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

普通话发源地是哪里,普通话发源于哪里

1.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北京。

2.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

3.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则一般不说普通话,因为各地都有汉语方言,不依赖于普通话”。

5.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通行广东话,中国台湾地区在官方场合也使用普通话,但是口音和大陆的普通话略有差别。

6. 普通话英文“Mandarin”来自葡萄牙语。

7.现今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官方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滦平。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


滦平县地处京津辽蒙等省区市“金三角”交汇点,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冲。1953年,国家语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普通话是根据从滦平采集的语音来最后定的标准,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个民族地区的交流和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的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

普通话的发源地在哪里

普通话的发源地在河北滦平,滦平是当时中国指定普通话的重要采音区,滦平话比当时的北京话要清晰、明确一些。

普通话一词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了,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定为“国语”,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音注音字母。

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了标准的普通话,并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进行了语音采集。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600多年形成标准音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做出了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决策:迁都北京。固守长城,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军事隔离区,实际上也是一片无人区,而滦平就处在这个无人区的最南边。

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迁都北京,移入数十万人口,随之而来的南京官话又成为当时北京官话语音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滦平话,受北京官话影响很深,演变中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直接、清晰、明确。也许这些恰好符合推广的标准吧。”从清末到民国,再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的北京官话最终成为新中国普通话的前身。

普通话发源地是哪个地方?

便是河北承德的滦平县,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到底在哪


滦平话属于北京官话怀承片,又有当地特色。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清脆一点,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扩展资料

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1955年10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一篇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明确宣告:“这种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说明:这里的“北京语音”指北京雅音即北京官话,区别于北京胡同音)

不少滦平人因为讲一口“普通话”,无形中具备了一种天然优势。滦平县委宣传部部长厉辉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滦平农村的年轻人被北京一些大单位招去做话务员、服务员等,滦平人在各地做播音主持工作的也不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滦平话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滦平,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普通话的发源地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清晰、明确,没有北京胡同音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普通话来源于哪个地方

普通话的发源地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1953年,国家语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而且普通话是根据滦平采集的语音制定的标准,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于元朝时期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普通话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