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

X部

稀罕

音:xī han

义一:喜欢。

例:谁稀罕你那玩意儿,我们有的是。

义二:稀奇喜欢。

例:骆驼在南方是稀罕的东西。

义三:稀奇新鲜的事物。

例:买两个菠萝,吃个稀罕儿。

稀软儿

音:xī ruǎner

义:极软,借指体力虚弱。

例:我这两只脚还是稀软稀软,立不起来,你说咋好?

稀溜儿

音:xī liūer

义:稀薄如水。

例:一个馒头,一碗稀溜儿小米粥,一碟小咸菜儿,后晌就这饭。

稀糊烂

音:xī húlàn

义:食物熟透了,很软乎。

例:这牛肉炖得稀糊烂,做得真好。

稀糊老烂

音:xī húlǎo làn

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


义:意与“稀糊烂”同。

稀巴溜丢儿

音:xī bāliū diūer

义:事物水分多,但很舒服。

例:再来一碗稀巴溜丢儿的小米粥,顺顺胃。

稀巴溜湫

音:xī bāliū qiū

义:食物水分多,还不舒服。

例:咋着?净给这稀巴溜湫的粥喝?你弄点正装其式的饭吧!

稀了咕咚

音:xī lāgū dōng

义:水分多,不耐用。

例:这水凝土没按比例搅和,稀了咕咚的,灌浆浇筑时咋使?

稀了马哈儿

音:xī lāmǎhāer

义: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例:他这个人对工作总是稀了马哈儿的,让人不放心。

稀里呼噜

音xī lǐ hū lū

义:亦作“稀拉呼噜”,亦作“唏哩呼噜”,象声词,喝粥声、打鼾声等。

例:收工到家儿,他稀里呼噜喝一碗粥又出去了。

稀里糊涂

音:xī li hú tú

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


义一:糊涂;迷糊。

例:这道题他讲了两遍,我还是稀里糊涂的。

义二:马马虎虎;随便。

例:这件事没经过认真讨论,就稀里糊涂地通过了。

稀烂八糟

音:xī làn bāzāo

义:乱七八糟。

例:没搅和锅吧!瞧把饺子煮得稀烂八糟的了。

稀松平常

音:xī sōng píng cháng

义: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的,对某事的发生毫不奇怪。

例:你这书法,让我看太稀松平常了。

《康熙耕织图》 经

稀松二五眼

音:xī sōng èrwǔyǎn

义:太不着调。

例:他们这些三流演员,净会演那些稀松二百五的抗日神剧。

稀稀朗朗

音:xī xi lānglāng

义一:植物稀疏,不茂盛。

例:这片沙漠上,就那么稀稀朗朗的几棵红杨树。

义二:人或物很少。

例:今天是春节,大街上就那么稀稀朗朗的几个人。

稀稀拉拉儿

音:xī xi lā lāer

义:稀疏的样子。

例:会场内的掌声稀稀拉拉儿,气氛一点儿不热烈。

稀稀溜溜儿

义:音xī xilūlūer

义:不黏乎但很流畅。

例:中午吃得多,晚上弄一碗稀稀溜溜儿的粥喝就中了。

稀了哗啦

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蓟州方言都咋写(蓟州方言土词X部)


音:xī le huā lā,

义一:亦作“稀里哗啦”,雨声、东西倒塌声。

例:一阵狂风过后,大雨稀了哗啦泼下来。

义二,亦作“稀里哗啦”,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例:八路军来了,把伪军给打得稀了哗啦。

稀了巴叽

音:xī le bā jī

义:稀而令人生厌。

例:一天三顿稀了巴叽的菜粥,都把人饿坏了。

稀了咣汤

音:xī le guāng tāng

义:亦作“稀里咣汤”,水分太多,没有粘合劲儿。

例:这粥稀了咣汤的,根本就吃不饱,过一会儿就饿了,咋干活儿!

稀拉咣噹

音:xī le guāngdānɡ

义:意与“稀了咣汤”同。

稀里马哈儿

音:xī lǐ mǎ hūer

义: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例:像你这么稀里马哈儿的,准得把事儿给办砸。

稀了活跚儿

音:xī le hè shāner

义一,晃荡欲落。

例:看我这牙,稀了合跚儿的,眼瞅就要掉了。

义二,晃荡欲倒。

例:这有法儿看工地吗?就这小房儿稀了活跚儿咋住人!

稀拉和当儿

音:xi lā hē dānger

义:意与“稀了和跚儿”同。

唐代名将薛仁贵图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