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

有机物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

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法,有些有机物还有俗名。

系统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 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中国的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结合IUPAC的命名原则和中国文字特点而制订的,在1960年修订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在1980年又加以补充,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增订本。

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化学有机物系统命名法是什么怎么命名最好能举几个例子

系统命名法

随着有机化合物数目的增多,有必要制定一个公认的命名法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化学会议,制定了日内瓦命名法后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作了几次修订,并于1979年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法》

本章第三节就是根据我国《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介绍了烷烃的命名法,也介绍了烯、炔的命名法其他官能团化合物命名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以下四步:

①选取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得出主链上支链或取代基的位次号编号要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即从不同方向给碳链编号时,得到不同的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的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者,为最低系列例如:

1,3,5-三氯己烷2,3,5-己三醇

(不是2,4,6-三氯己烷)(不是2,4,5-己三醇)

③确定支链或取代基列出顺序当主链上有多个不同的支链或取代基时,应先按“顺序规则”排列支链或取代基的优先次序,命名时“较优”基团后列出“顺序规则”要点如下:

a.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例如:

I>Br>Cl>F>O>N>C>D>H

b.第一个原子相同时,则比较与第一个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例如:

-CH2Br>-CH3

这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均为C原子),则比较C原子上所连的原子,分别是Br,H,H(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与H,H,H,因为Br>H,所以-CH2Br>-CH3

同样道理,下列烷基的较优顺序为:

④写出化合物的全称例如:

4-甲基-2-羟基戊酸3-甲基-5-氯庚烷

在教科书中仅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烃类化合物与简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支链、取代基在化合物命名时,仅要求按“简单在前,复杂在后”的顺序排列,不要求“顺序规则”的内容这里介绍“顺序规则”仅为便于理解“由简到繁”的列出顺序

如果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可根据“最低系列原则”和“顺序规则”予以处理

附:1、不同取代基列出的顺序有新规定.依照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将所有的取代基排出优先次序,指定“较优”基团后列出

例如:C―C―C―C―C―C―C-C

CC-C

依照立体化学次序规则:->CH3CH2->CH3-

名称为:6-甲基-4-乙基-2-苯基辛烷

旧规则中“简单的基团先列出,复杂的基团排其后”的说法显然过于模糊.新规则中的规定则是十分肯定的.此外,取代基列出的顺序与取代的为此无关.

2、编号码80年新《规则》中规定主碳链的编号要符合“最低系列原则”.旧规则中规定“从靠近支链的一端开始编号,并使所有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

CH3CH3

例如:CH3-CH-C-CH2-CH2-CH2-C-CH3

CH3CH3CH3

从左往右编号,取代基位次系列为2,3,3,7,7,位次和22.

从右往左编号,取代基位次系列为2,2,6,6,7,位次和23.

按旧《规则》应从左往右编号,已废弃了.

按照新《规则》应从右往左编号,该烷烃的名称为2,2,6,6,7-五甲基辛晚.

3、主链的选择当分子中存在不只一个等最长的碳链可供选择时,选择的顺序为:

⑴具有侧链数目最多的;

⑵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

⑶具有侧支链最少的.

举例: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可以归纳为命名“四步曲”:

1、确定母体:根据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来确定母体名称。有羧基叫酸,无羧基有羟基叫醇等;

2、选主链:选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连

3、编号:从靠近官能团一边开始编号,无官能团可从靠近取代基一端编号

4、完成全名:将取代基的名称、位置、数目写在母体名称的前面。

如:(CH3)3CCH2CH(CH2CH3)CH2CH2COOH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


6,6-二甲基-4-乙基庚酸

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是:

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

俗名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天然物质通常具有俗名。

习惯命名法用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10以内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一、十二、十三……异构体以“正”“异”“新”等词区分。

有机物命名次序规则:

有机物命名的次序规则为:羧酸>磺酸>羧酸酯>酰卤>酰胺>酸酐>腈>醛>酮>醇>硫醇>酚>硫酚>胺>炔烃>烯烃>醚>硫醚>卤代烃>烷烃>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等等。

当有机化合物含有多个官能团时,要以最优先的官能团为主官能团,其他官能团作为取代基。这里这两个不能作比较。后者命名先列出羟基最后列出主官能团羧基。

有机物名是以碳链长短直接相关,一个C原子叫甲、两个C原子叫乙、以此类推。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如此庞杂,必然难于记忆。然而它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通常情况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以下3种方法。

俗名及缩写

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以俗名命名之,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还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缩写及商品名称,如:RNA(核糖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煤酚皂或来苏儿(47%~53%的3种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尔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扑热息痛(对羟基乙酰苯胺)、尼古丁(烟碱)等。

普通命名(习惯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有机化学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总结


正:代表直链烷烃。

伯:只与1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伯碳原子。

仲:与2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仲碳原子。

叔:与3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叔碳原子。

季:与4个碳相连的碳原子称季碳原子。

要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①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以烃类的命名为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②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命名的步骤及原则:

(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有几条相同的碳链时,应选择含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2)编号。给主链编号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应使各取代基都有尽可能小的编号或取代基位次数之和最小。

(3)书写名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写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再写烷烃的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简单的在前,复杂的在后,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写出,用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因双键或环碳原子的单键不能自由旋转而引起的异构体称为几何异构体,又称顺反异构体。

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4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2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也不一定是E型。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2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