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山东省青州第八中学的立足创新,突出特色

学校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在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教育管理、教育创新、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的新路子,立足创新,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改革求发展。 学校围绕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了以“四课型”达标教学、优质课评选、青年教师汇报课、高三年级各科示范课和评选优秀教学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举办“教学能手示范课”、新老教师一对一帮扶活动,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以教科室为科研龙头,建立教育教学科研网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优秀教师。1993年,马湘华同志在国家教委举办的“苏、鲁、豫、皖”四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山东省作了示范课讲授,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997年以来,马湘华、李炳文等教师多次在潍坊市举行教学能手巡回示范课。刘光耀、薛良玉、张德民等同志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孟祥民、刘光耀、刘长英、赵金星、谢玉荣、张德刚、李炳文、李承国等同志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教师,马湘华、房贤胜、赵宝德等二十多位老师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2002年、2005年李炳文房贤胜同志先后被评为潍坊市特级教师。2005年,刘长坤、马湘华和房贤胜同志又被评为青州市特级教师。

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学校充分利用师资资源,注重发挥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的带动作用,使学校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1998年以来,先后有30多人被评为青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青州市“十佳”教师,4人被评为青州市“学生最喜欢的老师”,120多人被评为青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20多人获得青州市企业家英才奖,22人获青州市人民政府及青州市人事局、教育局嘉奖。获国家、省、市优秀成果奖、各类竞赛优秀辅导员奖、青州市高考单科质量优胜奖等各种奖项100多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992年成立政教处,负责学生管理及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始摸索具有八中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以政教处为职能部门,全员参与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全员育人网络。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成才,更要成人,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并具有“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增强文明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减轻课业负担、减轻心理负担”的三增三减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杜绝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2006年开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以军人良好的素质、铁的纪律,影响带动学生学会礼貌,学会待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勤奋,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使他们象军人一样,纪律严明,步调一致。全面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就要有老师,有学生的时间就要有老师,创造了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起具有八中特色的学生管理机制。

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在学生特色管理的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生管理系统网络,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强的学生管理队伍。刘长坤同志获潍坊市师德标兵称号,刘长坤、张玉华、魏长宽等同志先后获得青州市师德标兵,刘恩群、张德民、马湘华、张美桂同志被评为青州市劳动模范。李炳文等获青州市“富民兴市”劳动奖章。有四十多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青州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共产党员等称号,四十多名优秀班主任获得潍坊市、青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青州实验中学的历史简介

山东省青州第八中学31年历程:

青州八中在教学质量与学校基本建设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1985年7月,首届百余名毕业生参加高考,有39名学生金榜题名,随后几年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1988年,学校面积达14953平方米,拥有17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座,2170平方米的办公楼一座和教工宿舍楼一座。有12个教学班,676名在校

学生,教职工77人,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团委等机构,高考突破“百名”大关,达到110名。8月,潍坊市政府特授予青州八中“千秋功业,为国育才”的锦旗。

1989年至1993年,学校仍旧保持原有规模,教学班级始终维持在10-12个班之间,在校学生人数600人左右,教职工由1989年的72人,增长到1993年的99人。在原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1990年设勤工俭学办公室,1992年设政教处,负责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

1994年到2000年,随着学校建设的发展,招生数量成倍增长,学校迅速发展。教职工人数由1994年的98人,增加到2000年的155人,在校学生由1994年的1177人,增长到2000年的28个教学班,1492人。其间新增综合楼一座、教工宿舍楼一座、学生公寓楼一座,新增建筑面积11977平方米。学校机构在原有设置的基础上,1999年新设教科室,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

2001年至2006年,学校突破30个教学班,发展到2006年的37个教学班,学生人数由2001年的1813人,发展到2006年的2160人,教职工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到2006年已经达到201人,比2001年增加近50人。2001年建成3700平方米餐厅、礼堂一座,建成2852平方米四层教工宿舍楼一座;2002年学校规模扩大为31350平方米,新建仓库平房、音乐教室平房等共696平方米;2006年建成1953.44平方米的实验楼一座。在原有机构设置的基础上,2006年设计划财务处、信息宣传中心,原勤工俭学办公室改为伙管室。

1988年以来,学校被授予“青州市十佳学校”荣誉称号,连续被评为“青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文明单位”,先后赢得了“青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州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平安青州建设示范校园”、“潍坊市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潍坊市平安学校建设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1988年以后,青州八中完成了学校建设任务,开始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连年提高。1992年8月,学校提出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业绩,当一流教师,做一流学生”的奋斗目标,全校师生对实现这一目标信心满怀,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迅速发展。

1993年11月,青州市委、市政府批准青州八中由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学校千方百计筹资470多万元,兴建起“教学、图书、会议室”为一体的综合楼,并建起了教职工宿舍楼,使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94年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学校迎来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方面,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先后制订了《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细则》,注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有效地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2000年以后,学校在强化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2600多万元,征下了青州大理石厂,拆迁了王府村的旧设施和房屋,使校园面积在短时间内扩大了近一倍,新建了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整修了办公楼、教学楼、购置了200KVA变压器一台,进行了旧线路翻新改造,新建了两条排污管道,修建了学生操场,解决了长期困扰八中发展的“学生无操场”的问题。学校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建起了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购置120台计算机,使百分之九十的教师很快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学校进入更大发展阶段。

为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狠抓了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管理运行机制。制订完善了《青州八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青州八中考核制度》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并制订了有关教师职称评定、教职工考核等多项规定,规范了教师行为,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普遍高涨。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先后有八十多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及以上奖励,其中全国二等奖5人,国家三等奖6人,省一等奖10人,省二等奖20人。学校高考成绩也取得了全面丰收。1995年高考,陈伟同学以66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潍坊市“理科状元”,荣获潍坊市政府设立的“鸿启奖”第一名。1996年,韩志广和王志强同学获高考青州市理科第六名、第七名;1997年,赵迎辉同学获高考青州市理科第二名;1998年,任在成同学获高考青州市理科第七名;1999年,岳玉涛、刘洋和杨斌同学分别获高考青州市理科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八名;2000年,王轩同学获高考青州市文科第二名;2001年,尹海平同学获高考青州市理科第五名;2002年,孙娜和侯晓莹同学获高考青州市文科第一名和第三名。2005年,吴建伦同学获高考青州市文科第四名。

2006年,学校建成实验楼,郑重向社会承诺“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以教学为中心,在加强管理,严格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使之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形势,青州八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实施名师工程,突出名师特色

学校围绕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了以“四课型”达标教学、优质课评选、青年教师汇报课、高三年级各科示范课和评选优秀教学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举办“教学能手示范课”、新老教师一对一帮扶活动,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以教科室为科研龙头,建立教育教学科研网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优秀教师。1993年,马湘华同志在国家教委举办的“苏、鲁、豫、皖”四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山东省作了示范课讲授,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997年以来,马湘华、李炳文等教师多次在潍坊市举行教学能手巡回示范课。刘光耀、薛良玉、张德民等同志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孟祥民、刘光耀、刘长英、赵金星、谢玉荣、张德刚、李炳文、李承国等同志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教师,马湘华、房贤胜、赵宝德等二十多位老师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2002年、2005年李炳文房贤胜同志先后被评为潍坊市特级教师。2005年,刘长坤、马湘华和房贤胜同志又被评为青州市特级教师。

学校充分利用师资资源,注重发挥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的带动作用,使学校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1998年以来,先后有30多人被评为青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青州市“十佳”教师,4人被评为青州市“学生最喜欢的老师”,120多人被评为青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20多人获得青州市企业家英才奖,22人获青州市人民政府及青州市人事局、教育局嘉奖。获国家、省、市优秀成果奖、各类竞赛优秀辅导员奖、青州市高考单科质量优胜奖等各种奖项100多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会计证的问题

我专业不是会计或财务方面的,我过了《会计基础》、《会计规则及职业道德规范》两门就ok了。你是专业生,这方面应该有什么好的政策,最好到你当地劳动局或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咨询一下,每年的共有四次考试,1、3、6、9、12月份的中旬考,为微机考,成绩当时就出,两个月后到当地财政局会计科取证。

青州市往届毕业生怎么落户口

楼主,我补充上面的吧,你的迁移证过期了吗?看看,否则你只有回你学校当地的派出所补办迁移证,而且只能补办一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迁移须知

2006-09-28 16:59:28

一、户口在学校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户口由学校迁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凭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及学校所在地公安机关签发的《户口迁移证》办理入户手续。

二、户口不在学校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凭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就可将户口由原籍直接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凭《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直接办理《户口迁移证》,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不需发《准予迁入证明》。

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青州市人事局 青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三、户口在学校的毕业生,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的,公安机关凭毕业生本人的毕业证和《户口迁移证》办理恢复户口手续。

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离开学校时,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暂缓2年就业。暂缓就业毕业生的户口可继续保留在学校2年。毕业生在暂缓就业期间落实工作单位的,公安机关凭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暂缓就业毕业生,在暂缓期满后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按照有关规定将户口迁回原户口迁出地。

五、户口在学校的原农业户口性质毕业生,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并要求恢复农业户口性质的,可予办理。为妥善处理好“非转农”后出现的问题,事先应征求申请“农业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或村委会意见。

六、入学时未将户口办理“农转非”手续的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后,在办理户口迁出时,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在为其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以“非农业”户口性质迁出。

七、户口在学校的本省生源毕业生,未落实工作,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其父母户口已迁移到本省其他地区的,可直接将户口迁至其父母户口所在地;如果父母一方还在原籍居住的,该毕业生的户口仍应迁回原籍。

八、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回原籍的毕业生,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迁入地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后,凭原《迁移证》恢复户口;已领取《迁移证》将户口迁往异地,因故一直未办理落户手续的,按有关管理规定办理。

九、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后,人事部门不再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报到证》。公安机关凭下列毕业生提供的相应证明材料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1、被机关录用的,提供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

2、被事业单位(不含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要财政拨付任何经费的事业单位)聘(录)用的,提供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事业单位聘(录)用毕业生通知书》。

3、被企业(含各种所有制企业)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要财政拨付任何经费的事业单位接收的,提供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签发的《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