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

围棋九个点叫什么,中间那个点叫什么。象棋术语老兵指什么

围棋是咱们老祖宗的瑰宝。总共361个交叉点,与一年的天数相当;九个点代表的星,除去中央的天元,暗合八卦;棋分黑白,即是阴阳;所以下棋时,应心胸宽广,宇宙便在这棋盘中了。

老兵就是底线兵,老了,冲不动了,但也有他的用处。车、老兵胜单车就是经典了。

象棋专业术语(3)

“左马盘河”是后行屏风马布局的一种。指后行屏风马一方跃出左马盘踞在河岸,与中炮过河车进行对抗的一种后行布局。

“钓鱼马”进攻时,把马跳到对方屏风马的左、右两点位置上,这个位置对攻方来说,就叫“钓鱼马”。

“侧面虎”杀法术语。指车、马联杀,在敌将的侧面造成的一种绝杀。

“金钩挂玉”杀法术语。车、马联杀中的一种弃车杀王的精彩杀局。

“海底捞月”,杀法术语。又名“沉底月”。指残局阶段,车炮对单车,车炮一方的.车,占据中路,用炮沉底,在敌将背后倒打。是赶走对方单车,精巧取胜的杀法。

“窝心马”把自己一方的马走入己方宫城的中心,影响到将、帅及双士活动的棋势。

“窝心炮”把自己一方的炮走入己方宫城的中心,就叫“窝心炮”。

“老兵”指进到底线的兵、卒。

“闷宫”杀局术语。指把对方的将、帅闷死在宫城里的一种杀局。

“炮打二怪”战术术语。指用炮走到某一位置后,恰好可以朝不同方向巧打对方两个车的战术。

“边线切入”攻势术语。指进攻一方使棋子从边线发动进攻。这是借用足球进攻战术的名词,意思也与足球从边线进攻一样。

“卒林线”(兵林线)也叫“上二路”。指摆放兵、卒的那一条横线,这是攻、守双方必争的一条重要的横线。

“将军甩战袍”战术术语。又名“将军大脱袍”。指进攻时,为了露帅(将)助攻,或者为了“绊马腿”以及隔断敌子的联系等等,突然飞中相“甩”向两旁的一着战术妙棋。

“直捣黄龙”杀局术语。指兵、卒步步照将,一直追杀到擒住对方将、帅。这种杀势,就叫“直捣黄龙”。这个词句是借用民族英雄岳飞“直捣黄龙府”的话而来的。

“催杀”杀法术语。进攻一方走棋,下一步就要将死对方的将、帅,有催促要杀的意思,所以也叫“要杀”或叫“趋杀”(即趋于要杀)。

“胁杀”杀法术语。指威胁要杀的意思。

“抽吃”战术术语。就是“抽将得子”,通过将军来抽吃对方的子力。包括抽车、抽炮、抽马等等。“带响”战术术语。就是走棋时带有照将。“抽将”“抽吃”时,就必然带有照将(带响)。

“度数”指为了求得胜利的速度和步数。这是棋艺理论研究的术语。

“塞象眼”战术术语。“象”是走“田”字的,在“田”字格的中央塞上一个棋子,“象”就不能“飞”向对角,因此也叫做“塞象田”或叫“压象腰”。

“象肩”象“飞”到河岸的两点位置(三路、七路)叫“象肩”。

“象肩兵”(卒)指挺起的三、七两路河岸的兵、卒。

“支士”“落士”士朝上走叫“支士”或叫“撑士”;士朝下走叫“落士”。

“天地炮”战术术语。进攻一方的两个炮,一个在中路镇住当头,一个在底线进攻,一上一下,就叫“天地炮”。

“空头炮”战术术语。一般指面对对方主将的中炮,中间无子,而对方的主将又被双士夹在中间不能平移的形势。

“恶手”指厉害的、凶恶的着法。

“妙手”指巧妙、精彩绝妙的好着。

“佳着”好棋,好着法。

“软着”软弱无力的着法。

“劣着”坏棋,不好的着法。

“漏着”错漏的坏着法,有可能立刻败局。

“失着”失算的着法,计算得不对或是没看出来的着法。

“空着”没有用的一步废棋,损失步数的坏着。

“等着”等待对方走一着棋,以便更有利于进攻。

“停着”与“等着”意义相同,是战术性的等待。

“闲着”战术术语。多用在残局相持不下各不相让的形势下,因为象棋是必须有子可走动才行的,所以“闲着”也叫“打闲”。

“冷着”战术术语。一般指中、残局阶段,一方在平淡的局势下,突然走出一着厉害、惊险的棋,像放“冷箭”一般。

“官着”也叫“正着”、“正官着法”。都是指下棋中必然要走的、公认为最正确的着法。

“诱着”引诱对方上当的着法,也叫“诓着”。

“巡河”自己的棋子立于己方的河岸,起着巡逻作用。如“巡河车”、“巡河炮”等。

“骑河”自己一方的棋子立于对方的河岸,称“骑河”。例如

“骑河车”、“骑河炮”等。

“蟹眼炮”指双炮巡河,形似“蟹眼”一般。

“正补士”、“背补士”凡对着对方肋车(见后解释)而补士称“正补士”,反之称“背补士”。

“兑子”、“得子”、“得先”、“得势”兑子即互相消灭一个同等强力的棋子;得子即净吃一子;取得先手称“得先”;取得优势或攻势称“得势”。

“入局”、“开局”、“中局”、“残局”凡一方能连续攻杀而制胜时称“入局”;“开局”是对弈双方开始布置阵形、子力的阶段;“中局”是子力布置完毕而开始进行缠斗的阶段;

请问以下象棋的术语是什么意思啊?

九宫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兵线

也称“卒林”。象棋术语。棋盘近河界第二行,开局前置兵、卒的横线。

肋道

也称“将门肋道”。象棋术语。棋盘中线帅(将)位左右道线(第四、第六线,两条都是要道线),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七子着法

象棋术语。指将(帅)、(仕)、象(相)、车、马、炮、卒(兵)7种棋子的不同着法:(1)将与帅每一着只准走一步,可前进、后退、横走,但不准走出“米”字形的“九宫”,在中间无别的棋子时,将与帅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准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为胜;(2)士与仕每一着只准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3)象与相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俗称象走“田”字,如遇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即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4)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5)马每一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宇,如果在一直(或一横)处有别的棋子,俗称“蹩脚马”,就不能走过;(6)炮在不吃子时,走法与车同,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炮架)跳吃,俗称“炮打隔子”;(7)兵与卒每一着直走一步,过河界后可直走或横走,但不准退后。一般情况下,兵过河界后在第二条横线(俗称兵线)上时,称“高兵”,攻防都比较灵活倒第三、第四条横线时,称“低兵”;到底线,则称“老兵”,力量最弱。

先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先走者称为“先手”,与后手相对;(2)指棋局形势,主动者称为“先手”(也称“得先’)

后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后走者称为“后手”;(2)与先手相对。指棋局形势,被动者称为“后手”(也称“失先”或“落后”)。

正着

也称“官着”。象棋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后,以后即使有变化,也不至于造成被动失势。

错着

也称“败着”、“漏着”。象棋术语。指错误的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失子、失先而立见败局,故有“棋错一着满盘输’之说。

闲着

也称“停着”。象棋术语。一种适宜用于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可冷静、耐心地等待时机。如“一将一闲”、“一捉一闲”(均为一打一停)等。因不是连续威胁,属允许着法。

紧着

象棋术语。指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含捉子、封锁以及困将等作用。

变着

象棋术语。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分析、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均按次序冠以“变二”、“变三”等字样(近代则用“注二”、“注三”等字样),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

好着

也称“精妙好着”、“妙棋”。象棋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

坏着

也称“错误失着”、“败着”。象棋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

将军

也称“照将”。简称“将”。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双照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

应将

也称“解着”。象棋术语。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着法。对局中,一方将军,另一方必须应将。

对面笑

象棋术语。比赛时,双方将、帅不能在棋盘的同一条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得胜。出现这类情况,称为“对面笑”。在残局子少阶段,可常用“露帅(将)”的条件,来控制对方的将(帅),以利于战局。

困毙

也称“欠行”、“无着”。象棋术语。比赛时,以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应着可动而认输。

和局

也称“和棋”、“平局”。象棋术语。古棋谱上称为“正和”、“官和”。一般指比赛双方都没有取胜可能的棋子或棋势。也有属于比赛规则方面的,包括:(1)双方走棋时出现循环反复多次的允许着法,又都不愿变着;(2)对局进行中,一方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后,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提和在一局棋中每方只限一次,如双方各提议一次,则互相抵消,可再重提;(3)符合“六十回合规则”。

审势

也称“审局”。象棋术语。根据对局形势,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权衡双方,称为“审势”。

对局形势

也称“局势”。象棋术语。指双方棋子阵形分布和对立形势的综合状况。对局开始后,双方棋子逐渐出现均衡或不均衡现象,根据棋子所占位置,处上风、有利一方为“优势”,处下风、不利一方为“劣势”。正确审势并去争取优势,称为“夺势”或“取势”。

全盘战术

也称“全局研究”。象棋术语。由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组成的连贯性的整体战术。是象棋对局的一门专题。

开局

也称“布局”。象棋术语。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部署兵力准备作战。其正确与否,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可分为先手和后手两种。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采取守势或相互争先。

当头炮

也称“中宫炮”、“中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

屏风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2平5、马8进7,马2进3,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

顺手炮

也称“斗炮局”。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步都走中炮,由于双炮方向相同,故名。

列手炮

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同,故名。

盘头马

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

过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过河,起到“封”与“攻”的作用。

平地兑车

全称“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高炮局

全称“中炮过河车高左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左马盘河

全称“屏风马左马盘河对中炮过河车进七兵”。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五七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七路炮。

五六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反宫马,属于稳健缓攻型布局。

五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手一方炮二平五,再炮八进四。多数用于对屏风马。

五九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九路炮。现代对局中,常见于中抱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布局。

巡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巡河车对屏风马先进车”的布局着法。先手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巡河,准备兑换兵(卒),便于出马活动,属稳健缓攻战术。

骑河车

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以控制对方的兵、马等各子的活动。

巡河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让双马”高手的一方先走炮二进二,采用“巡河炮”着法进攻。近代所指系“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布局着法。

单提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双炮过河

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


全称“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双炮过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仙人指路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兵三进一,一子当先,意向莫测,故名。

两头蛇

象棋术语。指马二进三再马八进七布局一方,在三兵与七兵齐挺一步后的形势。此时双马显得灵活,其状如“两头蛇”,故名。

过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

卒底炮

也称“小当头”。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进兵后平炮,布子的形状如钩,故名。

左叠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是应付中炮的一种冷僻布局。

鸳鸯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左右两炮有计划地集结在一起,状如鸳鸯,故名。

单边凤

象棋术语。是对局时的一种封锁战术。

龟背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后走一方对付先走一方的当头炮,采用上马以后出横车,再退一步炮的布阵。因第三回合退炮后状如龟背,故名。

士角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第一着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安于士角。

飞象局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起手第一着飞上中象后双炮连环(称“担子炮”或“担竿炮”),既巩固己方阵地,又可观察对方动静,因势随机扩大先手。由于后走一方的应着或攻或守,变化多端,常取决于双方的中变与残局的基本功,所以是斗实力的一种战略着法。

担子炮

也称“担竿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第一着飞上中象,使双炮连环。

穿宫马

也称“拐脚马”。古称“缠角马”。象棋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卧槽”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

三步虎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其次序是第一着上马平边炮出车。棋谚有“三步不出车,着棋容易输”之说,或以为典出于此。一说因形容“车强如虎”,故名。

反宫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华南一带因其类似单提马,故也称“半壁山河”。源于屏风马。

中局

象棋术语。开局与残局之间的比赛阶段,承上启下,为全局的重要一环。与开局、残局间尚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规定的着数。通常指开局后约经15个回合,双方调兵遣将,布阵列势就绪,即入中局。

杀者

也称“要杀”。象棋术语。下一着捉对方将、帅时,称为“杀着”。

四车相见

也称“四车相斗”。象棋术语。因双方的车在阵地上作主力战,为了夺取有利的据点,互不相让,故名。

弃子攻杀

象棋术语。一般指残局、排局中步步“连将”或“追杀”一类的着法。在实战中,根据棋局形势,明确主攻目标,设计战术组合,运用一系列密切配合的着数,不惜重大牺牲(如弃车、马、炮等强子),步步紧逼,迫使对方被动应付,以创造此着的条件。

双杯献酒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运用双炮连续攻打对方底象,造成“闷宫将”杀着,或双炮打底象后使对方中宫出现缺口。以上情况寓意“一杯不醉两杯醉”,故名。

大胆穿心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士象俱全,拱卫中宫,壁垒森严;而对方双车凭借当头炮的压力,突弃一车,涉险摧士,从而打开中防缺口,构成杀局。

露将三把手

也称“连将三条车”。象棋术语。一种进攻战术。利用双方的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毫无遮拦相对面的条件,退下士、象而“露将”,使对方被动。将。帅虽不出九宫,而此时遥控力量相当于一车。当它与双车在一条直线进攻时的形势(多见于中炮镇住对方当头时),构成三支威胁力量,故名。

塞心马

也称“归心马”。象棋术语。指己方的马在己方九宫的中心,并受到对方的牵制而影响将(帅)、双士的活动。

丝线掏牛

象棋术语。利用一炮牵制住对方车、马以上的主力(一般为两子,也有三子以上的),使之难以调动(动则失子),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称为“丝线掏牛”。

卧槽马

象棋术语。指一方的马跳到对方底象前一格位置,此马既可打将(帅),又可抽吃边车。如遇对方双士未动,己方有炮助攻,往往可构成马后炮杀局。是实战中奔马袭击的一种厉害着法。

马后炮

象棋术语。马与将(帅)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空隔一步,炮在马后攻将(帅),从而取胜。是实战残局或中局阶段颇有力量的一种杀着。

空心炮

也称“空头炮”。象棋术语。此着法针对中宫将(帅)。相互间为空白地带,如辅以其他子力,常能构成各种难以抵御的攻势,给对方以致命打击。

闷宫将

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


象棋术语。用炮将军并把对方将死,称为“闷宫将”。

高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二条横线以内,称为“高兵”。

低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三、第四条横线上,称为“低兵”。

弱兵

也称“老兵”。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到达对方底线,称为“弱兵”。因其作用比高兵、低兵小,故名。

残局

象棋术语。比赛双方经实力消耗后进入决定胜负或构成和局的阶段。

排局

古棋谱称“棋局”、“棋势”。象棋术语。一般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

四大名局

象棋术语。专指刊于《百局象棋谱》的四篇排局名作:《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为便于记忆起见,通常又概括成“七星聚会降龙,野马千里独行”两句。由于设计编排精巧,引人入胜,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并经历代棋手悉心钻研,推陈出新,变化丰富多采。

七星聚会

俗称“七星棋”。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为《百局象棋谱》的首篇。因双方各有七子,故名。

七星棋

古棋谱排局。一般指民间流传的著名七子排局。

蚯蚓降龙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此排局双车虽矫若强龙,但始终为两卒所牵制,故名。

千里独行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结尾棋势是一车大战三兵。

野马操田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棋势为:经过十余回合“序战”后,成为车马斗车兵的实用残局。出现先走一方易胜的假象,往往使人误认为起着即可成杀局而坠入圈套。

独卒擒王

也称“太监追皇帝”。象棋术语。残局中的一种着法。在杀局过程中,运用其他子力冲锋陷阵,牺牲殆尽,最后用一兵步步逼将成功。

三士三象

象棋术语。一炮、双士称“三士”,一炮、双象,或一马、双象称“三象”。“三士三象”的防御力量与士象全相等,都有一定的棋式。关键是中防稳固,不给对方的将(帅)起到助攻作用,可以抵挡一车的进攻。

门东户西

象棋术语。残局结尾阶段,象与将分开,造成将在左,象在右,称为“门东户西”。

二鬼拍门

也称“铁门闩”。象棋术语。双兵入九宫禁区,分列于对方中心士的两旁(占据四路与六路两条将门肋道),随时可进军发动攻势,火并中士,逼杀主将,故名。

残局炮归家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炮退到自己的后方,既利用士、象当架子进攻、遥控,又加强防御,掩护将(帅)。

残局马胜炮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子少,马无绊腿轧脚的限制,攻守进退灵活,力量较炮为强。

双马饮泉

象棋残局。是三子归边的一种形式。着法为:牺牲一兵,巧妙地迫将出中宫;然后运用双马回环跳跃,盘旋进击,构成杀局。

将军脱袍

也称“关公脱袍”、“推窗望月”。象棋术语。指一方走子,飞一步象,既可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又可使己方将(帅)产生遥控的作用,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三子归边

象棋术语。凡有车、马。炮(兵)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在一起(不论中营、边线或侧翼),就有可能构成各种各样的杀势(用杀着将死对方)。这类情况称为“三子归边一局棋”,简称“三子归边”。

车心马角

象棋术语。指车立中心,马占士角,构成凶厉的杀局。

海底捞月

也称“车正永无沉底月”。象棋术语。车、炮巧胜一车,系常见的一种实用残局。棋势是双方都无士、象,一方车与主帅必须占中,再助炮沉底在将后打车,故名。反之,无炮一方如车、将占中线,则车、炮方面难以取胜。另车与主帅如占中,加上一个低兵,亦可构成这种巧妙的杀势。

一车十子寒

象棋术语。指车力强大,纵横进退,攻守自如。在残局阶段子少时,车可控制17个据点(约占全盘的1/5),实力占作战第一位,相当于马或炮之2倍。

太公坐椅

象棋术语。指对局结尾时,以一士、一兵巧妙地守和一马与低卒(士必须在帅后底线,而用兵走闲着)。

羊角士

也称“菱角士”。象棋术语。双士俱支于九宫上边,状如羊角,主要目的为防止四、六线上(中兵两旁的位置)的马奔“卧槽”攻击主将,支士拦阻马腿解危。

三仙炼丹

象棋术语。有二说:(l)残局阶段,三个高兵可以战胜对方的士象全,要点是先用一兵去塞象田,再依仗将(帅)的力量进攻,冲兵搏士,控制两肋要道,从而构成二鬼拍门的杀势;(2)三兵并排于对方的下二路(近几宫禁区),与炮、卒、双上分庭抗礼。是双方于细微处见功夫的练习短兵相接的步数棋。

车马冷着

象棋残局。是车、马在平淡局势下的巧妙一着,出奇制胜,可使对方猝不及防而束手就擒。此着法从实用残局角度来看,属于“巧胜”,但仍要求审势多算,仔细分析形势。除车、马外,还有车、炮与车、兵等“冷着”。

象棋术语

手头上刚好有一份棋谱术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到你。

“当头炮”是一种布局着法名词。即将一炮平至中路,威胁对方中宫。这是一种常见的布局着法。由于将、帅行动限在“宫城”以内,所以当头炮的控制威力很强。

“屏风马”布局时,两马分立于宫城的两侧,形如“屏风”以拱卫城池。

“单提马”布局一马守中卒而另一马跳边,有左、右单提马布局的差别。

“顺手炮”布局时,一方走当头炮,而另一方也将同一线上的炮还以当头

“列手炮”布局时,方向相反的双方当头炮,称为“列手炮”或“逆手炮”。

“仙人指路”布局时,先行一方起着挺象肩兵(左右皆同),试探对方的应着,就像“投石探路”一样。

“五六炮”开局时,先走炮二平五,再走炮八平六,两个炮分别在五(中)、六(士角)两路。

“五七炮”开局时,先走炮二平五,又走炮八平七,两个炮分别在五(中)路、七路。

“五九炮”开局时,先走炮二平五,再走炮八平九(平边),两个炮分别在五(中)、九两路。

“五八炮”开局时,先走炮二平五,又走炮八进四,八路炮过河占据“卒林线”,可以射卒压马,骚扰对方。

“鸳鸯炮”是后行开局的一种名称。红方先行走①炮二平五,马2进3。②马二进三,象7进5。③车一平二,车9进2!然后黑方再走炮2退1。黑方这样的布局法就叫“鸳鸯炮”。

“鹦鹉炮”是后行开局的一种名称。红方先行走①炮二平五,马8进7。②马二进三,车9进1。③车一平二,炮8退1!再将这只炮平到1路、2路、3路的任何一点上,就叫做“鹦鹉炮”布局。

“龟背炮”是后行开局的一种名称。开局着法与上面“鹦鹉炮”相同,只是最后把8路上的黑炮平移到中路(走炮8平5)。

“反宫马”后行开局看法的一种。双方开始三个回合是:①炮二平五,马2进3;②马二进三,炮8平6!③车一平二,马8进7。黑方这样的布局就叫做“反宫马”。由于是在两个屏风马之间夹有一个士角炮,也叫“夹炮屏风”。

“三步虎”先、后行都可以走的开局法。第一着走马二进三,第二着走炮二平一,第三着走车一平二,三着棋就开出了直车。“车强大如老虎”,所以叫“三步虎”开局。

“夹马炮”开局名称。也叫“中炮盘头马”。首着摆中炮、上马、挺中兵,然后在中路两马连环着助攻,这样的开局就叫“夹马炮”。

“半壁河山”是后行单提马布局的一种。后行一方在布成“单提马”阵形之后,再把9路横车开到4路肋道(见后解释),形成“半壁河山”,攻守两利。

“硬屏风马”是后行开局的一种,由顺手炮演变而成。在两个屏风马之间夹有中炮,能够退中炮一步,驱赶过河压马的敌方车。

“连环马”又叫“鸳鸯马”。就是双马结成连环,互相保护。残局阶段,只有双马时,可以结成连环在帅前,守和单车。

“金钩炮”开局时,走炮二平七或炮八平三,就叫“金钩炮”布局。后行这样走,多用来对付红方兵七进一或相三进五(飞相局)的。

“左马盘河”是后行屏风马布局的一种。指后行屏风马一方跃出左马盘踞在河岸,与中炮过河车进行对抗的一种后行布局。

“钓鱼马”进攻时,把马跳到对方屏风马的左、右两点位置上,这个位置对攻方来说,就叫“钓鱼马”。

“侧面虎”杀法术语。指车、马联杀,在敌将的侧面造成的一种绝杀。

“金钩挂玉”杀法术语。车、马联杀中的一种弃车杀王的精彩杀局。

“海底捞月”,杀法术语。又名“沉底月”。指残局阶段,车炮对单车,车炮一方的车,占据中路,用炮沉底,在敌将背后倒打。是赶走对方单车,精巧取胜的杀法。

“窝心马”把自己一方的马走入己方宫城的中心,影响到将、帅及双士活动的棋势。

“窝心炮”把自己一方的炮走入己方宫城的中心,就叫“窝心炮”。

“卧槽马”进攻术语。指进攻时,跳到对方底象前一格上的马,恰好照将。

“老兵”指进到底线的兵、卒。

“闷宫”杀局术语。指把对方的将、帅闷死在宫城里的一种杀局。

“炮打二怪”战术术语。指用炮走到某一位置后,恰好可以朝不同方向巧打对方两个车的战术。

“窥槽”战术术语。指进攻的马准备下一着“卧槽”照将。

“边线切入”攻势术语。指进攻一方使棋子从边线发动进攻。这是借用足球进攻战术的名词,意思也与足球从边线进攻一样。

“卒林线”(兵林线)也叫“上二路”。指摆放兵、卒的那一条横线,这是攻、守双方必争的一条重要的横线。

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象棋老兵是什么意思 象棋术语里的老兵指的是什么


“将军甩战袍”战术术语。又名“将军大脱袍”。指进攻时,为了露帅(将)助攻,或者为了“绊马腿”以及隔断敌子的联系等等,突然飞中相“甩”向两旁的一着战术妙棋。

“直捣黄龙”杀局术语。指兵、卒步步照将,一直追杀到擒住对方将、帅。这种杀势,就叫“直捣黄龙”。这个词句是借用民族英雄岳飞“直捣黄龙府”的话而来的。

“催杀”杀法术语。进攻一方走棋,下一步就要将死对方的将、帅,有催促要杀的意思,所以也叫“要杀”或叫“趋杀”(即趋于要杀)。

“胁杀”杀法术语。指威胁要杀的意思。

“抽吃”战术术语。就是“抽将得子”,通过将军来抽吃对方的子力。包括抽车、抽炮、抽马等等。“带响”战术术语。就是走棋时带有照将。“抽将”“抽吃”时,就必然带有照将(带响)。

“度数”指为了求得胜利的速度和步数。这是棋艺理论研究的术语。

“塞象眼”战术术语。“象”是走“田”字的,在“田”字格的中央塞上一个棋子,“象”就不能“飞”向对角,因此也叫做“塞象田”或叫“压象腰”。

“象肩”象“飞”到河岸的两点位置(三路、七路)叫“象肩”。

“象肩兵”(卒)指挺起的三、七两路河岸的兵、卒。

“支士”“落士”士朝上走叫“支士”或叫“撑士”;士朝下走叫“落士”。

“天地炮”战术术语。进攻一方的两个炮,一个在中路镇住当头,一个在底线进攻,一上一下,就叫“天地炮”。

“空头炮”战术术语。一般指面对对方主将的中炮,中间无子,而对方的主将又被双士夹在中间不能平移的形势。

“恶手”指厉害的、凶恶的着法。

“妙手”指巧妙、精彩绝妙的好着。

“佳着”好棋,好着法。

“软着”软弱无力的着法。

“劣着”坏棋,不好的着法。

“漏着”错漏的坏着法,有可能立刻败局。

“失着”失算的着法,计算得不对或是没看出来的着法。

“空着”没有用的一步废棋,损失步数的坏着。

“等着”等待对方走一着棋,以便更有利于进攻。

“停着”与“等着”意义相同,是战术性的等待。

“闲着”战术术语。多用在残局相持不下各不相让的形势下,因为象棋是必须有子可走动才行的,所以“闲着”也叫“打闲”。

“冷着”战术术语。一般指中、残局阶段,一方在平淡的局势下,突然走出一着厉害、惊险的棋,像放“冷箭”一般。

“官着”也叫“正着”、“正官着法”。都是指下棋中必然要走的、公认为最正确的着法。

“诱着”引诱对方上当的着法,也叫“诓着”。

“巡河”自己的棋子立于己方的河岸,起着巡逻作用。如“巡河车”、“巡河炮”等。

“骑河”自己一方的棋子立于对方的河岸,称“骑河”。例如

“骑河车”、“骑河炮”等。

“蟹眼炮”指双炮巡河,形似“蟹眼”一般。

“正补士”、“背补士”凡对着对方肋车(见后解释)而补士称“正补士”,反之称“背补士”。

“兑子”、“得子”、“得先”、“得势”兑子即互相消灭一个同等强力的棋子;得子即净吃一子;取得先手称“得先”;取得优势或攻势称“得势”。

“入局”、“开局”、“中局”、“残局”凡一方能连续攻杀而制胜时称“入局”;“开局”是对弈双方开始布置阵形、子力的阶段;“中局”是子力布置完毕而开始进行缠斗的阶段;

“残局”是中局缠斗告一段落,进入最后决斗的阶段,也是胜、负、和三种结果见分晓的最后阶段。

“重炮”“重”,在这儿读“chóng”音。是重叠的意思。“重炮”就是重叠的双炮,这是能够运用前、后双炮轮番轰打的厉害的用炮战术。“重炮”也叫“叠炮”。

“抽将”也叫“抽掣”,是用两个棋子联合作战而采取的一种战术:就是从现有的两个棋子兵力中,抽出一个棋子去捉对方的子力以后,造成另一个棋子照将的局面。这是一种很厉害的战术手段。

“催杀”也叫“要杀”。就是走棋走到下一步就要杀死对方的将或是帅的形势,有“催促对方解救要杀”的意思。

“中心”也叫“花心”,是指象棋盘中宫城的中心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害点。知道这个位置,就不难理解下面要介绍的

“穿心杀士”、“大胆穿心”等常用的战术了。

“钉死”由于“将”或“帅”的着法是只能走一格,而且不能出“城”,所以,常常用一只兵(卒)进到对方宫城的中心,使对方的将、帅不能动弹,这就叫“钉死”。有时也用“马”走到与对方将、帅各占宫城的斜对着的一角,也能使对方的将、帅不能动弹,也叫“钉死”。

“连杀”连续不断地照将最后成杀局,叫“连杀”。

“联杀”指两个以上的棋子联合行动进行攻杀的意思。如“双马联杀”、“马炮联杀”、“炮马兵联杀”、“车马联杀”、“车炮联杀”、“车马炮联杀”等等。

“联攻”指两个以上的棋子联合进攻的意思。这与“联杀”的意思很相近,只是“联杀”的形势要比“联攻”的形势更加紧迫些。

“欠行”无子可动(或一动就被杀死),就叫“欠行”。

“贴身车”凡是一方的车,走车一平四,或走车九平六,“贴”着将、帅开出来,就叫“贴身车”。

“肋道”在将、帅两侧,四、六两路竖线,叫做“肋道”。

“肋车”占据四、六两路控制“肋道”的车,就叫“肋车”。

“献”送给对方吃子就叫“献”。例如:献车、献马、献炮、献兵(卒)等等。“献”是有战术目的的。

“咬象”战术术语。一般多数是指用马踏象攻杀。

“顿挫”战术术语。为了取胜或为了得子,先用照将或捉子作过渡手段,为以后的得胜或是得子的着法进行铺垫。这样的战术着法,就叫“顿挫”。

“复盘”把自己或别人下过的棋,重新摆出来进行着法试演研究,就叫“复盘”。

“例胜”残局术语。在残局结尾时,照象棋规律,进攻一方必胜防守一方的子力和形势,叫“例胜”。

“例和”残局术语。在残局结尾时,照象棋规律,防守一方的子力和形势,必能守和,就叫“例和”。

“解杀还杀”既能解救杀着,同时又能还报对方一着杀棋,这样的着法就叫“解杀还杀”。

“要塞”指象棋的战略要点,如同军事要塞一样重要。

“看假了”指心算的着法,误认为能够取胜或得子,而实际上不能实现,有误算。

“担竿炮”又叫“担子炮”。指横线上一方的双炮中间有一子,形状像“担子”,两炮互相保护,进行拦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