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动态图)

本文目录一览:

红四方面军长征线路

红四方面军长征线路: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鄂豫皖苏区到川陕苏区(三千里的西征转战)

红四方面军未能突破国军的第四次围剿,开始先是找贺龙的红叁军,没有找到,于枣阳新集再陷重围,一番激战,丢下一千多红军重伤员不管,被迫继续西行。漫川关一战,红四方面军以两千余人的牺性为代价,冲破包围,死里逃生,进入陕南。全军二越秦岭,进抵小河口。 在小河口会议上,决定出秦岭,南下汉中建立新根据地。小河口会议后,全军走出秦岭,向南进入汉中盆地的城固地区。正是在这里,曾中生提出南渡汉水,看看那一带有没有搞根据地的条件,若不行,则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南渡汉水后,红四方面军终于甩掉敌人,至此,经过五十余天的艰难远征转战,全军剩下一万四千人,西北军委会再次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全军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建立新根据地。 两天后,红四方面军全军越过大巴山,胜利进入川北,就此结束了退出鄂豫皖苏区后近叁个月长达叁千里的艰难远征,开始了川陕根据地时期。

第二阶段: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前期,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中央北逃,四方面军南下,百丈关战役后,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

后期,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总部决定将第32军编入二方面军建制。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左路纵队由贺龙率领,7月3日从甘孜地区出发。中央纵队,由徐向前率领,7月2日,从炉霍地区出动。右路纵队由董振堂率领,7月10日,从绥靖(大金)、崇化地区出动,负责后卫。10月,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第三阶段:西征

宁夏战役失败后,渡过河西的红军为3个军,其中9军和30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5军则为原来的红一方面军部队。11月10日,西路军正式组成,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最高领导为军政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下辖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有3000余人,枪1000余支,平均每枪5发子弹;红9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有6500余人,枪2500支,平均每枪15发子弹;红30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有7000人,枪3200支,平均每枪25发子弹。此外,还有骑兵师、妇女独立团及机关人员,全军总数为21800余人。可以看出,西路军的武器只能装备全军一半人马,弹药更是缺乏,此次远征前途多难。

张国焘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路线是什么?

张国焘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路线;

鄂豫皖苏区到川陕苏区(三千里的西征转战)

红四方面军未能突破国军的第四次围剿,开始先是找贺龙的红叁军,没有找到,于枣阳新集再陷重围,一番激战,丢下一千多红军重伤员不管,被迫继续西行。漫川关一战,红四方面军以两千余人的牺性为代价,冲破包围,死里逃生,进入陕南。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        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前期,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中央北逃,四方面军南下,百丈关战役后,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

后期,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总部决定将第32军编入二方面军建制。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左路纵队由贺龙率领,7月3日从甘孜地区出发。中央纵队,由徐向前率领,7月2日,从炉霍地区出动。右路纵队由董振堂率领,7月10日,从绥靖(大金)、崇化地区出动,负责后卫。10月,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绘制一下简单的红军长征路线图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何家冲、金家寨、泾县、旌德、陶家河、汤口、谭家桥;

红两方面军长征路线 分水、淳安、怀玉山、常山、重溪、玉山、江山、横峰;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 戈阳、古楼、庆元、福安、宁冈、宁化、井冈山、雩都;

红六军团西征路线 长汀、全州、桂东、信丰、瑞金、宁远、汝城、王母渡;

红七军团北上路线大田、良田、新田、宜章、城口、安远、界首、盘县、宾川;

红十军团北上路线 会泽、绞平渡、靖县、黔西、遵义、威信(扎西)、西昌;

红二十五军西征路线 娄山关、木黄、中甸、安顺场、永顺、大庸、桑植、汉源;

红体字为革命根据地以及游击区 泸定、天全、名山、懋功、两河口、炉霍、甘孜、苍溪;

 扩展资料: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共11个省。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余里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总里程。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军长征路线

长征的具体路线图是怎样的?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一万六千里 。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级行政区,行程共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级行政区,行程近万里。

扩展资料

途经地域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 何家冲、金家寨、泾县、旌德、陶家河、汤口、谭家桥;

红两方面军长征路线 分水、淳安、怀玉山、常山、重溪、玉山、江山、横峰;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 戈阳、古楼、庆元、福安、宁冈、宁化、井冈山、雩都;

红六军团西征路线 长汀、全州、桂东、信丰、瑞金、宁远、汝城、王母渡;

红七军团北上路线 大田、良田、新田、宜章、城口、安远、界首、盘县、宾川。

红军长征路线图是什么?

红军长征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