼克-C,1983年4月20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次施放了三颗卫星。这样简化了卫星的发射过程,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提高了发射精度。

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我国航天历史的历程2022)


(2)回收、检修航天器

如果太空中的卫星上某个部件或某一系统发生故障,将使整个卫星失效,被白白遗弃,造成很大浪费。航天飞机出现后,这一问题便得到解决。

航天飞机可以调整自己的飞行轨道、速度、姿态,与发生故障的卫星交会,用机械手将卫星回收到舱内进行检修,然后再将卫星重新送入轨道,也可以将卫星带回地面修理。

由于航天飞机这一特殊功能,使人造卫星的设计思想发生了变化。原来卫星都是按每次具体任务的要求,对每个卫星进行单独设计,研制费用极高。现在提出了“多重任务组件式”的设计思想,这是一种积木式、多层复用的办法。在标准的机架上,有标准化的姿态控制、数据处理、电源、通讯等每个卫星必备的共用系统,另外有许多标准接口,根据每次任务的需求接上不同的设备,完成任务后航天飞机将其收回,更换下一回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再送入轨道,成为一颗新的卫星。

1980年2月14日,美国发射的太阳能峰年测控器,便是这种新式卫星,这颗价值7700万美元的卫星上天9个月后姿态控制系统便失灵了,飞行高度在慢慢下降,美国便发射了航天飞机去营救这颗卫星,航天飞机先飞近这颗卫星,然后用机械手将它收回机舱,更换损坏部件后,重新将卫星放回轨道,这颗卫星又复活了。

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显示了航天飞机的本领。1997年2月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进行了5次出舱修理工作。

航天飞机先飞行到“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下部,然后伸出巨大的机械手抓住它并放在后部的平台上,宇航员走出机舱为它“医治”,给它换上了最先进的设备,为断裂、剥落的地方进行了修补。然后将其送回原来的轨道。这次维修工作用了3.5亿美元的费用,使价值20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返老还童,重新开始了太空观测。

(3)空间实验室

以前做一项太空实验必须发射一颗卫星,实验完成后卫星或被遗弃在太空,或坠毁,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在航天飞机设计时,就有人提议在航天飞机上设计一个空间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可以根据不同的太空实验任务携带不同的仪器,适应性、灵活性很强。它和航天飞机一起起飞,一起返回,可以重复使用,只要更换其中的仪器设备,便可以做不同的实验。

空间实验室是和航天飞机连成一个整体的,它不可以在空间单独存在,可以说是航天飞机的一个大配件。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在航天飞机的机舱内生活、休息,工作时由专门的通道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的电源、通讯等都与航天飞机共用。

空间实验室由实验舱和辅助舱组成,它是封闭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安装不同的设备,内部的工作环境舒适。另外空间实验室还有一个直接暴露在太空的U型工作台,用来进行一些太空空间实验。空间实验室能够满足天体观测、对地观测、医学实验、生物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空间工业技术等各项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

(4)太空交通工具

航天飞机起飞时的超重仅为地面重力的3倍,返回时只有1.5倍,一般健康水平的人都可以乘坐,甚至妇女、儿童也没问题。因此,航天飞机不仅可以为空间运送货物,接送往返于太空的各种科技人员,而且可以向地球上的普通人开放,开展太空旅游业。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可以到太空去漫游,有机会到太空领略一下地球的全貌,去到太空城市度假。

航天飞机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大显身手,美国制造了“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者号”、“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计划平均每年发射60次。至今,“哥伦比亚号”仍活跃在太空,1996年12月发射升空收回了一颗实验卫星。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正在积极地研制航天飞机,在未来的航天事业中,航天飞机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