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口当是谁删除的(为什么口当被删除了)

口当是谁删除的(为什么口当被删除了)口当是谁删除的(为什么口当被删除了)


口当字消失了为什么?

当,简体是“当” 当,简体字也是“当”。“口”+“当”是不存在的写法。口当在Unicode代码中被悄无声息的删除。

口当,Unicode代码:U+2A83D。在1984年同二简字一起被废止,不知为何加入了Unicode代码中,后在Unicode代码中被悄无声息的删除。

口当这个字的出现,最有利的说法是源自繁体字“当”。当时多数的外国东西,都是由我国的台湾引进翻译的。根据当地人民的习惯,文字版自然会翻译成繁体字。而当时多的大陆还没有明确的文字库可以参照,印刷厂都是自己搞自己的。就直接把“当”印成了“口当”。

另外,我们小时候看的不少动画片都是盗版的,配的是繁体字,所以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脑补有“口当”这个简化字。但实际上,在国家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就有明确规定:“当”是“当”、“当”二字的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字库逐渐规范,这才导致我们在网络上打不出这个字。只是我们的互联网文字规范,让它不可以存在网络当中,随即很多软件程序也就默认不使用这个字。

口字旁当为什么没有了?

口字旁当是“当”的异体字写法,已经简化成“当”,如下图:

当拼音dāngdàng

当dāng

1、充任,担任。

2、掌管,主持。

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

4、面对着。

5、相称,相配。

6、应该。

7、抵敌。

8、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

9、顶端,头。

10、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dàng

1、合宜。

2、抵得上,等于。

3、姑且作为。

4、认为。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当初[dāng chū]

时间词;指从前,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2、当然[dāng rán]

应当这样。

3、正当[zhèng dāng]

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

4、当归[dāng guī]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带紫色,全草有特异香气。

5、当场[dāng chǎng]

就在那个地方和那个时候。

口字旁的那个当怎么没有了

遗忘,往往会给人一种神秘感,尤其是对于上年龄的人来说,甚至是一种恐惧,不过这只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正常现象而已,但你见过群体遗忘吗?或许在玄幻小说之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拥有超能力的人,能让一些人群体遗忘一件事,仿佛从未发生过,而在现实之中,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存在,被叫做“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

什么是“曼德拉效应”呢?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因一个人引发的效应而已,他就是南非总统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报道出来之后,很多网友都懵了,因为他们记忆中,曼德拉早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逝世,而且还记得当时逝世时宏大的葬礼,甚至记得逝世后曼德拉遗孀在葬礼上发表的演讲,于是这种违背事实的大众群体记忆混乱,被称为了“曼德拉效应”。

86版字典

那么提到“曼德拉效应”,就必须要提到一个汉字,口字旁的“当”,这个字如今根本打不出来,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尝试,然而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个字确确实实的存在,并且很多人还表示绝对见过,如今很多人写“叮当”两个字的时候,还时常会写出来,那么为何凭空消失了呢?

词谱

这一个神秘的现象,就像86版《西游记》中,多数人有印象,记得孙悟空当时变成了一个狼狗,然后叼走一个头的场景,事实上,电视剧中根本没有这个场面,甚至当时的导演都表示根本没有拍过这一段儿,于是人们不难想到“曼德拉效应”,那么这个字究竟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是“曼德拉效应”再次浮现?

汉字

对此很多专家表示“根本没有这个字”,那么如此说来就是真的出现了“曼德拉效应”?其实对于汉字的写法问题,在近现代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变法,从“废除汉字运动”开始,汉字便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当初鲁迅呐喊“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众多文人接连呼吁,而后便有了“汉字简化”的历史,而我们现在所谓的“简体字”其实就是汉字第一次简化的结果。

文字改革报刊

但是汉字的“简化”,并非只有一次,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二简字”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次简化正式发布在1977年,但只用了短暂的8年时间便被废除,然而废除之后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废而不止,并且影响十分深远,就像是如今很多姓氏都因此发生了变化,比如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甯”,几千年从未发生过变化,但在二简字中,却变成了“宁”,如今仍在使用。

二简字

那么口字旁的“当”是否也是“二简字”时期的字体呢?其实在当时,由于字体的连续变革,一些字甚至都出现了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箫”、“萧”与“肖”这三个姓氏,其实就是源于同一个姓,这样民间习惯性的写法,逐渐也开始流行,久而久之,一些字体虽然没有真正的发布过,但却时常会被人们所使用,而口字旁的“当”也是如此,只不过人们没有发现这个小细节而已,也并非是真正的“曼德拉效应”。

口字旁的当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口当”就是错别字。正字应该是“叮当”,“口当”这个写法在1935年就被废除了,后来被误当作繁体字保留在了计算机里,现在只是把这个不规范的错别字给删掉了。

也有网友表示不明白把这个字打不出来是什么意思,字是服务于人,不是人服务于字,删除一个存在而且离我们这么近的字,又不是甲骨文。从来小到写到这个拟声字,都是写叮“口当”。

扩展资料

汉字的发展趋势是从“简”,而汉字简化的条件之一就是群众流行的字体。

其中,“dang”是一个拟声词,为了书写简便,从“喘”简化为了“口当”,但人们却常用同音字“当”来代替,并普遍流行,所以“口当”就停用了,这和古代的同音通假相似。

“同音通假”即音同字不同,但意思相同,比如“材”通“才”,“栋梁之材”和“栋梁之才”是同义词,两者都对,皆是成语。所以,当人们习惯了“叮当”,那口字旁的当也就可以退出舞台了。

图中的口当这一个字为什么停用了

因为曼德拉效应,也就是一个群体,出现不一样的记忆,老字典里都查不出“口当”这个字,用手机也打不出来,但很多人都记得有这个字,有的人说,是因为有一个繁体字“当"(dang),这个字可能真的消失了,因为地球有史以来也出现过很多灵异事件,所以这也可以理解,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过这个字!

口字旁当为什么没有了?

现在“口”字旁的“当”这个字已经被删除,用当代替。

释义:

1、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2、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3、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笔画:

相关组词:

1、当初[dāng chū]

时间词。指从前,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早知今日,何必~?

2、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仁:仁义,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3、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单独担当一个方面的任务。

4、直截了当[zhí jié liǎo dàng]

(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圈子。

5、长歌当哭[cháng gē dàng kū]

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后用“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当(dàn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