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题诗后唐贾岛诗的诗文解释(题诗后唐 贾岛)

本文目录一览: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首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出处:《题诗后》

赏析:题诗后》是唐代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在《送无可上人》 之后。 贾岛,唐代杰出诗人。他是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贾岛题跋版刻像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称之为苦吟诗人。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年岛 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题诗后 的解释

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注释]:

题诗后:即写在另一诗之后;吟:读、诵;赏:欣赏、赞赏。

[参考译文]:

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知音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山里在秋风中睡大觉了。

[题解]:

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贾岛题诗 全文翻译

题寺后:这首诗是贾岛写在他的第一首诗后面的。知音:很了解自己思想感情的好明友。

翻译:两句诗我想了三年才写好,读着它我的眼泪流

下来。如果好朋友不喜欢这首诗,我就回老家去睡大觉,再

也不作诗了.

贾岛写诗非常认真,每个字都要花大力气,再三推敲。人们把象贾岛这样的诗人叫做“苦吟派”就是辛辛苦苦作诗。这首《题诗后》正是他苦吟的写

照。他是在一首诗的后面写的这首诗,那一首诗是什么,我

们不知道。但是,从这首诗的一二句却可以看出,他写那

一首诗是想了很久才写好的,读起来自己都感动得流出眼

泪,可见他写诗所花功夫之大,诗意感人之深。由此可以想

见,贾岛对那一首诗是满意的。尽管如此,他在三四句里

还说,要是了解我的朋友不喜欢它,我就回故乡睡大觉,再

也不写诗了。这说明他对自己写诗要求极高。自己写的诗一

定得让人喜欢、欣赏,否则就不写,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写

作态度。这种态度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写作如此,读书也应

如此。这首诗可能夸大了写诗的辛苦,但是它启示我们,不

论做什么,不付出辛苦和代价,是不能得到好的成果的。当

然,我们还要提倡文思敏捷,要提倡高速度、高效率,但是

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都要态度认真,保证质量。

古诗 《题诗后》的译文是什么?

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古诗 《题诗后》的译文是什么?

贾岛

·《

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

故山

这首

五绝

,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

数息

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

佳句

之难得。懂得

我的诗

的人如不赏识,我将

隐迹

故山,以度

残年

,再不作诗了。表现了

诗人

艺术

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

苦吟

精神,对

后世

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附:《送无可上人》

原诗

作者:贾岛

圭峰霁色新,

送此

草堂

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

烟霞

约,

天台作近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