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

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8]14号)和《中南大学关于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我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专业拟接收校内外调剂考生。

一、接收调剂对象

1、本校专业学位管理类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旅游管理[125400]、工程管理[125600]、会计[125300]、图书情报[125500]、审计[025700])联考考生分数达到我校EMBA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2、校外专业学位管理类(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旅游管理[125400]、工程管理[125600]、会计[125300]、图书情报[125500]、审计[025700])联考考生分数达到我校EMBA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注:图书情报[125500]、会计[125300]、审计[025700须满足毕业3年时间要求。

二、接收调剂数量

拟接收调剂45人。

三、复试分数线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


我校执行国家A类区域分数线(总分165分,综合84分,英语42分)。

四、学费:总学费26万元。

五、调剂流程及复试办法

(一)调剂流程

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请于3月30日之前在教育部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完成调剂相关手续,该系统网址。接收调剂院校信息如下:

单位名称:(10533)中南大学

院系名称:(016)商学院

专业名称:(125100)(专业学位)工商管理

研究方向:(83)(非全日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二)复试内容、方式及时间

复试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思想政治表现考核(笔试)、专业课(笔试)、外语能力测试(面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含心理健康测试(面试)。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


复试笔试思想政治表现考核等级按“合格”和“不合格”考核,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

专业课参考书籍:《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编, 复旦大学 出版社,第6版;或《管理学》,熊勇清编,湖南人民出版社,第3版。

复试面试主要考察考生英语会话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面试中采取泛问与追问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考生工作业绩、科研成果、专业知识、个人兴趣和研究计划,以及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察。复试面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时间:另行确定。

(三)考生复试时需携带下列材料

1、初试时的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5、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6、缴纳复试费:120元。

7、学历或学籍认证报告

以上材料请复试考生务必带齐,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四)考生复试总成绩的计算

复试总成绩=初试总分+专业课笔试成绩+思想政治笔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

(五)复试结果将在复试完一周后在中南大学商学院网站上公示

(六)录取工作

1、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拟录取名单将在中南大学商学院网站上公示10日。

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登录入口地址

2018年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登录入口地址:

12月4日-5日,第十三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1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本次大会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携手同心创未来”为主题。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孙春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开幕式。

会议期间,举行了10所新设孔子学院的协议签字仪式,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出席并见证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与法国奥尔良大学校长Ary Bruand签署共建中南大学奥尔良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

田学军希望新设孔子学院的双方院校秉承“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校训,加大支持力度,夯实合作基础,不断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奥尔良大学位于法国卢瓦雷省和中央大区首府奥尔良市,由皇家克莱门特五世于1306年创立,是历史悠久的国际著名高等学府,有经济法、管理学、生物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外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地质学等院系,目前在校学生17000多人。奥尔良大学孔子学院是我校建设的第二所孔子学院。 ;

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9月2日上午,中南大学2019级开学典礼在新校区体育场举行。岳麓山下、湘江河畔,8450名本科生、5798名硕士研究生和1420名博士研究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汇聚一堂,正式开启新“中南人”的旅程。

校领导易红、田红旗、陶立坚、胡岳华、伍海泉、黄健陵、李景升、陈春阳、周科朝、朱学红、郭学益、陈立章,特邀嘉宾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校长马瓦拉教授、首席执行官斯瓦特教授,学校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2019级新生及教师代表参加典礼。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陶立坚主持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序幕。“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对于这个无数新生关心的问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仪静雯代表老生给出答案:在中南,不要窝在寝室,做宅男宅女;不要害怕尝试,停留在原地;不要随波逐流,迷失了自己。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走出舒适圈,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主见,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中南解锁生活的无限可能。

“希望大家以满腔热情和百倍信心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物理与电子学院莫昌浩作为新生代表发起倡议:坚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做到以知促行;懂得“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接触更加深奥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化;笃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只要把知识学精学透,更要将为人之道学深学懂。

研究生新生代表李昌顺回忆了五年来在中南的生活和接受过的历练,并以校风“向善、求真、唯美、有容”自勉。他说,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行事要兴于志,要志存高远,胸怀家国天下;治学要精于勤,要甘于寂寞,永攀科研高峰;为人要成于德,要不忘初心,锤炼高尚品格。他也提醒同学们:无论顺境逆境,莫忘初心。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孙伟教授代表全体教师表达了对新生的欢迎,并向同学们提出期许:在大学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勇于担当,胸怀祖国;心有所爱,爱父母,爱家人,爱朋友,更要爱自己的事业;学会面对失败。他鼓励同学们要向各行各业作出成就的一代代中南人看齐,接续努力,勇攀高峰;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求得真知,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学以致用。

特邀嘉宾马瓦拉教授与同学们探讨了促进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取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并勉励中南学子努力拼搏。他说,如今的大学生应该持之以恒地学习,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全球性思维;具备创新精神,创造出知识产权并最终转化为产品;遵守道德,不断学习和思考,参与社会活动,具备包容精神。

校长田红旗以“让大学时光聚成人生光源”为题,把中南大学喻作温暖而强大的光源,鼓励同学们融入中南大学,闪耀青春岁月。她细数中南大学历史发展、不断前行的点点滴滴,告诉同学们:是中南人用坚守和传承让岁月之光熠熠生辉,穿透百年时空;是中南人用智慧和担当让奋进之光璀璨绽放,闪耀祖国大地。

对于新“中南人”们,田红旗殷勤叮嘱:及时当勉励,青春不再来。大学时代正处在从集聚光亮到自成光源的飞跃期。光亮或许有大有小,但每一次努力发光都弥足珍贵!希望你们吸纳光亮,上下求索。中南时光里,唯有吸纳光亮,上下求索,对科学不断求证,对真理不懈追寻,才能驱散迷雾、明确目标、聚光前行;希望你们自成光源,追求卓越。立德修身是最大的学问、最好的学历。琢玉成器、聚光成源,你将体会到,卓越是你心中最强的力量,卓越是你身上最亮的光彩;希望你们绽放光芒,学成致用。中南人不能停留在“小天地”、满足于“小欢喜”,而要有大情怀、大担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田红旗向新“中南人”发出号召:“愿你们的大学时光聚成人生光源!像学校送给你们那本书的作者吴运铎那样,把一切献给党!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开学典礼结束后,2019级8450名本科新生随即参加军训动员大会。

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2018年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中南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伍海泉来网络教育学院进行工作调研,检查指导网络教育办学及党建工作。院长廖耘、副院长赵军(副院长余社平出差在外)、全体中层干部以及党支部委员出席会议。

首先,廖耘院长从学院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以及思路与举措等方面向伍书记进行了主题工作汇报,同时对网络教育学院党支部工作进行了介绍。随后,赵军副院长对学院近年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与企业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经济效益、为在校生在线教育提供探索等方面所做工作进行了补充。

伍书记在听取汇报后对网络教育学院工作做出指示。首先,他对学院在工作量大且难度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办学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较高评价;其次,还就学院在学校实施的网络教育发展重大战略转型决策中表现出的高度配合,以及积极谋划学院与学校共同发展道路的态度等方面予以充分认同,肯定学院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在转型发展、提质升级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站位。

伍书记细心叮嘱网络教育学院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中南大学的定位为高水平教育,重点在“双一流”建设,学校面临资源压力,网络教育学院要正确处理好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二、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做教育首先须保证质量,把握好教育过程,提高学历含金量,维护学校品牌形象。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教职工要重集体利益,轻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才能切实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四、行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关系。践行“一岗双责”制,全面从严治党,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发挥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陪同伍书记进行工作调研的还有学校办公室张朝晖副主任。

中南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中南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中南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中南大学简介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15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5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领军人才2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7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7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4万余人、研究生2.2万余人、境外学生1300余人。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学校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0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6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等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今天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管理系统


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中南大学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5886亩,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医、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4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15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领军人才17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52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37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5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4万余人、研究生2万余人、留学生近千人。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学校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9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4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等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今天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