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中国高铁出过几次事故(高铁哪年出过事故)

中国铁路建国以来发生过哪些重大事故?

1、温州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

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2、1978年杨庄列车相撞事故

1978年12月16日,陇海东线兰考县杨庄车站附近,发生了一起自1949年以来罕见的铁路特大行车事故。由西安开往徐州方向的368次列车与南京至西宁的87次列车发生相撞。死亡106人,轻伤171人,重伤47人。此后,从这里驶过的列车,都会自发地拉响汽笛。

扩展资料

温州动车事故事故原因:经调查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为甬温线温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

国家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在温州南站上道使用。当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78年杨庄列车相撞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高铁事故是哪一年?

高铁事故。2011年7月23日,甬温铁路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这条线行车时速是200公里,当时因为雷暴天气导致信号出现问题,追尾列车是以99公里时速撞上去的,但是这次事故后,高铁线路以及动车组运行既有线全面降速,很多新建高铁被降低建设标准。

说明:

2011年7月23日,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这是一个特大交通事故,也是一个造成重大伤亡的悲剧,当然会受到舆论关注。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01次列车在583公里831米处以99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6公里小时速度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

这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温州动车事故,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轨其中第2,3位车辆坠落瓯江特大桥下,第4位车辆悬空,第1位车辆除走行部之外车头及车体散落桥下。

中国高铁除了723事故之外,还发生过别的高铁事故吗

高铁除了723 还没有发生过这么严重的事故

中国高铁出过事故吗?

除自然因素外,没有其他事故。

1 高铁定义

老规定

2009年试用的《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09(试用)》规定:﹝2.1术语:2.1.1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HSR):新建铁路旅客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达到250km/h 及以上的铁路。﹞本意是客车运行的铁路,但表意不到位,后来使用 客运专线术语;而且,总则将高铁划分为全期高铁和远期高铁(近期兼顾货运)。

新规定

中国 国家铁路局网站科普短文“什么是高速铁路?”(写作于2014年左右的三年内)说:﹝我国高速铁路的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 客运专线铁路。〕几个要素:新建异于既有线提速,时速最低250(含预留)及客专性质。

一是将高铁限定于 新建铁路。 区别: 秦沈客运专线是既有线改造提速,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探索地、过渡点,不符合中国高铁的“新建”标准,划归 京哈铁路;另外,大量旧铁路扩改,一般都规划为 客货共线(保留原来的客货运两种功能)的 快铁级别,不是高铁,例如, 长白快速铁路又称 长白铁路扩能改造, 渝黔快速铁路是 渝黔铁路扩能改造项目, 娄邵快速铁路是 娄邵铁路以扩能改造名义做的新线,等等,数不胜数,一般都在扩改(提速)名义下都新建了一条可行时速200公里的路线(大多数铁路预留250客运时速的线下条件,但又是客货共线)。

二是要求高铁最低设计时速250公里(含预留),相关要求是运行 动车组列车(否则时速上不去)。 三是要求高铁 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 四是要求是 客运专线。——低于高铁标准(四要素组合体)的项目以 快速铁路名义申报如 四松快速铁路、 梅汕快速铁路、 深茂快铁、 蓟港快铁等等而且划归于 国铁Ⅰ级。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14》的总则和术语部分没有明确规定高铁的定义,只是在总则第二条说明“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设计时速为250-350公里,运行 动车组列车的标 准轨距的 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时速分为250、300、350公里三级”。因为标题是高铁,那么其蕴含意思是 (标准轨距的) 高铁是新建设计时速最低250公里的客运专线。因为这部规范面向世界、也涉及中国公司在海外的项目建设,不以中国标准为唯一标准,所以国家铁路局网站科普栏目专文“什么是高速铁路”对中国标准专门作出规定,适用于中国。

另外,中国高铁一般采用 无砟轨道( 西银高铁例外), 快铁线一般用 有砟轨道( 兰新快铁一些路段例外)。

2 轨道特征

通用无砟轨道

中国高速铁路通用 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单元板组成,起减震、减压作用。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 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

一些G字头列车( 高速动车组列车)为什么也运行于 有砟轨道?因为一些列车运行路线包括高铁线和快铁线,而主要在高铁线,例如桂林市—北京市的列车短距离地运行于湘桂快铁(被误传为高铁),主要运行于京广高铁,采用 CRH3C。

渝万高铁例外

但是,中国高速铁路 极个别的采用 有砟轨道,时速250公里的 渝万铁路(即 渝万客运专线)、 西银高铁一般路段(隧道例外)用有砟轨道(正如普通铁路和快铁的特殊路段也采用无砟轨道);另外,高铁站至动车所 时速不高,一般也用有砟轨道。

比较: 渝万铁路采用 CRH2C,而 厦深铁路是 快速铁路因此采用 CRH2A,它们都走 有砟轨道而车型不同。

温州高铁事故是哪一年发生的?

温州高铁事故是2011年发生的。

事故情况: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01次列车在583公里831米处以99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6公里/小时速度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这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温州动车事故。

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轨。

其中第2、3位车辆坠落瓯江特大桥下,第4位车辆悬空,第1位车辆除走行部之外车头及车体散落桥下第1位车辆走行部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前半部,第5位车辆部分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后半部,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轨。

中国高铁出过几次事故(高铁哪年出过事故)中国高铁出过几次事故(高铁哪年出过事故)


上海高铁相撞是在哪年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

温州高铁事故是哪一年发生的?

温州高铁事故是2011年发生的。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

事故造成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车辆脱轨,D301次列车第1至5位车辆脱轨(其中第2、3位车辆坠落瓯江特大桥下,第4位车辆悬空,第1位车辆除走行部之外车头及车体散落桥下;第1位车辆走行部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前半部,第5位车辆部分压在D3115次列车第16位车辆后半部)。

动车组车辆报废7辆、大破2辆、中破5辆、轻微小破15辆,事故路段接触网塌网损坏、中断上下行线行车32小时35分,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

经过调查和实验,出现此次事故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和管理的问题。当地管理部门没有将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损坏出现故障,加上故障后人工操作不当,酿成了最后的惨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