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李银河的个人资料简介(李银河出生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李银河的生平简介

李银河,血型A,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主要著(译)作有:《同性恋亚文化》、《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等。

李银河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的丈夫王小波是知名作家,著有《黄金时代》《东宫·西宫》等,1997年4月10日王小波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

李银河 是谁啊

李银河指代两个不同名人,具体如下:

1、李银河: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 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2、李银河: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党总支副书记

李银河,现任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党总支副书记。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长岭村林管会会计、主任;2011年8月至2018年6月,长岭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2018年7月,任长岭村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基层党建、组织发展、纪检监察、安全生产、农电等工作。

扩展资料:

关于李银河的社会热议事件

1、微博认亲

2010年11月24日,李银河就透过王菲的微博,对李亚鹏隔空喊话:“李亚鹏你关注我,我们可能是亲戚!”李银河在王菲的微博里留言:“李亚鹏,你好。你的父亲是不是河南南阳人(邓县)?如果是,我们可能是亲戚,估计没出五服。我姓的是母亲姓。我的外祖父叫李超千……”

王菲的粉丝随后纷纷把此留言转发给李亚鹏:“问你话呢,不过她发错信息了,帮忙转一下!”因为两位名人都涉及“老家河南”的话题,引起不少热心读者的关注。

2、女权观点

中国婚姻制度中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是“婚后从夫居住制”(即女人在结婚后住在丈夫家,与公婆同住),这种居住制度本身就造成了妇女的低下地位。

结婚不单纯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甚至两个村庄,通过“女人”这个渠道进行的一场交易——男方要交彩礼钱,他们“买”到了一个女人。在这个交易中,女人沦为了一个“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银河: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党总支副书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银河: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你如此需要安慰》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你如此需要安慰》(李银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w0t8

书名:你如此需要安慰

作者:李银河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1

页数:240

内容简介:

在我梦想中,21世纪的爱情是一种更加自由的爱情。所谓自由,就是承认差异和多元。自由是爱的翅膀,没有翅膀,爱就不能飞翔。而真正的爱情天生是要飞翔的。

这本书是我与网友的笔谈录。他们当中大多是男女同性恋者,也有少数异性恋者。由于同性恋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是比异性恋感受到更多的压力,网络这个新生事物成了他们畅所欲言的新天地。他们在其中抒发心中的郁闷,宣泄情感,也向外界寻求帮助。

作为一位做过同性恋研究的人,我在每位网友的文字之后,写了一些自己的意见、评论和建议,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助益。尽管我的动机是善良的、单纯的,但也难免会有“好为人师”之嫌。其实从我的心底,对一些网友的纯情、激情,对于他们当中一些人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他们的文笔,是由衷赞叹的。

虽然他们的性倾向至今仍为社会中少数人所不容,但是只要用心去读他们的文字,读读他们的心,我相信每一位有教养的人都会发现,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我们也是一样的。当然,他们应当拥有同所有人一样的权利去追寻他们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去享受快乐的人生。

我希望,我也相信,21世纪人类的爱情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差异,更加多元,也更加自由。我憧憬一个在爱情问题上有着更宽阔的自由空间的新世纪。

作者简介:

李银河,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主要著作有:《现代社会学入门》、《同性恋亚文化》、《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女性的性与爱》、《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等。

李银河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是谁?做什么的?

1,李银河简介

李银河,女,1952年出生,北京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1999年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有影响的人之一”。

2,经历与收获

1952年2月4日,李银河在北京出生了。从那时起,她就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她出生时,正值“三反五反”运动,她的小名就叫“三反儿”。或许,她一身的叛逆精神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埋下了伏笔。李银河的父亲姓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做法,她应该叫陈银河才对。可她却随了母亲的姓,姓了“李”。这也是她的一个特别之处。不过,她的两个姐姐依旧随父亲姓“陈”,只是她和哥哥随了母亲的姓。从这件事上,我们就能够感受,他们家庭里,男女平等的和谐气氛。

小时侯,她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勘探队员,到深山大泽,到无人居住的地方去探测、去冒险、去奋斗。她把这个愿望写进了自己的作文。她小时侯就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气魄。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她的这种气魄一直保持着,没有被时间所冲淡。

由于历史的原因,李17岁时就不得不中断学业,成了一名下乡青年。1969年,李到内蒙古插队,每天开始与土地打交道,做起了繁重的农活。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每天的生活却单调、重复而且乏味。更要命的是,她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接受。难道自己一辈子都要这样生活?李对当时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并激发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不想让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从自己身边匆匆流走。在白天劳作之余,她就通过背英语单词充实自己。到了晚上,她就点着灯,蒙在被子里读书。她不知道这样的努力能为她带来什么。她所知道的是,生命不能浪费。不管未来怎样,她都要得做点什么。

李银河后来回忆说:“到内蒙古插队,整整耽误了5年的学习时光,而那5年正是脑子最好的时期。不过,它却磨练了我的人生意志,让我学会了与艰苦的环境做斗争。如果没有那些年吃的苦,我恐怕很难挨过在美国读书那些年的艰难。”

做自己喜欢的事

1971年,李银河从内蒙兵团转插到山西沁县。根据劳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3年后,作为工农兵学员,李被推荐到山西大学读书。在山西大学,她读的是历史专业。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光明日报》社,在史学部做编辑,编发些历史方面的文章。不过,她十分清楚地发现历史并不是她所感兴趣的学科。

她发现,她的一位同学讲起古代的某一次战争就好像他身历其境一样。而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她说:“历史在我心里是死的。老是年代人物,像个大事年表。我更愿意关注现实社会的事。”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由于文革等原因,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曾遭受严重的破坏。比如,官员按说应该是从基层选拔的,经过一连串的机构才升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据认为,许多代表实际上是由北京选定的,特别是如果地方上选中的候选人不能为中央接受的话。

还是小姑娘的李银河发现了这一问题。她和她的朋友林春在《中国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的议员应该由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应该是选民熟悉的人。后来,外交家们指出,这是目前中国国内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辩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议。

那时侯文革刚刚结束,人们还没有完全从那个可怕的历史阴影中走出。很多人对敏感的社会问题要么三缄其口,要么人云亦云。而李银河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真正对李银河人生走向发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在1980年。那一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霍尔斯曼和聂尼瓦萨教授两个人,到北京举办中国第一届社会学夏季讲习班,李银河参加了讲习班。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社会学。

渐渐地,她有了放弃现有工作,到美国系统学习社会学的念头。

留学美国

1982年,30岁的李银河已经有了一份十分稳定且优厚的工作,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工作。然而,李为了学习社会学,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优厚的工作,准备到美国求学。因为她觉得社会学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中国有句俗话:三十不学艺,李银河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去美国求学时刚好三十岁。那一年,她考入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从此开始了她漫长的留学生涯。

社会学诞生于西方世界,经过约200年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学术成果,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不过,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学可以说还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李银河十分刻苦、用心地学习,她也因此拿了不少奖学金,足以解决她的日常生活开支。

留学期间,李银河找到了一位做学术研究的榜样,他就是美国著名性学家金西。

在金西之间,美国曾是一个十分保守的国家,通奸被当做犯罪,惩罚同性恋。不仅如此,美国甚至禁止传播避孕信息,禁止夜总会,还反对自由恋爱等等。也许,我们今天很难想象美国曾有那样一段历史时期,然而它确实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性学家金西进行了一个两万例的性调查,在1948年和1953年分别出版了《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两本书。金西的调查出来之后,社会风气为之一开,几乎改变了整个美国的保守清教的道德气氛。

李银河发现,一个人的调查和写书能对一个社会、历史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使她震惊。或许她就是从那时侯起,产生了成为一名性学家的志向。于是,她开始不断地收集文献资料,为回国写书做好充分的准备。

选择回国

1988年,李银河从美国匹兹堡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她开始面对留在美国,还是选择回国的两难选择。起初,李也曾犹豫。不过,最终,她还是觉得回国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希望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贡献,李决定返回祖国。

同年,中国的第一个文科博士后站在北大成立了,其主任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李银河申请并进入了该博士后站,成为了费老的学生,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

在博士后期间,她开始写作她的第一部性学力著《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这本书的写作花了她两年的时间,总共包括十个研究内容,题目依次是:择偶标准,青春期恋爱,浪漫爱情,独身,婚前性行为规范,婚姻支付,自愿不育,婚外恋,离婚,同性恋。

性在当时中国几乎是一个禁区,人们谈性色变,学者们对这个领域也少有涉足。而李银河则恰恰相反,不但要涉足性问题,而且要大谈特谈。她就是想闯闯这个人人都望而却步的禁区。李后来回忆说:“我对自己当年的‘气魄’和‘疯劲儿’颇为自得。”

这不禁让我想到李银河小时侯的那个愿望:当一名勘探队员,到深山大泽,到无人居住的地方去探测、去冒险、去奋斗。的确,她确实来到了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地方,独自一人在性学领域里做开创性工作,去探测、冒险和奋斗。

或许那种“谈性色变”的压抑气氛成了某种挑战,成为李银河进攻的动力和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的性学研究不断地深入和成熟。1992年,李出版了其学术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受到不少人的关注。

然而,真正使李一举成名的是她1998年出版的性学三步曲《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这些作品受到媒体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性社会学系列专著。包括南方周末报、中华读书报在内的许多著名媒体都给予了详细报道。

功成名就

李银河这个名字好象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李成了名人,但她却仍然像年轻时那样大胆、直率。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李发现人们心中存有不少陈规陋习,而这些是需要改变的。李银河有心向这些陈腐而顽固的观念挑战。她发出了一次又一次地呐喊,引来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关注。

她指出,性是人的一个基本人权,不应该被任意剥夺。

她声称:同性恋是人类一种自然现象;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卖淫问题应该非罪化;三人以上的自愿性活动不应该受法律惩罚;色情品应该合法化;男女应该同厕;大学生应当有性权利等一个个奇谈怪论。

她的观点大胆而刺耳,却又是那么的切重要害,让人无法回避。

她本人也引起了人们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人对她击节赞叹,也有人对她嗤之以鼻。我劝大家不必过于激动,即使你不同意她的观点,也应该认同她的勇敢精神。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中国人当中做老好人的不少,人云亦云的也不少,而真正敢于站出来说话的却不多。而李银河却是一个例外。仅仅就这点而言,我们也应该感到欢欣鼓舞。况且,李银河关注了这么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学者吗?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李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2001年,被中同新闻网评为中国同性恋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2002年,被国内书业界一家权威杂志评为“文坛十女将”之一;[引自扬子晚报,该报纸报道了此事件,却未讲明杂志的名称,笔者也没有查找到,所以只能这样写]

2004年初,新浪网举办文化大型调查:谁是中国最有名的人,共有100位候选人,李银河排名第71位;

2004年9月,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共知识分子之一;

……

网上找找,有的

李银河个人资料作品介绍 李银河个人资料和作品介绍

1、李银河,血型A,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主要著(译)作有:《同性恋亚文化》、《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等。

2、李银河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3、李银河的丈夫王小波是知名作家,著有《黄金时代》《东宫·西宫》等,1997年4月10日王小波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