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星链卫星高度

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为335.9~1,325千米。

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为335.9~1,325千米,在地球静止轨道理论上只要三颗即可覆盖全球,但如此低轨道,又要覆盖全球的话,将需要大量的卫星,因此星链计划的卫星数量是12000颗,你没有看错,是1.2万颗。

卫星的高度是多少?

卫星高度一般是35800千米。

卫星轨道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的运行轨道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根据用途不同,一般分为:

(1)低高度(150~200千米),大气影响很大,卫星寿命7~21天,拍摄景物的图像分辨率高,常用于侦察卫星。

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2)中高度(350~1500千米),有一定的大气影响,卫星寿命在1年左右,用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3)高高度(35800千米),用于同步卫星,寿命长,不对地面成像。

地球表面被大气层包围着,这个圈层有1000km的厚度,从近地面以上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而1000km以外就是外太空了。

临近空间(也被称为“近空间”、“空天过渡区”、“亚太空”或“亚轨道”等)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km-100km左右的地球空间(美国定义为20km至120km),跨越了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的高空区域,有着比较特殊而复杂的环境,具有高辐射、低温、干燥等特点,也受到电磁辐射的极大影响。

临近空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高度范围,普通航空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通常在20km以下,天基卫星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00km以上,而在20km-100km的空域范围,飞机和卫星难以长时间驻留,可谓“飞机上不去,卫星下不来”。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轨道高度应该是

气象卫星主要有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两大类.极轨气象卫星的运动采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保持固定的交角.影响卫星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交角发生变化的因素有两个:①卫星轨道平面随着地球绕大阳公转,每天对太阳产生自东向西约一度的转动;②地球赤道隆起部分对卫星的引力,使卫星轨道平面对太阳光线产生进动,进动的数值是卫星的飞行高度和倾角(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的函数.若卫星的倾角和高度配合得好,恰使进动和地球公转对卫星轨道平面产生的影响互相抵消,就可以使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保持固定的交角,这样卫星每天差不多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两次.极轨气象卫星的轨道接近圆形,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公里,卫星倾角约为 81°~103°,每条轨道都经过高纬度地区.地球自转,使一个极轨卫星每隔12小时左右就可以获得一次全球的气象资料.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运行高度约为35800公里,其轨道平面和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从地球上看,卫星静止在赤道某经度上空,所以又称为静止卫星.静止卫星的有效观测视野为南纬50°至北纬50°、经度跨距约100°的近圆形范围.如果沿地球赤道均匀地设置5个静止卫星,就可以形成一个南北纬50°之间的全球观测带.由于这种卫星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就可对其视野范围内的大气进行一次观测,而极轨卫星则要相隔12小时,所以地球同步卫星有利于监视变化快和生命史短的天气系统,如台风、强风暴等.但是,地球同步卫星对南北纬50°以外的高纬度地区和极区的观测效果很差;又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高度比极轨卫星高得多,所以取得的云图等资料的水平分辨率也比极轨卫星差;此外,只用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也无法取得全球资料.因此必须把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配合起来,互相补充,才能组成比较完善的空间气象观测系统,这个观测系统可以取得全球范围的气象资料.70年代末,建立了由5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和2~2颗极轨气象卫星组成的全球空间气象观测系统.

北斗卫星和gps卫星的高度

北斗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GPS卫星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

气象卫星的轨道高度都在800多千米,资源探测卫星轨道高度在300-500千米,间谍卫星因为要尽可能看清地面目标,所以它们的轨道高度更低,甚至只有100多千米。

高轨道卫星一般与通讯有关。如美国的GPS卫星,共有24颗,平均轨道高度2.02万千米。而组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30颗中高轨道卫星高度为2.13-2.15万千米。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基本都是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轨道在赤道上空,高度3.6万千米,这条轨道上的卫星是典型的高轨道卫星。

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卫星轨道高度

不同用途的卫星,轨道高度也不同。其中,低高度为150-200千米,受大气影响大,常用于侦察卫星。中高度为350-1500千米,用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高高度为35800千米,用于同步卫星,其寿命长,不对地面成像。卫星飞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卫星只要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这时卫星的飞行轨迹叫卫星轨道。

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卫星轨道高度 卫星轨道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不同用途的卫星,轨道高度也不同。其中,低高度为150-200千米,受大气影响大,常用于侦察卫星。中高度为350-1500千米,用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高高度为35800千米,用于同步卫星,其寿命长,不对地面成像。卫星飞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卫星只要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这时卫星的飞行轨迹叫卫星轨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