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

渔家傲李清照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风格特点: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李清照《渔家傲》是一首记梦词,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语文必修5逍遥游课后第三题,分析鲲鹏的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急急急?

鲲鹏在庄子逍遥游中间的寓意是什么是:有才、不慕名利、有大智慧的人(从庄子主张"无为"推出来的)鲲鹏活动的世界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这里,大鹏就是不为外物所蒙蔽、束缚的自由灵魂的象征 。为了衬托出 鲲鹏 挥洒自如的逍遥游理想,庄子以天地间最大的物象——大海和天空为鲲鹏的活动空间。

因为只有大海和天空,才能衬托出鲲之巨和鲲化为鹏( 象征至人的精神或灵魂)的伟岸庞大,才能表现出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磅礴气势。

狮驼岭斗三魔人物形象分析?

1青狮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成精下凡。它手执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曾在南天门前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

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时,又一口将孙悟空吞下,悟空便在老魔肚子里翻筋斗,竖蜻蜓,痛得老魔连连告饶。老魔听从大鹏之计,想在悟空跳出口时咬死大圣。聪明的悟空识破他的诡计,用金箍棒一试,迸得老魔门牙粉碎,才知自讨苦吃。 孙悟空二次跳出老魔口时,用毫毛变成四十丈长的绳子,拴住老魔的心肝,跳出来逗着老魔玩。最后,文殊菩萨奉如来之命,下山降服妖。

2白象本是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手使一柄长枪,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二魔与八戒打斗中,伸开象鼻,轻轻一卷,捉住了八戒。二魔卷住悟空,悟空用金箍棒往二魔鼻孔一捅,使二魔现出本象,答应护送唐僧师徒越过狮驼山。无奈三怪不允,又经多次打斗,普贤菩萨奉如来佛祖之命,收回老象骑着回到峨眉山。

3大鹏原是只大鹏金翅雕,名号云程万里鹏,手使画杆方天戟,又有稀世之宝阴阳瓶,心计狡诈,神勇非凡。他的阴阳瓶若把人装了进去,一时三刻就会化为脓水。三魔捉住孙悟空放进阴阳瓶,谁知孙悟空有菩萨赐给的三根救命毫毛,变成金刚钻,泄放了阴阳之气。孙悟空施展法术,逃出了魔掌,又几经缠斗,悟空双拳难敌四手,于是一个筋斗云来到西天佛祖面前,请佛祖收伏三魔。如来轻动佛指,便让三魔现出了本形,被迫皈依成了佛祖护法的神鹏

大鹏神通广大,是狮驼岭三怪中综合素质最强的一个。虽然武力未必胜于孙行者,但其速度却胜过孙行者,一扇九万里,且拥有阴阳二气瓶,两扇便生擒了孙悟空。

大鹏金翅雕非常精明。恐自己独力难支,决定结盟以抗孙悟空,深有战略眼光。将唐僧师徒骗入狮驼国一举擒拿,并以假传唐僧被吃令孙悟空灰心丧气。

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


性格不服权威,不受管制,最后不小心中计才被佛祖收伏,之后还非常之不甘心。

洪荒十大神鸟?

10、精卫

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她有一次去东海上游玩的时候,不幸遭遇了狂风暴雨,最后被汹涌的海水淹没。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神鸟,有一点像乌鸦,白嘴红爪。精卫心中愤恨东海,便每天衔着西山的小石头、小树枝扔到东海里面,想把东海填平。我们的古代神话总是有这样的坚毅不屈,悍烈动人,就像舞干戚的刑天、追日的夸父,没有一个是软骨头。

9、玄鸟

君临天下,凤鸣岐山,凤凰在周朝时期是地位最高的神兽;龙腾四海,睥睨天下,龙在秦汉之后一跃成为地位最高的神兽。而在凤凰跟龙之前,玄鸟才是地位最高的神兽。上古神话中,玄鸟是殷商的先祖。

8、白鵺

白鵺长得堪称四不像,它长着猿的脑袋,狸的身体、虎的四肢,蛇的尾巴,还长着两只翅膀可以飞。

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成语典故)


如果光是长得奇怪,也不足矣位列十大神鸟。白鵺还是一只代表正义的神鸟,它可以判断人的善恶。如果是好人,就会得到白鵺的保护,如果是坏人,就会受到白鵺严厉的惩罚。

7、朱雀

上古神话中,朱雀是一只火属性的神鸟,但是它到底跟凤凰是什么关系呢?凤凰是上古四灵(麟、凤、龟、龙)之一,朱雀是上古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也就是说,凤凰是跟龙、麒麟相提并论的神兽,而朱雀则是代表了南方七宿的星神。

在我国古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瑞鸟,跟火的关系不大。而朱雀则是一种代表火的神鸟,也是南方炎帝的从神。

6、金翅大鹏

上古神话中,大鹏是凤凰所生的神鸟,但它性格顽劣,战力剽悍。金翅大鹏虽然出身高,名声响,但它的实力并不是特别强,个人估计它打不过杨戬。《封神演义》中,大鹏被燃灯收服。《西游记》中大鹏对阵孙悟空时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不足以碾压孙悟空,只是速度比孙悟空更快。

5、三足金乌

三足金乌是上古神话中代表太阳的神鸟,它们居住在扶桑树上,每天轮流上班,一人一天。但是三足金乌性格顽皮,都想出去转一转,于是十只金乌一起飞上了天。天上也就出现了十个太阳,这哪受得了?于是远古箭神后羿,拽开落日神弓,接连射下了九只三足金乌。

在此说一句题外话,东皇太一跟三足金乌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天问》中最高的天神,跟后羿、帝俊、三足金乌不是一个系统的。就好像吕布跟卢俊义,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系统的,没法比较。

4、凤凰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

上古神话中,凤凰是百鸟之王,在周朝时地位甚至都超过了龙。首先声明一点,凤凰跟西方的“不死鸟”没什么关系,不死鸟只是一种类似朱雀的火鸟,跟外形美丽华贵的凤凰比相差很远。

最开始的凤凰有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紫色、白色、青色、金色,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凰的形象主要以红色、金色、彩色出现。

3、孔宣

身似黄金映火,一笼盔甲鲜明。大刀红马势峥嵘,五道光华色见。曾见开天辟地,又见出日月星辰——孔宣

孔宣也就是神鸟孔雀,是凤凰的后代。《封神演义》中,孔宣堪称圣人之下的第一战力,他不需要借助任何法宝,只靠自己的“五色毫光”就足以吊打各路高手。洪锦、姜子牙、哪吒、雷震子、黄天化、黄飞虎、崇黑虎、韦护、李靖、杨戬、土行孙,这些高手都顶不住孔宣“五色毫光”中的一种。

2、句芒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左传》

神话典籍《山海经》中,句芒是一种人面鸟身的神鸟,他也是木神、春神,还是五方天帝中青帝的从神。句芒神鸟的地位很高,《山海经》中记载句芒“驾两龙而行”,这一句就足以说明句芒的实力之强。

古代神话中,以龙为坐骑的可当真不多。道祖太上老君的坐骑是青牛,通天教主的坐骑是夔牛,而句芒的坐骑是两条龙,骑牛的自然比骑龙的差很多。太上老君跟通天教主已经有实力在鸿钧面前比划比划,所以句芒是有实力单挑鸿钧的。在《左传》中,句芒是跟祝融、玄冥、后土并列的古神,也说明他绝对有实力单挑鸿钧老祖。

1、鲲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鲲鹏,也就是上古神话中的混鲲祖师,是最有实力单挑鸿钧老祖的神鸟。鲲鹏是一种远古神鸟,它有两种形态,在水中是体型硕大的鲲,在空中是展翼千里的鹏。在鲲鹏面前,孔宣、凤凰都显得非常渺小,简直就是苍鹰面前的麻雀。混鲲祖师跟鸿钧老祖是一个辈分,鸿钧老祖是万仙之祖,混鲲祖师是万妖之祖。

其实混鲲祖师、鲲鹏的形象是来源于《山海经》中的海神、风神禺强。禺强也有两种形态,在水中为海神,是一条大鱼,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在空中是风神,是一只巨鹰,翅膀一扇就是狂风。

逍遥游汤与棘的对话描写鹏的形象?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汤之问棘”,说鹏背翼巨大,能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穿越云气,背负青天到南海。

北冥有鱼中作者塑造大鹏形象的目的?

文学上为了引出之后的小大之辩进而说明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在修炼上的解释是北是坎水,在五脏中是肾,南是离火,在五脏中是心,鹏飞南冥指心肾相交。这个看看就好,因为公认家在明朝以后没有得到的人,所以现在的流传不一定正确。

诗人庄周塑造大鹏形象目的是营造积极乐观的心态

鹏的形象从哪里起源?

这大鹏的形象,正是诗人傲岸自负,雄伟非凡的自我写照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