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

万里长城长和宽各多少米?

总长度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国家5A级风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十大名胜古迹的特点?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中国名胜古迹及其特点:

1、万里长城,特点:现存的长城遗迹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2、桂林山水,特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3、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4、杭州西湖,特点: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5、苏州园林,特点: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6、安徽黄山,特点: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7、长江三峡,特点:是中国大溪文化的发源地。

人生不息,行路不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它们分布在大江南北,各具特色,非常值得一游。

一、万里长城

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


虽然古时候中国历经很多次朝代更迭,但即便是位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权,当时的统治者也都意识到了捍卫领土的重要性。长城便是经由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为了抵挡当时塞上以北由游牧民族形成的联盟的侵扰而修筑起来的大型防御工程。现存的遗迹全长一共8851.8公里。

对于科技、技术、工具都非常发达的现代人来说,修建一个长达万里的防御工程似乎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情,但令人很难想象的是,古人无法借助机器的力量,又是如何仅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在地势险要的八达岭之上,将长城修筑起来的。这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出的巨大奇迹,是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所有人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桂林山水

相信很多朋友,在小学的时候听老师讲《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都为文章中的美景而沉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悄悄地想,真正的桂林到底有多美呢?等到真正亲自站在了桂林的土地之上,亲眼看见了那奇秀的山峰,那清丽的江水,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韵味,感叹不愧是曾经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美景。

虽说这里的山几乎都是石质的山体,很少是土质的,但是因为当地气候比较湿润,温度适宜,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当地人也尤为注意石山的绿化,因此这里的石质山体也能看到生命力旺盛的灌木、乔木生长起来,甚至将整座石峰都染成了绿色,青翠欲滴。

三、北京故宫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对于很多外国朋友来说一提中国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城市,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首都也是非常不一般的地方。谈到首都的景点,那可真是太多了,这样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很多景点都有着不一般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这众多景点中,故宫“紫禁城”一定是其中最璀璨的一个。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房屋的数量达到了9999间,仅仅看数字就可以感受到它的辉煌。2021年3月19日,北院区建设的审批也终于通过,未来的北院区将成为一个大型博物院,包含文物保护中心、修复展示厅等等,预计2023年建成完工。

四、杭州西湖

无论是“许官人”和“白娘子”凄美的爱情传说,还是“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西湖之美,似乎已经早早闯入我们心底。其实,我国叫做西湖的地方可不止杭州这一个,但谈到西湖,人人都会想到杭州那西湖畔令人心向神往的十景。

在杭州西湖游玩,相邻景点之间的距离都不算很远,除了步行以外,你还可以选择乘坐游览车或公交车,交通都是很方便的。想去雷峰塔玩的朋友建议把这个景点安排在晚上,因为可以在塔上俯瞰整个湖景,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如梦如幻了,体验是非常棒的。

五、苏州园林

自春秋时期开始,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苏州的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江南诗情画意的最佳代表作。有些令人遗憾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雨洗礼和岁月蹉跎,当年鼎盛时期的园林景象早已不复,如今这座城市尚存的园林景色只剩一百多处。

虽然说不复当年盛景,但留下来的这些古典园林也个个都是令人称奇的佳作,其中有九处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一同走进园林,细细欣赏这一步一画的美妙景色,层次错落有致,每一处都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六、安徽黄山

这个景点和所在城市同名,甚至景区的名声比城市还要更大了。黄山整个景区的总面积一共有160.6平方公里,主要分成了9个管理区,细分下来景点数量超过200个,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游览的。

景点和管理区数量最多,但有一些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推荐大家感受一下黄山当地的温泉景区。黄山景区的温泉属于“高温矿泉”,水温始终维持在42摄氏度左右,属于碳酸盐型的高温温泉,在温泉里洗澡不仅有着解乏、放松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促进新老代谢,对人的神经、心血管都有好处。

七、长江三峡

相信大家对于“千里江陵一日还”、“巴东峡里最初峡”这样的名句早已不陌生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咏三峡的比比皆是,留下不少佳句。如今,虽然人们作诗作词的雅兴少了,但游玩的兴趣却增加了,这样又奇又险又美的三峡,倘若有时间畅游一番,岂不快哉!

三峡沿途风景都非常优美,有比黄果树瀑布还要宽上19米的青龙瀑布,看水流气势汹涌直冲而下,在日出阳光的折射之下,弯弯的霓虹横跨两岸,别有一番风味;更有被誉为天下一绝的大宁河和小三峡,两岸崖壁陡峭,河水急湍,是别处很少能看到的景色。

八、台湾日月潭

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岛屿,台湾省也拥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日月潭是这里唯一的天然湖泊,因为南北两个湖泊天然性格各异,一个像圆圆的太阳。另一个则形似一轮弯月,所以得了“日月潭”的名字。

在湖泊两边还有两座很高的山峰,就好像站立在湖泊两旁的守护者一样。周边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风景宜人。在这里除了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以外,还可以去孔雀园转一转,去看看美丽的孔雀和富有当地特色的民族舞蹈。

九、承德避暑山庄

很快便要到一年最热的时候了,每当此时即使有假期,也不愿意出门游玩,只希望能找个凉爽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待着。这个时候避暑山庄就是怕热星人的救星了。要说承德山庄,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早早听过,这可是皇家规格的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的构造是山中有园,园中又有山,造园技巧非常丰富,大大小小共120组建筑群,规模之大令人赞叹。山庄著名七十二景中,有一景便是康熙皇帝亲自题下的字,可想而知当年这个山庄曾多么地辉煌。

十、西安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当今西安临潼区境内,三个坑内共发现陶俑超过7000件,战车100余乘,陶马400余匹,发现的兵器竟有数十万件。整个皇陵规模相当宏大,坑里的陶俑栩栩如生,表情不一,试想一下,在几千年前的当时,想要完成这样的大工程,真心不是容易事。

秦兵马俑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见一斑。这样奇迹的大工程,不光是国人为之骄傲,连外国朋友们也感到相当震撼,秦俑到国外展出展览,都吸引了非常多观众。

桂林山水。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远近闻名,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该市有十一个县,也是一座文化古城,有两千年的历史,漓江从桂林通往阳朔的100多公里,蜿蜒穿流于峻峭的群峰之间,山水相映,绘成一副山水画卷,锦绣美景,故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

1、万里长城 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开始修筑,直到16世纪的明代终止。它穿越巍巍群山,跨过莽莽草原,横亘8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700公里。
2、北京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长达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贯穿着9重宫殿,大小数十个院落,9000多间房间,周围还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
3、承德避暑山庄 它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总面积达564万平方米,有建筑物110余处,有宫殿、湖区、平原、山峦等景区和散布其中的几十个景点。
4、秦始皇陵兵马俑 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是陪葬坑中的一组陶塑艺术作品。其中1号坑最大,面积为230米×62米,坑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战马俑6000多个排成40路纵队的方阵。此外,还有2、3、4号坑。1977年这里建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5、杭州西湖 它三面环山,一面临市。西湖面积6.03平方公里,风景名胜甚多,宋时有西湖十景,元代又有钱塘十景,1986年又评选出西湖新十景。
6、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胜景天下闻名,其中最有名的是拙政园、留园、西园和狮子林四大古名园。
7、黄山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方园250公里。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驰名中外,称为“四绝”。
8、长江三峡 它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是著名的长江天险。西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23公里,雄奇多姿,沿岸名古胜迹甚多,如白帝城、神女峰、昭君村、屈原故里、三游洞等。
9、桂林山水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名扬天下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里,漓江从桂林通往阳朔的100多公里,蜿蜒穿流于峻峭的群峰之间,山水相映,组成一幅幅锦绣画卷,美不胜收,故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
10、台湾日月潭 位于台湾中部投县丛中,是台最大的天然湖,面积4.5平方公里。潭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山腰湖畔兴建有许多寺庙楼宇,如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玄奘寺等。玄奘寺中存放着唐玄奘的部分遗骨。

长城有多长,多高?

长城全长8851.8千米,长城的高度平均为7.8米。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

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长城墙身的高度平均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因此可以明确:

1、长城的长度=明长城长度=8851.8千米。

2、长城的高度=长城墙身平均高度=7.8米。

长城全长8851.8千米,长城的高度平均为7.8米。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

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长城墙身的高度平均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因此可以明确:

1、长城的长度=明长城长度=8851.8千米。

2、长城的高度=长城墙身平均高度=7.8米。

长城走向的特点?

长城的特点: 1、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2、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 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 3、长城的城墙 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 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

我国万里长城有多少公里?

我国的万里长城,现在有21196.18千米。

曾经有学者根据文献的记载,对明代长城守军的数量做过一个推算,结论是,明代长城沿线的驻军,在最多时可以达到60万人左右。长城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谈起长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一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长城究竟有多长,也容易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混为一谈。号称“万里”,但长城总长度却不止有1万里。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狭义上的长城,也多指明长城。2009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而根据国家文物局于2012年6月5日宣布的调查结果,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不仅认定了此前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对秦汉及早期长城进行了详细和全面的资源调查。

从公元前7世纪,到17世纪中叶,22196.18千米的距离,汇聚了中国历代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凝聚起中华人民勤劳勇敢的文明与精神。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历代长城的遗迹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力量。

我国万里长城总长2.1万公里。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长城( Wall)位于中国北方地区,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因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总长为21196.18公里。

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

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影响意义: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有近千万之众。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

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产物,是值得永久保护的文化遗产。虽然万里长城是我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够了解它,那么万里长城有多少公里呢?

一、万里长城21196.1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二、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是明长城的长度。

三、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四、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长城的调查和认定,不仅认定了2009年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开展了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的资源调查。

五、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万里长城有21196.18公里。该数据是根据2012年的测绘得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公布长城的准确测量数据,也是教科书所描述的秦代万里长城的四倍。中国境内有长达两万一千多里的长城,几乎占了赤道长度的一半。长城结束于西部戈壁沙漠,它横跨中国,攀过北京北面群山,在没入大海“龙之头”之前,还延伸到朝鲜边境的远东地区。“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长城的外观和结构特点简介)


我国万里长城有21196.18公里。

国家文物局给出答案:现存21196.18千米。也就是说中国长城有21196多公里,其中北京有573公里长城,分布在全市6个区,已经完成了40多公里的修缮。

各时代长城资源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在各个朝代为江山安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长城的构造?

明长城由关城、城墙、城台、烽燧等组成。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城墙的是长城的主体结构,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其结构式样和断面尺寸也有所不同;城台按照结构样式和作战用途分为墙台、敌台和战台三种,它们分别构筑在城墙上或长城沿线附近的制高点上;烽燧亦称烟墩和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筑垒设施。

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东起鸭绿江(山海关,但有争议),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俗称“万里长城”。明朝将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亦称镇守,故九个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类型,随地形平险、取材难易而异。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 墙台在长城上,约间隔300米设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建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遮避风雨,墙台外滑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侧击。 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了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

长城各个部位的称呼?

1、垛口

泛指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亦指指曲艺演员将好几句押韵的歌词一句紧接一句地连续唱出来。在城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垛口,是战斗人员瞭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

从墙上地坪开始砌至人体胸部高度时,再开始砌筑垛口。垛口一般砌筑成凹凸的形状。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瞭望洞。

瞭望洞的左右侧面砖呈内外八字形,这是为了便于瞭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下部砌有一个小方洞,是张弓发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城下射击敌人。

2、敌楼

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

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

3、烽燧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就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

4、关城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5、城堡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

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

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

1、券门:由于平时不少士兵是守在城下的,一旦有战事发生,即要登城参加战斗,所以在长城内侧每隔不远就建有一个圆拱形小门,称作券门,有石阶通到城墙顶上。

2、垛口:在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了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

3、 垛墙:又称雉堞,设在马道外侧,基厚48厘米到40厘米。垛墙上半部开垛口,下半部砌擂石口,与垛口相错排列,也有每两个垛口才砌一个擂石口的。垛墙的砌法都是用素灰砌内外两皮城砖墙,两皮墙都顺砌十字缝,没有丁砖拉接。墙顶和垛口上再加一层预烧的封顶砖,封顶砖扩等于垛墙顶宽,上面做成坡顶,极个别垛口用垛石口。

4、宇墙(女墙):在城墙顶的内侧,修有一道与垛口并行的矮墙,高约一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它起着栏杆的作用。构筑时,一般是从一层与墙体同宽的压面条石开始的,压面条石之上开始砌筑女儿墙。女儿墙的宽度一般比压面条石略窄,用实体墙砌筑法,砌六层或八层条砖,顶面砌筑一层脊砖,脊砖是专门烧制的,也有的是在施工时用泥刀砍制而成的。

5、单边墙:所谓单边墙是当地群众的叫法,它与普通城墙的区别就在于它仅是一堵薄墙。单边墙砌在山势极险、山脊高耸而薄、并且边墙外侧也没有人马通过的地段。

6、 障墙:障墙一词是近年来在研究长城的著作中出现的约定俗成的叫法,指的是天梯式马道上沿大阶台边缘建造的与垛墙垂直相撞的包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