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success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在《西安事变》这部电影中,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的兵谏亭。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该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扩展资料: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

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success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success


西安事变发生地点在哪 在哪个山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具体地址是:临潼和西安。蒋介石住在临潼骊山的五间厅,枪响后跳窗逃跑,后来在后面的“捉蒋亭”(兵谏亭)上方的山洞里捉住了蒋介石。在西安城内的新城饭店逮捕了南京来的军政大员。

“西安事变”发生地

华清池五间厅。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圣地。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是适合旅游居住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骊山以形似一匹奔驰的骏马而得名,国家AAAAA景区。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由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新城黄楼、杨虎城止园别墅、华清池五间厅、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建筑组成。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获批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西安事变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张学良的兵谏过程是怎样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杨: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安事变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临潼区华清宫景区。

兵谏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在此将蒋介石抓获,以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该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谏亭

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地方

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市。

1936年12月12日拂晓,东北军与第十七路军分别在临潼和西安同时扣押了蒋介石和其随行军政人员陈诚、蒋鼎文、朱绍良等10余人,并控制了机场、火车站。东北军驻兰州的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也按张学良的密令,在兰州采取行动与西安相呼应。这就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动之后,张、杨遂通电全国“: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而蒋介石“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因对蒋公为最后之诤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哪里?

兵谏行动的地点是临潼华清池。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临潼华清池范围:

包括原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

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