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

水中大熊猫鼋中“活化石”怎么理解?

鼋(音“元”)俗称绿头龟、癞头鼋、黄沙鳖、烂团鱼,隶属龟鳖、鳖科,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目前,我国现存野生数量不足20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鼋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鼋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在2亿年前就爬行在地球上了,与植物活化石苏铁、孑遗植物桫椤以及恐龙是同室,堪称“水中活化石。”

为什么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珙桐二字在东汉《说文解字》里就已经出现。《说文解字》里关于珙与桐的记载,大意是,珙是一种特殊的玉,桐是一种“荣”,也就是一种高大乔木的意思。二者结合为珙桐,意思是一种像珙一样稀有的桐,于是取名珙桐。这说明珙桐这种植物至少在汉朝就已经被古人命名,命名时间长达1900年以上,也是中国植物冠名的文学杰作。

民国时期,珙桐因为花苞类似鸽子飞翔的翅膀,又被称为鸽子花树,这名称现在几乎与珙桐一样闻名。改革开放以来,珙桐又被各行业专家“冠名”:植物学家称珙桐为中国植物的活化石,园林专家称珙桐为中国植物的古董,生物学家称珙桐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外交家称珙桐为中国植物的和平树,这些称号使珙桐有了更多特殊的含义。

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属落叶乔木,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故答案为:√

植物界大熊猫是什么植物?

植物界大熊猫主要是银杉树

大熊猫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很多人知道,800万年前出现的第一只始熊猫,是大熊猫的始祖;但很多人却并不太知道,始熊猫与老虎是共祖的!

2600万年前,老虎的始祖“古猫兽”分化出来了猫科始祖、犬科始祖以及熊科始祖“似熊类”,而始熊猫则是先祖“似熊类”的后代!

因此,大熊猫在几千万年前,其实与老虎同源同门!

那时候的始熊猫也是肉食动物,但始熊猫体型很小,像个胖大狐狸,这也决定了,始熊猫不可能是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8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始熊猫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这时候的地球非常温暖,植物丰富,食物也非常充足;

然而,到了上新世的后半期,也就是300万年前往后,始熊猫迎来其生命中第一次极大的磨难!

那时候的地球气温下降,植物锐减,喜暖植物南退,各种动物为逃避严寒,都逃到南方温暖的地方躲避;

由于食物有限,在丛林法则之下,肉食动物为了生存,之间也相互猎杀,弱小的始熊猫没有搏杀的实力,也不想厮杀,它们为逃避被猎杀,选择了“上树”,凭借它宽阔的磨牙,独辟蹊径,由一个肉食动物改为杂食动物,开始吃植物!

1、四姑娘山与熊猫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熊猫浑身雪白,无半点黑色。有四位美丽的牧羊姑娘整日与熊猫为伴,突然一日熊猫遭到豹子袭击,四位姑娘为救大熊猫而亡。

熊猫们身披黑纱,戴着黑袖章,一起向四位姑娘致哀。大熊猫们悲伤得痛哭流涕,它们用黑袖章擦眼睛,眼泪与臂章上的黑色混合一起,眼圈被抹黑了;它们悲痛地揪自己的耳朵,耳朵被抹黑了,最后它们抱在一起哭泣,四肢和前胸被染黑,这时天空中万道霞光,四位姑娘被熊猫感动化身山峦永远保护着大熊猫。

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


这四座山就是“四姑娘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西北边缘,日日夜夜俯视着群山,关注着大熊猫。四姑娘山是大熊猫保护神的象征。大熊猫们也深深地铭记着四位姑娘,永远以身着黑白表示由衷的感恩与哀悼。

2、据说大熊猫古时名为“貔貅”,又有称为“貔”或“貅”之说,也有称雄性大熊猫为“貔”,而称雌性大熊猫为“貅”的说法。

3、从前山上有一种野兽,凶猛无比,曾经把山上的老虎、狮子、猴子等等,都吃完了,然后开始吃人。有一天,佛祖经过此地,点化了这只野兽。于是,这只野兽再也不吃肉了,开始吃钢铁。再后来,它觉得人类炼铁不容易,也不吃钢铁了,开始吃坚硬的竹子。而且,这只野兽经常做好事。

有一天,这只野兽听说一位善良的小伙子得了风寒,它便趁小伙子不注意,躲到了小伙子的床下,依自身的特异功能,解除了小伙子的病疾。据史料记载,熊猫曾被称为食铁兽,而且在民间,熊猫皮有辟邪去风寒之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偶染风寒,一位朋友送了一张大貔皮(大熊猫皮)挂于其帐中,果然,数日后,白居易风寒尽消,且有诗为证。

大熊猫据记载已存活了800万年,是活化石和我国国宝,在诗经,尚书,山海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都有记载,在古代民间熊猫被称为食铁兽,因为常下山到村民家中觅食,因为其锋利的牙齿可以咬坏炊具而得名,别看它可爱呆萌的模样实际在古代定义为猛兽,但也是可以驯化的猛兽,传说上古时期,蚩尤大战黄帝时,食铁兽是蚩尤的坐骑,能吃沙石,刀枪不入,力大无穷,骁勇善战,在山海经里有这个传说,配有图画,所以传说熊猫是上古异兽,本来也吃肉,后来进化逐渐吃素,食竹子了。

在我国被誉为是植物界的“活化石“的是什么?

植物活化石有:银杏,银杉,水衫,金花茶,水松,金钱松 而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树种则是银杉,银杏,珙桐,香果树。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一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银杉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300万年前,地球覆盖着大量冰川,但欧亚的大陆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水杉水杉为落叶、针叶大乔木。它以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叶色多变而独具一格,被列为古稀名贵植物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水杉不仅是珍贵的“活化石”,而且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不但已在我国各地广为栽培,世界很多国家也争相引种栽培,使这珍贵的树木在全球范围内生生不息。

珙桐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又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香果树香果树特产中国,起源于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幸存至今,故有“活化石”之称。

最初发现于湖北西部宜昌地区海拔670~1340米的森林中。

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他的《华西植物志》中,把香果树誉为“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

香果树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及西南诸省。为中国亚热带中山或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伴生树种,分布范围虽然较广,但多零散生长。

龟甲牡丹是国家保护植物吗?

龟甲牡丹可是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呢!

是一级濒危物种,

已经严禁进出口,私底下进行买卖可是会违法的哦~

大熊猫名字的来历介绍20字?

早在1902年,英国动物学家迈克尔·罗杰斯·奥德菲尔德·托马斯来到中国,在四川收集到了一个动物头盖骨的标本,他发现该头骨与家猫有些相似,但是比家猫大,部分特征与现存的浣熊头骨有些相似,因此托马斯将其命名为“小熊猫”。这是有记载以来,第一次出现“熊猫”这个词。

不过,小熊猫刚被发现时,曾经被放入了浣熊科和熊科,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通过系统发生学对小熊猫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它与熊科动物没有太大的关系,与浣熊科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二者分化时间较长,所以小熊猫之后被分成了单独的科-小熊猫科。

那么,大熊猫又是怎么来的呢?

虽然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物种,但是它与小熊猫一样都是外国人最先研究的。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的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同样是在四川发现了全身由黑白毛发覆盖的类熊动物,他将该动物命名为“黑白熊”。由于戴维德是第一次见到该物种(那可比吗,这可是我国独有的物种),所以就从当地带走了一个标本带回了法国。

戴维德将标本带回法国后交到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手中,通过爱德华兹的研究,他发现该物种虽然与熊科动物很像,但是牙齿和骨骼结构更像是浣熊,因此,他将黑白熊改名为“ ”(意思就是与浣熊相似的兽),而这正是现在大熊猫所用的学名。

之后随着小熊猫的被发现和命名,一些学者根据大、小熊猫的相似性主张将大熊猫也划入小熊猫科中,此时大熊猫的中文名才被确立。具体的时间从一些记载看,大约在1938年,因为早在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中对熊猫进行了描述“熊猫、兽名,似猫而善升木”,最关键的是从配图看就是小熊猫而非熊猫,而到了1938年出版的《辞海》看,熊猫就成了如今大熊猫的描述。由此可见,大熊猫的中文名就是在1915-1938年之间被确立的,而它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小熊猫最先被命名,而大熊猫恰好与之有相似的性状。

“熊猫”是猫是熊?

熊猫还有一个别称“猫熊”,这个名字其实是学名翻译而来的,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来历,而从上面的介绍看,熊猫其实是指大熊猫和小熊猫,只不过,在我们现在的固有认知中,大熊猫早已把小熊猫取而代之了,所以熊猫在如今成了大熊猫的代名词。既然熊猫是指两种动物,我们就分别地来说一下吧。

小熊猫既不是猫也不是熊,根据基因测序,它与现存的熊科动物相差甚远,反而与鼬科、浣熊科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它们分化时间较长,所以小熊猫是鼬总科(包括小熊猫科、浣熊科、鼬科、臭鼬科)小熊猫科下的动物。

而大熊猫就不同了,它不是猫,而是熊。对于大熊猫是熊,小伙伴们之所以有疑问就是因为它与其他熊科动物有着较大的区别,最明显的就是食性,大熊猫的食物99%的是竹子,而其他熊科动物,虽然在食物中也有植物性食物的占比,但是占比大都在40%以下。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大熊猫的演化史,就对它主要吃竹子的习性不意外了。

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


首先,在熊科下一共有三个亚科熊亚科、眼镜熊亚科以及大熊猫亚科,而大熊猫之所以独成一个亚科就是因为它与其他熊科动物分化时间较早,独立演化时间较长的缘故。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大熊猫的祖先与其他熊科动物早在800万年前就分开演化了,在这时期,大熊猫的祖先叫做始熊猫。始熊猫是一种主要以肉食为主的动物,不过它算不上凶猛,因为它的体型只有狐狸大小(比狐狸胖一些)。

较小的体型加上食肉的习性,让始熊猫必然会处于与其他食肉动物的冲突中,而从食肉动物的演化史上看,此时正值猫科动物(尤其是剑齿虎亚科,因为猫科从10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高速演化)兴盛的时期,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态位,势必会与猫科有很大的冲突。但是当时猫科动物体型较大、还有着短刀一样的犬齿,在竞争上始熊猫必然会被淘汰掉。因此,为了减少冲突,始熊猫开始向高海拔的森林深处迁徙,不过这个选择让始熊猫躲过了残酷的竞争。

到了距今约300万年前,始熊猫演化为大熊猫小种,此时大熊猫小种的体型比始熊猫略有增加,从化石复原看,就像一只胖胖的狗。这是改变生存环境的结果,而且从大熊猫小种的牙齿磨碎以及出土环境看,此时的大熊猫小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食物是竹子了。

高海拔竹林的生活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开大部分的食肉动物,毕竟在竹林中,除了竹鼠外,几乎没有中大型食草动物生存。靠着食性的改变,大熊猫小种体型逐渐的增大,此时到了大熊猫演化史上体型最大的阶段-巴氏大熊猫。巴氏大熊猫的体型比现存大熊猫要大10-15%之间,由于体型变大,竹林生活的安逸,大熊猫彻底留在了这里,并于距今约1万年前演化为现代大熊猫。与此同时,随着食物中竹子比例的逐渐增加,大熊猫由于极少能吃到肉,所以它的一个可以感受到肉鲜美的基因失活了(T1R1基因)。

因此,从大熊猫的整个演化史看,它们的祖先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竹林生活,并且逐渐的适应了粗纤维的竹子,才让它们在竞争中成功地存活了下来,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大熊猫与其他的熊科动物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比如生活在竹林中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再加上不需要要经常捕杀猎物,所以它的毛发不再是伪装色、再比如由于进食粗纤维的竹子,其牙齿磨碎严重等等)

总结

大熊猫的名字其实是来源于更早被命名的小熊猫,之后大熊猫凭借着“国宝”的身份,成为了熊猫的“代言人”(小熊猫已经哭晕在树上)。不过,从物种分类上看,小熊猫被拿走“名字”也不冤,毕竟它不是猫科动物,也不是熊科动物,而大熊猫就不一样了,它们与其他熊科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只是因为在竞争中,大熊猫的祖先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才让它看起来不太像熊科动物。

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什么树)


大熊猫本来叫大猫熊后来因为电视台记者说成大熊猫了,后来大家叫开了就改不了了,将错就错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