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

一个单人旁加一个品念什么字?

一个单人旁加一个品念组成的是“偘”字,读音是kǎn。

偘 [kǎn]

部首 亻

笔画 11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WKKK

释义来自崇文书局《学生新华字典》

古同“侃”

网络引申意义

人品,(在网络语言中代称运气的词语(有玩笑的成分))与囧、槑类似,因其形象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偘 拼音:kǎn 简体部首:亻 总笔画:11 笔顺编码:撇竖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 解释:古同“侃”。解释: 1、刚直。参见“侃直”。

2、和乐貌。

3、从容;安稳。参见“侃侃”。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一般都是用侃,比如调侃,侃侃而谈等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用语,可以用于煲贬义词一类,调戏别人,说别人说话落落大方。

一个单人旁加一个品字念kan,声调是三声,古同侃。

是(侃)字的异体字。

意思就是刚直,参见侃直,从容安稳,参见侃侃。

一个单人旁加一个品字念kan,声调是三声,古同侃。

是(侃)字的异体字。

意思就是刚直,参见侃直,从容安稳,参见侃侃。

一个单人旁加一个品字念kan,声调是三声,古同侃。

是(侃)字的异体字。

意思就是刚直,参见侃直,从容安稳,参见侃侃。

此字是:偘(kǎn), 基本字义

偘kǎn(ㄎㄢˇ)

古同“侃”。

UNICODE

偘字UNICODE编码U+5058,10进制: 20568,UTF-32: 00005058,UTF-8: E5 81 98。

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偘,拼音:kan,念三声

有三个意思:1.刚直。参见“侃直”。2.和乐貌。3.从容、安稳。参见“侃侃”。

单人旁加品念Kαn,部首 人品,在网络语言中代称运气的词语(有玩笑的成分)与囧槑类似,因其形象而被赋予了新的意*这个字比较生疏,我们平常很少用到

拼音: kǎn 注音: ㄎㄢˇ繁体字:偘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简体部首:亻 部首笔画:2 总笔画:11笔顺:撇竖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五笔86:WKKK五笔98:WKKK五行:木UniCode:U+5058四角号码:26260仓颉:ORRRGBK编码:82B0笔顺编号:32251251251

(侃)剛直也。論語鄕黨。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孔曰。侃侃、和樂皃也。葢謂卽衎衎之叚借字。从㐰。㐰、古文信也。見言部。从巛。取其不舍晝夜。信則可恆。會意。空旱切。十四部。論語曰。子路侃侃如也。見先進篇。今作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葢許氏筆誤。

偘kan.感觉是个生僻字,kan三声,无意间在一本汉语大词典里看过一次,

偘偘 拼音:kǎn 部首 9,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 9,总笔画:11基本字义--------------------------------------------------------------------------------● 偘kǎnㄎㄢˇ◎ 古同“侃”。特殊打法“Alt"+33456 即可打出“偘”字【子集中】【人字部】 偘--------------------------------------------------------------------------------【广韵】【集韵】$同侃。【唐书·薛延陀传】偘偘不干虚誉。---------------------------------------------------------------------------------【网络引申意义】:人品,(在网络语言中代称运气的词语(有玩笑的成分))与囧、槑类似,因其形象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文不对什么成语?

前面说了挺多的,来补充一下吧!

哀而不伤: 悲伤而不过分,不是悲哀又不伤心(自己都矛盾的解释) 不约而同不可以作谓语但不谋而同可以不稂不莠: 人不成才,是贬义的弹冠相庆: 一人当官,他的同伴也庆祝有官可做,也是贬义的翻云覆雨: 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不是指气势雄伟粉墨登场: 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附庸风雅: 为装点门面装有文化,贬义上行下效: 下面的人跟着上面的人做,贬义,不能表示成群众以干部为榜样三人成虎: 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大家就信了,不是团结力量大的意思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的形式高枕而卧: 不加警惕,与高枕无忧是不一样的石破天惊: 形容文章或议论新奇惊人,媒体用来形容惊人消息是不对的炙手可热: 形容人有权势,贬义,媒体用来形容“吃香”的事物,背离其本义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地谈,可不是聊天啊不瘟不火: 表演不沉闷也不过火,和销售没有关系鼎力相助: 求人帮助时说的,形容自己的话不够谦虚,很少这样用首鼠两端: 犹豫,不是指言行不一溢美之词: 贬义蓬荜生辉: 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彩,谦敬词,不可以指别人家(不要随便骂人)

不可收拾: 贬义不孚众望: 不符合大家的愿望,和不负众望是相反的望其项背: 赶上,只能用否定,比如:不能望其项背,不可以说:只能望其项背抛砖引玉: 用不成熟的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文章,自谦之词,不可以形容别人敬谢不敏: 恭敬地推辞做某事,不是指拒绝文不加点: 文章一气呵成不修改,不是不加标点侧目而视: 愤怒又恐惧地看,不是轻蔑的意思良莠不齐: 有好有坏的意思,侧重于品质,而非能力无所不至: 什么坏事都干,区别于无微不至明日黄花: 过时新闻,不能写成“昨日黄花”

评头品足: 在细节上过分挑剔长袖善舞: 会走门路,耍手腕休戚与共: 同欢喜,共悲伤,区别于患难与共不足为训: 训是准则的意思不名一文: 穷犯而不校: 校是计较的意思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快断了,形容形势危机目无全牛: 技艺精湛,不是指没有全局观念目光如炬: 见识远大(以前一直以为是那种眼)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意识的谨慎,不形容客观局势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调转不灵,指部下势力大,难以指挥涉笔成趣: 拿起笔就能创造出有深度的作品平铺直叙: 写文章不讲究修辞沧海桑田: 世事变化很大,不是景色拍案而起: 形容愤怒,跟拍案叫绝是不一样的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或风景美丽,不是说吃的无动于衷:一点都不感动,指心理歪楼,说说敬仰和景仰的区别: 前者是心理上的,后者是行为上的(*ゝ_○*)ノ=分界线这是大概初中水平的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没了!

答主不会更的!手机党不会排版还手速慢!到底怎么打出粗细不一样的字!(怒摔词典)

和大言不惭相近的成语?

大言不惭 [dà ù cá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贬义 出 处 《论语·宪问》:“真言不怍;则为之也难。”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例 句 他在同学们聚会上~地吹嘘他的成功经历。近反义词 近义词 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滔滔不绝 喋喋不休 大张其词 夸夸其谈 反义词 不露锋芒

比喻方法不当的成语有什么?

比喻方法不当的成语有:

1.牛鼎烹鸡 [ niú dǐn jī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表示失当的成语大全。比喻大材小用。

2.南辕北辙 [ á zhé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3.弄假成真 [ nòng jiǎ chéng z 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

4.弄巧成拙 [ nòng qénō ] 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5.没轻没重 [ īn zhòng ]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6.盲人把烛 [ mán bǎ zhú ]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7.买椟还珠 [ ú hū ]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8.明珠弹雀 [ míng zhū è ]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9.

力倍功半 [ lì ōn ]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10.

卤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11.

鲁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1、三人成虎

[解释]

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 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

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

[解释]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

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

[解释]

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

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

[解释]

“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

[解释]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

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

[解释]

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

[误用]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言九鼎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

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

[解释]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

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

[解释]

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

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

[解释]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

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

[解释]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

[解释]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

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

[解释]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

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

[解释]

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

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

[解释]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

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解释]

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

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解释]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8、侧目而视

[解释]

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误用]

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9、良莠不齐

[解释]

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误用]

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明日黄花

[解释]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

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21、评头论足

[解释]

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

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22、七月流火

[解释]

出自《诗·幽风·七月》 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

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6、久假不归

[解释]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

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47、五风十雨

[解释]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

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48、不忍卒读

[解释]

卒 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

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50、求全责备

[解释]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

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51、身无长物

[解释]

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

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52、相敬如宾

[解释]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

[误用]

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53、石破天惊

[解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误用]

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54、胸无城府

[解释]

城府 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7、安土重迁

[解释]

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

常被误解为反义。

58、望尘莫及

[解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

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59、不胜其烦

[解释]

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

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60、耳提面命

[解释]

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

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成语有哪些?

自相矛盾、

朝三暮四、

朝令夕改、

朝秦暮楚、

叶公好龙、

掩耳盗铃、

言不由衷、言不及义、言行不一、心口不一、口是心非、

心猿意马、

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指东打西、是非不分、

敌友不分、颠倒黑白、

南辕北辙、错误百出、以假乱真、以德报怨、

内紧外松、

口蜜腹剑、恩将仇报

比喻言语或行动自相抵触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言语或行动自相抵触的成语应该是言行不一丶言不由衷丶自相矛盾等。言行不一这个四个字的成语从字面上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言行就是表示自己说的话和具体行为,不一就是不一致。言行不一这个四个字的成语是比喻言语和行为不一致。

言语或者行为自相抵触的成女友, 你就是自相矛盾,昨天你还说这件事情处理好了,今天你又说我去办这件事情。你不感到你自己很好笑吗?

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成语有很多,比如 格格不入,这是一个真正的汉语成语,也是个常用成语,它的拼音是gé gé bù rù,它的意思是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该成语就是出自于《礼记·学记》。

结构是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比喻言行或行为自相抵触的成语有自相矛盾,格格不入。

1,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①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②典出《韩非子》,某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矛和盾都是最好的,当问及“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例:明显的自相矛盾

2,格格不入的意思是:

互相抵触,不协调,不相容

例:他的观点总是和别人格格不入。

1、三人成虎

[解释]

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 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

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

[解释]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

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

[解释]

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

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

[解释]

“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

[解释]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

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

[解释]

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

[误用]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言九鼎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

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

[解释]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

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

[解释]

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

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

[解释]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

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

[解释]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

[解释]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

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


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

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


[解释]

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侃侃而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侃侃而谈褒义词和贬义词)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

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

[解释]

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

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

[解释]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

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解释]

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

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解释]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8、侧目而视

[解释]

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误用]

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9、良莠不齐

[解释]

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误用]

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明日黄花

[解释]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

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21、评头论足

[解释]

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

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22、七月流火

[解释]

出自《诗·幽风·七月》 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

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6、久假不归

[解释]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

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47、五风十雨

[解释]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

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48、不忍卒读

[解释]

卒 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

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50、求全责备

[解释]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

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51、身无长物

[解释]

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误用]

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52、相敬如宾

[解释]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样。

[误用]

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53、石破天惊

[解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误用]

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54、胸无城府

[解释]

城府 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7、安土重迁

[解释]

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

常被误解为反义。

58、望尘莫及

[解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

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59、不胜其烦

[解释]

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

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60、耳提面命

[解释]

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

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形容情况急,说话语速快的成语?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伶牙俐齿等。

一、口若悬河 [ ò xé ]

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译文:郭子玄这个人,口才真是好,言语议论如悬河泄水,滔滔流注,永不歇止。

二、滔滔不绝 [ āo bù jué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译文:张九龄擅长谈论,每当他和宾客议论文章的内容的时候,说起来没个完,好像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

三、侃侃而谈 [ ǎn é ]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四、妙语连珠 [ mǔ lū ]

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五、伶牙俐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千四,说人好歹,讦人暖昧,损人行止。”

1.口若悬河2.滔滔不绝3.夸夸其谈(贬义词)4.妙语连珠5.伶牙俐齿6.出口成章7.对答如流8.巧舌如簧

一句话也不说打一成语一言一语?

一句话也不说的成语是一言不发。

一言不发

汉语成语

拼音:yī ù fā

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成语解释:意思是一句话也不说,暗示有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在句子中一般用作 作谓语、状语,多用于贬义,指默不做声。

典故

一句话也不说。《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他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儿女英雄传》七回:“只见她一言不发,回手拔出那把刀来。”钱钟书《围城》九:“鸿渐说这一篇话,随时准备她截断,不知道她一言不发,尽他说。这静默使他愈说愈心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声不吭、一声不响、一言半语、不言不语、三言两语。

反义词

舌敝唇焦、千言万语、口口声声、口若悬河、说长道短、絮絮叨叨、喋喋不休、脱口而出、侃侃而谈、高谈阔论、说长话短。

阔轮高弹是成语吗?

不是,

高谈阔论

拼音:án kuò 近义词: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反义词: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例子: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谒后语:对着月亮演讲;坐飞机看报纸;摩天楼上说大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