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法半夏和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本文目录一览: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半夏是我们国内常用的一味中药,所以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1、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用治痰湿犯胃或胃寒呕吐者,常与散寒止呕的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可配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若与清热降逆之品同用,亦可治胃热呕吐,如配黄连、竹茹、橘皮同用,谓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可配伍人参、干姜同用,如干姜人参半夏丸;亦可配伍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2、中药半夏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常用于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恶不适、苔腻脉滑,常与橘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饮犯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者,可配细辛、桂枝、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者,则须配伍黄芩、瓜蒌、胆南星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3、中药半夏主归脾经而能燥脾湿以除生痰之源,配伍熄风之品,可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所致的风痰头痛、眩晕,兼见胸膈胀闷,苔腻脉滑之症,常与天麻、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中药半夏具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故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如为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者,可与黄芩、干姜、人参等配伍,以寒热互用,如半夏泻心汤;如为痰热互结,痞闷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小陷肠汤。若痰气互结,梗于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称为梅核气,可配伍厚朴、茯苓、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5、中药半夏内服外用均有消肿散结之功。如治瘿瘤、瘰疬痰核之症,可与昆布、海藻、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同用。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等症,可用生半夏为末,以鸡蛋白调涂患处,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半夏的宜忌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由来的 传说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和作用。当患有呼吸道喘息、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不能安、痈疽肿胀等,治疗有良好的作用。如果患有脾虚生湿的临床症状,在应用姜半夏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陈皮或者茯苓等药物,有良好的健脾祛痰的作用。

2、对于出现寒痰,可以配合白芥子或者是生姜等药物,具有良好的化痰功效。另外,对于患有胸壁疼痛的症状或者是疮疡肿毒、梅核气等疾病,应用姜半夏的同时可以配合理气散结的药物,比如海藻、川贝母等。临床应用中,对于患有疖肿病变,外用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避免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比如川乌、草乌、附子、炙草乌等药物。

生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简介

1、生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1)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2)止咳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丸、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夏煎剂3克/公斤,每日2--3次,连服2日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对于阿朴吗啡或硫酸酮所致狗的呕吐,煎剂灌胃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3)促细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4)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5)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6)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7)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8)治疗失眠。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

2、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3、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

常说的半夏为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因“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而得名。半夏是一味中药,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呕功效,故医家称之“为燥湿化痰要药”和“降逆止呕要药”。民间也流传着关于它来历的典故和传说。中医认为,半夏对喉痈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其有小毒,需谨慎食用。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下面我整理了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起来看看吧。

半夏的药用功效

1、燥湿化痰:半夏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半夏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

3、消肿止痛:半夏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半夏的药理作用

1、镇吐作用:制半夏丸剂、半夏煎剂对试验动物有镇吐作用。

2、催吐作用:生半夏及其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

3、镇静作用:半夏水溶性煮沸滤过液对呼吸运动有轻度镇静作用。

4、止咳作用:半夏具有化痰、止咳作用,水溶性煮沸过液内服后能使眼压轻度下降。

半夏的药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2、《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

3、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4、《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半夏的药用选方

1、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2、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

3、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4、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

5、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半夏的繁殖方法

球茎繁殖

寒露前后采挖球茎时,选择较小的作种,用湿土埋藏在阴凉通风处,到第二年清明前后,按行株距 10 × 6 厘米的距离,移载于大田、不可过深,一寸许即可,地温 15--20 ℃,半月可出苗,亩用种 40 至 50 公斤。

珠芽繁殖

夏秋间,当地上部分枯萎后,叶梗下的珠芽正长成,即可采下作种,按 6 至 8 厘米开穴,穴播 2 个,覆土 3 厘米,稍压实,施入适量的磷钾肥,保持干湿适宜,出苗后加强管理即可。珠芽繁殖是当前半夏繁殖的主要途径,发芽可靠,成熟期早。

种子繁殖

选二年生的半夏种子,在清明前后整地作畦,按 8 至 10 厘米的行距,试播于蛙内,种子覆土 2 厘米左右,踏实后再浇水,使种子均匀着地,上盖麦草或稻草,保持湿润,出苗后揭去草, 6 厘米时间苗,除草,加强管理,亩用种3斤左右。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繁殖都要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不留种子要摘除花葶,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1.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料

2. 半夏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

3. 半夏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4.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是什么

5. 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