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硅谷精神是什么?(硅谷精神是什么创业者的特质)

有人说“硅谷”模式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被模仿的。你的看法是什么

1.硅谷强调的是人们的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2、风险投资是成功的关键; 3.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关键; 4.政府创办了硅谷; 5.若是没有Stanford和UC-Berkeley大学,就不会有硅谷; 6.它只能在美国出现,是偶然事件把硅谷带到了北加州; 7.由于旧金山湾区有宜人的气候与美丽的环境;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关于硅谷,你知道它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吗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其实,硅谷最初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它只是政府为了留住斯坦福内一地区的留学生,提高当地经济的一个政策没想到最后那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成了科技聚集区。硅谷精神: 1)繁荣学术,不断创新 2)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3)崇尚竞争,平等开放 4)讲究合作,以人为本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硅谷为什么能够改变世界

一、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二、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接近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暖湿润。

三、交通便捷。“硅谷”临近旧金山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四、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其中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早期起了关键作用,并提供了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放面对硅谷的贡献仍然重要。

五、市场稳定。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定货量,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40%。

六、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硅谷一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数千家电子工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没一向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的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硅谷的特点

硅谷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惠普、英特尔、苹果、思科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硅谷拥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他们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80年代后,随着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在该地区纷纷出现,硅谷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

精神:允许失败的创新,崇尚竞争,平等开放!

天然优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使得硅谷成为创业者的摇篮,高科技创业一片繁荣,下面是一些硅谷高科技创业最火的公司:

1.Crowdtilt :帮助聚餐的朋友们更方便的支付

2.Exec:帮助解决初创企业零活儿

3.Vayable:将改变你的旅行方式

4.Stripe:一种新型的企业支付方式

5.Postmates:让快递当天到达成为现实。

6.Getaround:刚刚获得一大笔融资

7.Parse:让创建一个新的应用更简便

8.Klout:人们仍旧一直在查看他们的Klout分数

9.Yardsale:本地在线电子商务

10.Path:有声照片分享应用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 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西海岸校区(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West Coast Campus) 以下大学不位于硅谷,而是有助于作为研究资源和新毕业生的来源: 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圣塔克鲁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东湾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East Bay),原黑沃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硅谷精神是什么?(硅谷精神是什么创业者的特质)硅谷精神是什么?(硅谷精神是什么创业者的特质)


马斯克之硅谷精神

为什么说硅谷精神的引领全球?

在从0~1的一本书中,其中写到。硅谷精神是因为创新,所以成功,而中国是,因为成功,所以创新。创新是因,成功是果。而我们是果在前,因在后。

在中国很多企业家,都想成功。所以就拼命创新,创着创着觉得创新太难了,所以就模仿。一夜之间成为了山寨第一大国!而在硅谷,如果说一家公司因为要成功,所以去模仿别人的成果。是没有人愿意干的,在他们看来,工作在哪干不是干,还得去模仿别人的。太恶心了。

马斯克说,成为墓地里最有钱的死人,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要睡觉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在做超酷的事。在做改变世界的事。为什么当年的乔布斯能够说服百事可乐的总裁,让他加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呢?就一句话,他问百事可乐的总裁,你是想卖一辈子的糖水呢?还是想跟我一起改变世界?梦想,是用来支持灵魂的。一定要明白,普通人是在追求物质,而高手一定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能够跟马斯克在一起工作的人,一定都是科学家。

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创新。创业是为了创新,而不是为了成功。是为了做能够去,改变世界的事。周老师去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哈佛大学。哈佛的一个大学教授讲了哈佛大学的校史,他在走廊里,看到了美国一半的政治学家和一半的企业家,都出自于哈佛,其中有一个曾经的世界的首富,他去就是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在扎克伯格第1个女儿出生的时候,扎克伯格就裸捐了所有的财产,全部捐给了地球环保基金机构。教授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把钱都捐出去了?扎克伯格说,我希望我的女儿出生在一个更美丽的世界里。换句话讲,他认为。整个地球都是他的家,他认为他的女儿出生在一个更美的星球,这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我们很多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家就是我们一家三口,还有人说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国家。而在扎克伯格认为他的家就是整个地球。

周老师又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在这里同样看到一半的社会名人跟政治领域领袖,都是出自于这所大学,话说当年斯坦福跟他的太太到非洲旅行,他们唯一的孩子在非洲生病,不幸的是没有挽回生命去世了,斯坦福的太太,是非常非常的伤心心,斯坦福先生就安慰他的太太说,亲爱的,这样吧,我决定捐出咱们全部的财产,创办一所大学,虽然咱们失去了这一个孩子,从此以后咱们家会拥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斯坦福太太一听,说:这个想法太棒了,之后,就跟随斯坦福先生回到美国开始捐钱,买地,创建了斯坦福大学,从此在他们学校里读书的每一个孩子,斯坦福跟那个太太。就像培育自己的亲生儿子,亲生女儿一样,去用心的培育他们。把这所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他们自己的亲生子女,从这所大学出去的学生 ,很多学生就把这里当做成了自己的家,出入社会后,努力1~10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成就,就会回到斯坦福大学,给自己的母校添砖加瓦。这里的很多教学楼都是学生出钱捐建的,大楼是越盖越多,越盖越漂亮,斯坦福大学是一家私人学校,本身是没有盈利能力的。在外界看来很难理解,但在斯坦福出来的这些孩子,认为斯坦福大学就是他们的家呀,为他们自己的家里,添砖加瓦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哈佛大学跟斯坦福大学都是私人学校。他们没有盈利能力,但是他们的学校是越办越好。培育的人才比比皆是,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领袖还是企业家,及社会名流。都对母校充满了爱。

马斯克图的第1家互联网公司。也是后来亚马逊的图形。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有参照这家公司的模型。亚马逊曾经成为了全世界首富。如果说马斯克投资企业只是为了赚钱的话,他也没有必要从互联网公司出来。就在互联网行业,依旧是全球首富。马斯克第2家公司是快捷支付,也就是我们用的支付宝也有参照他的模型。赚到钱以后他依然把公司卖掉。即使他还在支付行业,他依旧是一家独大。马斯克创办的第3家公司太空探索。就连美国的太空总署都不愿意再投资太空了,之前的投资因为苏梅能干,不得不投的战略投资,太空探索依然停留在苏美冷战期间的阶段,而马斯克为了改变全人类,改变世界。凭借仅有的500人的公司,将太空领域技术提升了5个段位。马斯克创办的第4家。投资特斯拉电动汽车。近半年以来,汽车行业已经没有上市公司了。燃油气电动汽车也停留在100多年前的水平。马斯克解决了电池续航问题,解决了安全问题。

有没有发现,马斯克投资的这几家公司都是,资本家不愿意青睐的公司,换句话说,他所投的这些公司都不只是为了赚钱。如果单单说他只为了赚钱,他也不可能把他的第1家公司和第2家公司都卖掉。要知道亚马逊公司在互联网行业,是成为了世界首富。他要做的事是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

来看看他都投了哪些公司,他投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公司,在他看来地球母星的资源有会枯竭的一天,他要开发其他星球的能源为人类所用,所以他投资了太阳能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人类所用。他投了全球最大的环保保护公司,在他看来,保护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地球母亲的环境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他力所能及的为了修复地球的环境和改善环境状况,做出了巨大的付出 。想改善地球的环境,减少地球母亲的伤害,他投资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就是为了减少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汽车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他倾尽全力的去投资电动汽车,差点破产。如今他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史,提上了一个更高的段位,他还投了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在他认为人的大脑是无限的,他所要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是为了让人类的寿命延长,让疾病,痛苦不再侵蚀人类的身体。他所打造的芯片,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植入人的后脑,可以让人的大脑跟电脑链接。芯片通大脑,可以解决,可以修复大脑神经元链接。可以去治愈,修复身体其他的疾病,比如失明,失聪,失声,都可以靠这个芯片修复。难以想象的是让人类的大脑,像电脑那样的记忆,储存,那样发达。永远都是一台行走的电脑。人类的大脑实际应用开发不到5%,他要把大脑的神经元链接开发到100%,像佛陀,耶稣一样,时常把能量保持在1000分以上,让人人都在新的时代里觉悟觉醒,人人都像耶稣基督,人人都像佛,人人都像陀释迦摩尼,活在和平,喜悦,开悟的维次。想想活在这个维次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开心啊。

如果人人都开悟,觉醒喜悦和平。这将会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时代,没有痛苦,没有疾病,人人身心富足,明心见性,开悟觉醒,两千年前老子就曾说,人人要民心见性,开悟觉醒。世间就不会再有战争,痛苦,疾病,饥饿。人人身心富足。

就在今年,人工智能芯片已经在猪脑子里开始实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未来一定能实现这一伟大的实验,这一伟大的构想。能将人类带到一个新的境界。2020年,物质文明的时代已经结束,精神文明的时代已然到来,地球开始了一个新的次元。如果人还活在过去的物质文明时代里,注定在这个新的精神文明时代里,会活得非常非常的痛苦。

马斯克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为了改变人类,改变世界的梦想,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其中无数次的经历破产,也经历过无数次的磨难,始终没有让他放弃,他儿时梦想。也始终走在,为了改变世界,为了改变全人类的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致敬马斯克。

麻烦解决一下

1、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3、说明了因为国际合作,市场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4、科技、电子

5、

一、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和中国入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我国高新区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加速高新区的发展,顺利完成“二次创业”的目标,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界的一大课题。研究和总结国外高技术园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国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51年,世界上最早的高技术园区诞生于美国,它就是闻名世界的“硅谷”。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促进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建设高技术园区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普遍做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高技术园区(我国称为“高新区”)。在世界高技术园区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世界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十分缓慢,设区的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仅有23家高技术园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国。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世界性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兴起了一股建设高技术园区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全世界已经发展到802个高技术园区。全世界的高技术园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地理区,即: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高技术区,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高技术区和以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台湾为代表的东亚高技术区。三个高技术区各有特点,北美高技术区是以美国高技术园为典型,是纯市场经济的产物。西欧高技术区则以发展本土高技术为特征。东亚高技术区则多为政府规划的产物,且多以美国高技术园区为榜样。由于各高技术园区所处的环境不同,它们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也各异,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二、国外高技术园区的成功经验

在众多的高技术园区中,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园区,如:美国的硅谷、美国波士顿128高技术产业走廊、加拿大技术三角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台湾的新竹科技园等,他们为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我们重点对美国硅谷进行剖析。

硅谷(Silicon vally)成立于1951年,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产物,是美国半导体、电脑、微处理器等产品的诞生地,硅谷分布在长30英里、宽15英里的地区内,2003年有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年营销额2000亿美元,且以每星期11家新企业的速度增长,许多国际著名公司,如:英特尔公司、IBM公司、HP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先进微器件公司等都诞生在这里。所以,硅谷是全世界最早的、最著名的科技园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而在50多年前,硅谷所在地---旧金山以南的圣克拉拉县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县城,硅谷当时是一片果园谷地,曾是果脯之都,只有制造业工人800人,其中一半在罐头厂和食品厂工作 。是什么原因使得当年的小县城一举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科学园区呢?

笔者认为,硅谷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靠近大学。硅谷有3所本科大学,9所专科大学。这些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有许多科研成果,特别是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是一所能培养博士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也是一所技术学科较强的工科大学。靠近大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有利于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项目源、技术源和人才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的原始性创新。斯坦福大学为了鼓励学者们与企业合作,制定了很好的政策,允许教授把利用学校财力、物力研究出来的成果获得的专利权使用费的1/3留为已有[4] 。可以说,没有斯坦福等大学,就没有硅谷。

2.政府支持。硅谷是多种因素互动形成的自然产物,美国政府间接支持了这个自然产物的发展。这些支持主要是:(1)组织管理。由地方政府、银行家、企业家、大学组成顾问委员会,进行重大决策,确定商业贷款项目,给予不同工业区和企业以各种鼓励计划。(2)科研经费投入。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在高技术领域赶超前苏联,将科研经费增加到100亿美元,且大量的军事订货成了硅谷高技术产品的最大市场,从而加速了硅谷的发展。(3)特殊政策。在企业买地建厂房时,政府提供免税政策;政府为新成立的软件公司提供临时的工作场所,或收取很少的租金,以减少投资风险;政府提供免费培训计划,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4)物色人才。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员工,使有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合适的工作。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军事市场以外的电子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与一般情况不同,硅谷最初的风险投资是来自自身产生的财富。硅谷第一批电子公司中的工程师和商人靠他们自己的经验来证实创业过程的可行性,判断新建公司的可能性,从而为下一轮新公司的成长投入资金和培育新的企业家。随后,有许多金融等机构的风险投资进入了硅谷,风险投资不仅为几百家新创建的微电子公司提供了创业资金,还对这些创建初期的公司提供咨询并协助管理,从而促进了这些公司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缔造辉煌的硅谷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

4.硅谷文化。技术革命常常与某种特定文化的出现有关,这种文化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硅谷,这种文化存在于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之中,它构成了硅谷领先的创新环境的人文基础。硅谷文化具体地说,就是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冒险精神和企业家精神。M.Castells和P.Hall指出,企业家精神是硅谷文化的基本特征,硅谷的大多数职业人员和工程师虽然在为大公司工作,但他们的榜样依然是创立公司的青年领导者。由于他们有能力创新,有冒险精神创立新公司,从而成为百万富翁。这种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文化提供了无休止衍生公司的土壤,从而培养了硅谷创新的持续力。另一个关键的硅谷文化就是进取性的竞争精神,这种竞争既在个人间又在公司间进行,这是为了保持领先的需要。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硅谷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对从事尖端技术的责任感和对其事业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正是这些积极向上的硅谷文化,营造了硅谷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推动了硅谷的成功和飞速发展。

三、国外高技术园区失败的教训

以原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以下简称“西伯利亚科学城”)为例。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前身。在成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十分缓慢。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不少,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机制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非政治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训。

1.自我封闭,缺乏相互交流合作的环境和机制。这是西伯利亚科学城失败的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1)科学城与工业企业联系甚少。科学城的研究成果只是上报给科学院或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只为其所在研究所的上级部门了解,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其研究成果与工业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和应用;(2)科学城与外界缺乏沟通与交流。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城的科学家与外界科学家交流极少;(3)科学城内各单位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和合作,因为科学城内各研究机构能够自给自足;(4)科研人员之间缺乏交流合作。该科学城中,每个研究人员都在自己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项课题研究,而导师只直接对项目主管负责。

2.官僚化和政治环境变化,使科学家们的创新思想受到打击,创新氛围受到压抑,从而削弱了科学城初期所具有的创造激情。

3.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1)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企业的生产只按照企业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和任务进行,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感兴趣,需求甚少;(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前苏联的计划指标并不是根据科研机构的尖端项目研制设备的潜能来计算,而是依赖于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技术而定,这从根本上丧失了将苏联的科研成果引入工业应用领域的机会;(3)负责有关工业企业的国家部委要求每个企业都依靠自己的研究机构,而不是依靠科学院,从而影响了工业企业与研究所的接触。

4.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为使科学家们能集中精力从事研究,按照科学社区对西伯利亚科学城进行规划和建设,使科学城与新西伯得亚政府以及产业工人隔离开来,他们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理解,从而造成了当地政府认为科学城是靠人为的移植,吸引莫斯科资金来酬谢无用的知识分子的.故而,当地政府以种种巧妙的方式给科学城设置障碍,限制科学城发展。

5.工作和生活环境差,西伯利亚科学城地处绝无人烟、完全未开发的森林之中,那里有许多可以使人患脑膜炎的蛭虫,冬天十分寒冷,也没有铁路交通,只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交通十分不便,且工作岗位少,住房十分紧张,高中或大学毕业的孩子们无法找到工作,只能与父母住在一起。所以,那里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很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到这里工作,从而造成人力资源匮乏。

四、加速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启示

通过分析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园区的成功经验、以西伯利亚科学城为代表的高技术园区的失败教训,从中得出如下启示:

1.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官、产、学、研结合的步伐。笔者认为,应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来建立健全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以高新区管委会为创新组织者,以高新区内的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新区内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以高新区内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组织为沟通知识流动的载体,以高新区所在地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及企业为创新投资主体的创新推动网络。依托这个创新推动网络的平台,使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各方都能充分沟通和交流,避免形成像西伯利亚科学城那样的封闭环境,并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达到“多赢”目的,从而加速高新区的发展。

2.高新区的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地摒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旧观念,以市场经济的新理念为高新区内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引导这些企业,特别是计划经济意识较浓的企业,尽快地从机制、制度和发展策略上走上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

3.政府要加大对高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高新区的产、学、研项目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其次,在政府采购中,要把更多的订单和合同交给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空间;第三,为高新区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高新区能吸引和留住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科研开发及产业化人才。

4.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要通过各种途径建设高新区的创新文化,提倡硅谷高技术园区的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冒险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同时营造一个“鼓励成功,容忍失败”的良好环境,使教授和学生们走出教室,研究员走出实验室,走进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创业。

5.进一步加大开放和交流的力度。一方面,高新区管委会要与所在地政府多沟通,多交流,要想方设法取得当地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新区的管理者和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这有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6.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使风险资本有退出机制。高投入、高风险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银行基本走上商业化运作,为了减少风险,银行很难像以前那样贷款给高风险的高科技产业。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是一种准固定回报制度,而高科技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应该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制度。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解决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问题。我国已经建立的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为科技企业的融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市场,它的建立是形成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它是风险资本撤出的最佳渠道。但是,就中国金融市场的客观实际,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不能只关注中小企业板市场,还应考虑其他方式作为退出机制起步阶段的有效退出途径。笔者认为,还应该培育一个第三层次资本市场,就是柜台交易系统(OTC),从而在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为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同时辅以严格的监管措施,为我国的风险投资营造一个可靠、独立的法治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