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

3个以上民族独特风俗?

1.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过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2006年5日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中国少数民族有趣的习俗有:

(1)满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2)朝鲜族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3)壮族

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内蒙民风代表作?

草原盛会——那达慕大会: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那达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举行。

民俗风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示,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民俗丨细说最有特色的内蒙古民族风情

民俗风情之敬献哈达

哈达,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与办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常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意识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

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那木达节日风俗的含义?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为什么蒙古人摔跤完后要跳几下?

博克选手左右跳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

蒙古摔跤前左右跳有表演和炫耀的意思。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

跳跃是蒙古族摔跤比赛的一个民族特色,出场退场,双方跤手都要跳跃,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也长,这是激战前的准备活动。

退场跳跃基本上是慢跑回原地,是放松活动。

蒙古的全称是什么?

蒙古国全称是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

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新蒙文(即斯拉夫蒙文)。首都乌兰巴托。1945年实行全民投票,全票通过脱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承认其合法地位。196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冷战时期,蒙古国事实上是苏联的附庸国。1992年2月12日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多党制、总统制民主议会制。新宪法当天生效,国名改为“蒙古国”。

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


蒙古的全称是蒙古国

蒙古是亚洲东北部一个高原地区的泛称,蒙古国名意思是勇敢和朴素。是东亚唯一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首都为乌兰巴托。蒙古除了不见尽头的草原外,还有许多极具民族持色的各种活动、饮食、住所、娱乐等,例如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蒙古奶茶、马奶酒、蒙古包、长周、马头琴等。

全称是蒙古国,之前的国名是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年11月26日——1992年2月12日),在92年2月改为现名。 蒙古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纪末,被纳入清朝统治范围。1924年,成立了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多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

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盛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盛会。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扩展资料:

活动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的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

举办意义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那达慕是什么意思(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蒙古语)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什么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传统活动:有的传统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