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330森林防火警示日活动方案?

森林防火是指在大型的森林内防止有火源或火种的出现,以及防止人为的纵火等的防范措施。森林防火警示日活动方案一般包括,一是设置森林防火警示日的重要意义;

二是森林防火警示的指导思想;

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三是森林防火警示日的宣传主题;

四是森林防火警示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

五是森林防火警示的注意事项;

六是森林防火警示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七是森林防火警示的宣传效果等。

雅安市雨城区教育系统以“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扎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主题活动,切实提高师生及家长的森林草原防灭火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强化安排部署。制定“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活动方案50余个,教育系统召开干部职工会60余次研究部署 “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主题活动,组织全区4万余师生开展警示日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警示日主题教育60余校次,充分利用校园集会、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校园广播以及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警示日主题教育,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森林防火知识、火灾自救、扑救方法以及失火案例,教育学生警惕防火期野外用火的危险性。

加强氛围营造。悬挂永久性的森林防火标语30余条,50余个LED显示屏不间断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短信、微信、学校公众号、告家长书等多途径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文明祭祀、安全祭祀纳入主题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组织学生对家长进行不在林内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在野外吸烟,不在林内焚烧杂草、烧灰积肥等宣传,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大力普及安全用火知识,树立祭祀新风尚

山西省森林防火期是指?

山西省森林防火期一般是第一年十月一号开始到来年五月份结束为一个防火期,其中第二年的春季是特险期,冬天下雪以后要相对轻松一点,来年春天天干物燥,山西春天没有有效降水的话对于森林防火来说是非常紧张的,春天又是春耕备耕时期,野外活动也频道。

每年的1月1日至5月15日为全省的春季森林防火期,其中3月至4月为森林防火特险期,12月1日至12月31日为冬季森林防火期。

2021年烟台防火期从几月几日开始?

自2021年11月1日起至2022年5月31日为森林防火期(3月1日至5月31日为森林高火险期),全区实行封山禁火。

全区所有林区(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及距离林地边缘500米范围内划为森林防火区,其中公益林区域及距离公益林边缘100米范围内划为森林高火险区。

森林火灾的知识(多点字)?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的控制,在森林里自由卖淫和扩张,对森林和生态和人类带来危害和损失的燃烧现象,心活在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那位世界的八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玩火,尽量不要带可燃物到森林里,如果一旦有火灾发生,请及时的灭掉火焰,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森林防火工作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一、什么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燃烧现象。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大面积森林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公共突发事件之一。

二、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

森林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具体危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烧毁森林植被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什么是燃烧三要素?

森林燃烧需要可燃物、火源和氧气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形成,这三者就是森林燃烧三要素,简称燃烧三角。

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森林可燃物指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

四、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有哪些?

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降水、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这些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主要考虑这些气象因子。

五、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有哪几大类?

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火源,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天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天然火源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热源,主要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

人为火源是指人为野外用火不慎而引起的火源,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上坟烧纸、小孩玩火等)。人为火源还包括故意放火纵火。

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上坟烧纸、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管好火源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

六、为什么近两年我国森林火灾频发?

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气候以及森林资源分布和人口居住密度等情况,使中国的森林火灾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近年来,气候干旱、全球变暖、毁林开荒,加之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度活跃期。另外,我国有大面积的次生林,由于树种单一、疏密不均,

2021森林防火六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2021森林防火六个一的内容是:

1、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等,让每位学生应知必知。

2、办一期森林防火黑板报和手抄报。每班负责出一期以“森林防火”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手抄报,让学生深刻了解森林防火的责任和义务。

3、开展一次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学校组织开展一次森林防火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森林防火意识,积极构筑森林“防火墙”。

4、发放一封《致学生家长的森林防火公开信》。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一封森林防火宣传公开信,小手拉大手,把森林防火知识带回家,对家长进行防火知识宣传,使护林防火知识家喻户晓,从而增强全民的护林防火意识。

5、发送一条森林防火提示信息。在节假日通过短信、班级微信群、QQ群向家长发送一条森林防火提示信息,有效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效性。

6、写一篇森林防火作文。学生每人写一篇以森林保护、森林防火等为主题的作文,让森林防火知识入脑入心。

2021崂山森林防火期?

近期本市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根据《青岛市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崂山区实际,经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2021年1月31日发布的《关于在崂山森林高火险区实行封山的通告》的封山期限,延期至2021年5月31日。

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云南森林防火期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乡镇制定的野外用火处罚条例?

一、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二、

【法律依据】

:《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

森林防火法律法规?

野外用火的处理及依据

一、违反《森林防火条例》,进行林业行政处罚。

《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3000元罚款,对单位并处5万元罚款。《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0元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罚款:

(一)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未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的

(二)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森林防火区的机动车辆未安装森林防火装置的;

(三)森林高火险期内,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森林高火险区活动的。

《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责任人补种树木。

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治安处罚。

拒不行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的由县级以上森林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予以处罚,未设立森林公安机关的,由地方公安机关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三、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一条 [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森林防火“十不要”

一、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二、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

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四、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五、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

六、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七、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八、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九、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十、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森林防火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于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08年12月1日发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共计6章56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森林防火条例

发布时间 2008年12月1日

发表人 温家宝

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1号

我国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有:《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

上述两个条例,于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并颁布实施。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草原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是森林草原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森林草原防火必须立足于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防消结合,是指森林草原火灾一旦发生,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握战机,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