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

“庙号”是古代东亚地区特有的皇帝标志之一,所谓“庙号”就是指这些帝王驾崩后,被后世供奉在庙中的称呼,主要起的是祭祀作用。

庙号最早起源于商朝,不过到了周朝时并未继续延用,直到西汉开始才再度恢复使用。不过汉朝时期对庙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非是每个皇帝都有,比如将东西汉合并算在一起,也仅有七位皇帝有庙号,其中包括太祖刘邦、世宗刘彻、世祖刘秀等人。

不过到了三国后,庙号就开始呈现泛滥之势,就连五代十国时期存在时间短暂的小国皇帝都有了庙号,而且其中还要带一个“祖”的字眼。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才配叫“祖”,其余只能是“宗”。相较来说,“宗”的名称更多,比如有太宗、玄宗、徽宗、神宗和仁宗等等;而“祖”常见的也只有太祖、高祖或者世祖这三个。

一般开国皇帝才叫“祖”,那么前面的前缀又有什么区别呢?

像是“太祖”有汉太祖刘邦、明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人;“高祖”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世祖”有汉世祖刘秀和元世祖忽必烈等人。

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


看了例子中的三位“太祖”后,也不难发现,这三人起初都是白手起家,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打下来的天下,最后建立起王朝。而高祖则是由本就出身非同一般,虽然也有自身努力,但是还得有先天条件作为支撑。世祖一般都是一个朝代的奠基者或者开创者。

先说太祖,例子中提到的刘邦虽然是亭长出身,但是这个官职也不值一提,而且刘邦也是普通家庭,要不是其一手拉扯,根本无法建立起汉朝。

朱元璋小时候要过饭、当过和尚,出身比刘邦还要差几个档次。就算把朱元璋的祖上再推几代,也都是底层人士,而朱元璋的明朝并没有借到一点祖宗的“光”,所以说朱元璋可谓是古代史上最名副其实的一位“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军官出身,比前两位的情况都是好了太多,虽然其祖上也皆为朝廷官员,但是官职并不显赫。赵匡胤当年通过陈桥兵变,后来又杯酒释兵权,这才建立起较为统一的宋朝,不过其主要功绩还是在于结束了五代十六国的混乱局面,所以赵匡胤称为太祖,也没有多少质疑。

隋高祖杨坚和唐高祖李渊的情况都差不多,二人都是贵族出身,祖上就是地位显赫之人,杨坚父亲杨忠北周武帝时被册封随国公,杨坚后来世袭爵位;李渊则是世袭唐国公。虽然二人才是隋朝和唐朝的建立者,但是很大程度上靠的还是先辈留下来的基业,所以称为高祖。另外,李渊的生母还是杨坚皇后的姐姐,所以李渊还是杨坚的侄子。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着隋太祖和唐太祖的,分别是后来被追谥的杨坚的父亲杨忠和李渊的爷爷李虎。

世祖有刘秀和忽必烈等人,虽然两人也都是东汉和元朝的建立者,但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刘秀是结束了王莽篡汉的混乱局面,后来不但稳住汉家天下还开创中兴局面。

元世祖忽必烈虽未经历刘秀那样的变局,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奠基人或是承上启下之人,首先是从先前的游牧生活改为中原传统的农业经济,将权利中心南移,其次是其在位期间尊崇儒术、接受汉文化。虽然元朝的建立给中原百姓甚至是包括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地在内的人都是一场浩劫,不过其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在后世得到的评价还算不错。

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


看到这后,相信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了不同庙号的含义,这里还要说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刘邦是汉高祖,不过前文称其为太祖,而且刘邦本人也符合白手起家建立王朝的条件,所以对此也有些疑问。

刘邦实际庙号确实为太祖,谥号则是高皇帝,全称为“太祖高皇帝”,不过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个笔误,将其称为“汉高祖”,所以后世慢慢也就以讹传讹的将刘邦叫做高祖。

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历代帝王庙号和谥号 历代帝王庙号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圣祖,这位就是清圣祖康熙。

康熙不是开国皇帝,也算不上绝对意义上的奠基人,但是其在位期间对内平三藩、收复台湾;对外驱逐沙俄、开疆拓土,鉴于其功绩,最后就选了“圣祖”的庙号。

除了清圣祖外,还有位唐圣祖,此人就是我们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因为其李姓,所以被李唐追封为是“唐圣祖”。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