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

布政使和按察使哪个大

两者同一级别。布政使略占上风。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按察使相当省高等人民法院院长。

清朝时候布政使又叫藩司或者东司,管一省行政,财政以及州县官员的人事安排。按察使又叫臬司或者西司,管一省的司法和武装力量。

扩展资料: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


承宣布政使职务权力

1、承宣政令:布政使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

2、管理属官:布政使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接得上报督抚。

3、掌控财赋:布政使负责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

4、三年宾兴,提调考试。

按察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清代减去都指挥使司,变成“二司”。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同为省长。藩台管行政财政,臬台管司法监察邮驿。清宣统三年(1911)改称提法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按察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宣布政使

明朝布政使是什么官?清朝布政使是几品官?

在明朝时期布政使的职务为管理行政方面事务,诸如如民政和财政都由布政使所掌管。其品级并不固定,在各时期有所调整,但大致在二品和三品之间。

到了清朝,布政使的品级为从二品,其职务与明朝时期相仿,但已作为总督、巡抚的属官。

布政使的建立

布政使也称“承宣布政使”,作为地方的行政机关,其前身为元朝时期的行中书省。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的控制,将行中书省废除,转而在地方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管一地的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

根据《明史.职官志四》记载:“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无定员。(从四品)。

在明朝时期,地方区域没有“省”这一叫法,朱元璋在设立三司之后,将布政使司所辖区域范围作为一级行政区,同时在全国划分成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区分别为:府、州、县三级。每个承宣布政使司分别设立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以达到协作和制衡的作用。这也是明朝统治者的初衷即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布政使作为每个司的最高行政长官,掌管该地区的一切政务:

在行政方面:朝廷有关的恩赏和法令,由布政使传达至府、州、县各有关部门,并敦促他们执行贯彻。在财政方面:所辖范围内的赋税都由布政使进行征收。以及财政收支状况、区域民户数量、田地和劳役等都由其进行统计。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

布政使在清朝的演变

清朝在推翻明朝建立政权之后,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了前朝。布政使之职亦是如此,在职权方面未做过大的变动,只是由原先设立左右两人布政使的做法改为只设立一人,同时品级也固定下来为:从二品。在称呼上由原先的“藩司”改为“藩台”。

总而言之,清朝的布政使无论在职权方面还是品级方面都与明朝时期大致相似。

清朝的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

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俗称藩台,官阶为从二品。布政使的主要职责是宣达朝廷的政令;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考核府、县各级官员;管理全省各府户籍、田数等民事内容。从职权上来看,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兼省委组织部部长、财政厅厅长。

按察使是一省的司法长官,俗称臬台,官阶为正三品。按察使的主要职责是考核全省吏治,主官省内的司法、刑狱事务。从职权上来看,按察使相当于今天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法院院长。

扩展资料:

布政使职务权力:

承宣政令:布政使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

管理属官:布政使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接得上报督抚。

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


掌控财赋:布政使负责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三年宾兴,提调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政使

按察使和布政使哪个官大

1、从权利上来看,正常情况下当然是布政使的权力大,但是按察使掌管司法,是可以弹劾布政使的。

2、从官品来说,布政使从二品,比按察使的正三品稍高。

3、清朝时候布政使又叫藩司或者东司,管一省行政,财政以及州县官员的人事安排。

4、按察使又叫臬司或者西司,管一省的司法和武装力量。

5、两者同一级别。布政使略占上风。

6、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按察使相当省高等人民法院院长。

7、巡抚相当于省委书记。

布政使和按察使哪个大

布政使在官阶等级上要比按察使大。布政使为从二品,按察使为正三品。

一般省里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布政使为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布政使 按察使 布政使按察使是什么官


按察使为正三品官阶,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扩展资料:

布政使演变及职责

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苏设有两布政使,一在江宁,辖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一在苏州,辖苏、松、常、镇、太五府州。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同为省长。

按察使演变及职责

官名。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称采访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称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之处亦兼带观察处置使衔。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所以实际上是各州刺史头上的“太上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