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河南襄城县属于哪个市(河南襄城县属于哪个市罗卜肾)

本文目录一览:

襄城属于哪个地市

河南省许昌市辖县

襄城县,河南省许昌市辖县,位于中原腹地,西倚伏牛山脉之首,东接黄淮平原东缘,地势呈西高东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920平方千米,辖10个镇、6个乡;2018年总人口88.17万人。

襄城县春秋时期称“氾”,后因周襄王避难居此,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其中襄城文庙、古城墙、乾明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襄城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县一般冬季受大陆性气团控制,夏季受海洋性气团控制,春秋为二者交替过渡季节。春节时间短,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间长,温度高,雨水集中,时空分布不匀;秋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水量逐渐减少;

冬季时间长,多风,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81.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2%,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1.49千卡/平方厘米。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日照均比较充裕,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积温5463.8℃。

其中:日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27.6℃,1月份最低0.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3℃,极端最高气温42.3℃。风向随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以西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夏初常出现干热风,以5月24日至29日出现频率最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襄城县

襄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襄县属于许昌市。

襄县是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是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大豆蛋白质含量全国最高,被评为“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是生产豆制品的首选基地。

襄城县,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东与许昌、临颍、郾城,南与舞阳、叶县、平顶山市郊区,西与郏县,北与禹州市等县市相邻。现辖10镇6乡,4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

位置境域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东经113°22′—113°45′,北纬33°42′—34°02′,东与许昌、临颍、郾城,南与舞阳、叶县、平顶山市郊区,西与郏县,北与禹州市等县市相邻。

县境东端姜庄乡河北王村,至西端十里铺乡高庄村,广41千米;南端湛北乡湛湾村,至北端汾陈乡宋堂村,袤31千米。县城居邑境中部略偏西南,北距省会郑州113千米,南离平顶山市区20千米。总面积920平方千米。

襄县属于哪个市

襄县是襄城县,属于河南省许昌市。

襄城县,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东与许昌、临颍、郾城,南与舞阳、叶县、平顶山市郊区,西与郏县,北与禹州市等县市相邻。现辖10镇6乡,4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

县境东端姜庄乡河北王村,至西端十里铺乡高庄村,广41千米;南端湛北乡湛湾村,至北端汾陈乡宋堂村,袤31千米。县城居邑境中部略偏西南,北距省会郑州113千米,南离平顶山市区20千米。孟平、平禹铁路贯穿境内,311国道和329、238、103三条省道交汇于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襄城县属于平顶山还是许昌

属于许昌市。

襄城县,隶属于许昌市,位于中原腹地,西倚伏牛山脉之首,东接黄淮平原东缘。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截至2019年6月,全县辖10镇6乡,448个行政村(社区)。

襄城历史文化悠久。襄城县春秋时期称“氾”,后因周襄王避难居此,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被民政部门命名为“千年古县”。

襄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其中襄城文庙、古城墙、乾明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城区位优势突出。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孟平、平禹铁路贯穿境内,311国道和329、238、103三条省道交汇于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扩展资料

襄城历史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春秋时名“氾”,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居于氾,公元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氾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迨秦统一,设襄城县,并在城颍设颍阳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颍川郡。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东汉恢复襄城原名。三国时属魏。西仍置襄城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

北魏又置襄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治所迁襄城。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大业三年(607年)废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汝坟原襄境归襄城县,属许州。开元四年(716年)属仙州(治今叶县)。开元十六年(738年)废仙州,还属许州,是年,又改属汝州(治今临汝)。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再属许州。天宝七年(748年)属临汝郡。乾元初改属汝州。大历四年(769年),又以叶、襄置仙州,次年州废,仍隶汝州。五代时,后梁属许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汝州。北宋仍属汝州,隶河南道。

至道三年(997年)属京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属京西北路。金初属汝州,隶汴京路。太和七年(1207年),改属许州昌武军,隶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许州,隶汴梁路。明属许州,隶开封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又升为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年),仍复许州为直隶州,县均属之。民国3年(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

民国14年(1925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治许昌)。1947年12月12日,襄城县解放,次年1月,隶属豫陕鄂边区,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

1949年7月,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1986年2月,划为平顶山市辖县。1997年8月,划归许昌市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襄城县

参考资料来源:襄城县人民政府-襄城县基本县情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襄城县人民政府-襄城历史

襄县属于河南哪里?

襄县属于河南省许昌市,总面积有9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96.5亩,襄县是我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也是生产豆制品的首选基地,其水资源、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古城墙、百宁岗五岳庙、紫云山风景区等。

襄县属于河南什么地方

襄县位于河南许昌市,又叫襄城县,包含有10个镇、6个乡,是中国烟草文化之乡,被毛主席誉为“烟叶王国”,而且当地的大豆蛋白含量较高,是我国生产豆制品的首选基地。

襄县中的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山岗平原、自流区常年径流量在1.42亿平方米,颍河流量为2.04亿平方米。而且襄县中林业面积有9.6万亩,煤炭储存量在14.1亿吨以上。

目前襄县有3A级景区一处,名为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2A级景区三处,分别是百宁岗五岳庙、首山乾明寺景区以及紫云山景区,还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古城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