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红色警戒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命令与征服秘籍)

本文目录一览:

《命令与征服》和《红色警戒》重生了,它们背后的故事有多传奇?

从《魔眼杀机》《沙丘2》到《命令与征服》,从西木联合到西木工作室,在最开始的几年里西木这家公司顺风顺水,他们在擅长的即时战略 游戏 领域佳作不断。此时,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西木和它的粉丝们。

趁着《命令与征服》的热潮,西木接连为这款 游戏 推出了数款资料片,对应一系列的新兵种、新对战地图等。制作资料片的过程中,西木的开发人员萌生出不少创新点子,他们最终决定将这些独特想法打包汇集成一个独立的新 游戏 ——《红色警戒》(Red Alert)。

《红色警戒》,1996年

按照西木原本的构想,《红色警戒》是《命令与征服》的前传,不过,在具体剧情编排上却脑洞大开:在二战刚刚结束的1946年,爱因斯坦成功制造出时光机,穿越回到1924年,利用时空悖论将当时刚结束“啤酒馆暴动事件”惩戒刑期的青年希特勒成功抹杀,这样,未来的纳粹帝国将不复存在。

奈何, 历史 因此而迎来神转折:没有正常时间线里纳粹德国对苏联的压制,苏联得以全面崛起并大举入侵西欧,逼迫欧美诸国组成盟军予以回击,“新二战”就此爆发。至于要说《红色警戒》同《命令与征服》的紧密联系嘛,本作的过场动画显示,大恶棍凯恩居然混上了斯大林的资深顾问……

游戏 里,青年希特勒同爱因斯坦的会面

过场动画中的凯恩

西木的脑洞不仅体现在让人瞠目结舌的“二战史”上, 游戏 里的很多兵种设计同样尽显恶搞本色,无论苏联还是盟军都疯狂将黑 科技 点数加满,结果就是玩家得以见证苏联的磁暴坦克、盟军的超时空传送仪——请诸君务必注意,本作的背景舞台设在20世纪50年代。

游戏 性方面,对比《命令与征服》里的GDI和NOD,《红色警戒》里的苏军和盟军彼此间的差异性要更加明显:苏军的作战单位普遍更耐打,装甲部队也更胜一筹,反倒是盟军部队大多以敏捷和廉价见长,但后者整体实力逊于苏军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或许这就是为何本作的标题叫做《红色警戒》?

《红色警戒》同样启用由真人出演的过场动画,并且受益于《命令与征服》的成功,西木在《红色警戒》开发时不缺钱也不缺人,真人过场电影的水准更加精良。与此同时,作曲家弗兰克·克雷帕奇(Frank Klepacki)为本作苏军阵营谱写的主题曲《地狱进行曲》(Hell March)伴随着 游戏 的走红而广为人知。《地狱进行曲》原本是克雷帕奇为《命令与征服》里NOD阵营创作的曲目,但因故未被收录到 游戏 中,于是便被克雷帕奇再编曲后挪用到《红色警戒》里,后来成为这个子系列的招牌旋律。

谭雅小姐姐在“红色警戒”系列里初次登场

1996年11月,《红色警戒》正式发售,同样对应有主机版。凭借更“接地气”的题材设定,本作在玩家群体中引发的热度丝毫不逊色于《命令与征服》,以至于官方一口气推出了数部资料片。《红色警戒》在国内没有正式发售渠道,但这并不妨碍它以各种形式风行于网吧之中。

有意思的是,《红色警戒》的PC版同捆DOS版和Win95版,因为Win95版支持更高分辨率,结果自然是比DOS版更受欢迎,以至于很多国人玩家以讹传讹,将初代《红色警戒》直接称为《红警95》(Win95版《红色警戒》的主程序名即为RA95)。但如前述,本作实际发售于1996年年末。《红色警戒》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良好的Mod支持,这极大地维系了 游戏 的热度,后来玩家接触到的所谓《红警98》《红警2000》等就是粉丝自制的人气模组。

《命令与征服》和《红色警戒》的辉煌成功让西木成为当时最知名的 游戏 公司之一,更引起业界巨头EA的强烈兴趣。

1998年8月,EA正式动用钞能力,斥资1.225亿美元从维珍集团处购得Virgin Interactive北美分部,隶属Virgin的西木和Burst Studios连同诸多经典 游戏 品牌就此归于EA名下。EA将Burst更名为西木太平洋(Westwood Pacific),交由西木的两位创始人管理。

1999年8月,西木本部推出《命令与征服2:泰伯利亚之日》(Command Conquer: Tiberian Sun),次年资料片《火焰风暴》(Firestorm)问世。仿佛是中了魔咒,这一回在EA手里,西木的作品并未能再度惊艳全球玩家。在这个时候,玩家已经能玩到暴雪的《星际争霸》和微软的《帝国时代2》,《星际争霸》竞技性出众,《帝国时代2》具备浓郁的 历史 人文内涵,对比之下,反倒是《命令与征服2》的特色并不突出。实际上,不仅是《命令与征服2》,西木耗费巨大精力制作的ARPG《救世传说》(Nox)也因同《暗黑破坏神2》撞车而销量惨淡。

《救世传说》口碑上佳,但不算叫座

《命令与征服2》是西木传奇陨落的开端

2002年,暴雪公布了一款基于“星际争霸”世界观的主机独占动作冒险 游戏 《星际争霸:幽灵》(StarCraft: Ghost),后因种种原因最终夭折。同年,西木推出其基于“命令与征服”世界观的FPS 游戏 《命令与征服:变节者》(Command Conquer: Renegad),尽管拓展了系列的产品线,但销量与口碑不尽人意。

同西木“江郎才尽”式的表现相反,位于加州尔湾的西木太平洋却如打鸡血般地迎来业绩大爆发:由它制作的《红色警戒2》口碑、销量双赢,并且 游戏 的不少亮点设计还自此成为“命令与征服”系列新作的标配,比如将建筑、步兵、载具等细分归类的高效率侧边栏,而非翻滚条式显示。《红色警戒2》的资料片《尤里的复仇》同样大获好评,本作制作人员甚至恶趣味十足地安置了一个挤兑微软的彩蛋:玩家扮演的盟军指挥官要率军前往美国西雅图解救“巨软”公司(Massivesoft)董事长Bing……

媒体和玩家对《命令与征服:变节者》的评价褒贬不一

你可能没有玩过《尤里的复仇》,但肯定见过这张封面

重点来了:EA唯商业价值至上,对麾下工作室一视同仁地推行“养蛊”式内部竞争策略(牛蛙工作室就是此期间的牺牲品),很自然,EA对西木太平洋愈发看好,不仅特地从西木本部抽调不少人手给西木太平洋,后来干脆将其西木太平洋更名为EA太平洋以示对其的器重。

2003年1月,EA太平洋推出了全新的“命令与征服”系列衍生作《命令与征服:将军》(Command Conquer: Generals)。本作以反恐战争为主题,基于西木研发的SAGE引擎制作,是系列中首款采用3D引擎的RTS,玩法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将军技能系统),被不少玩家奉为经典。不过,因为EA太平洋的《命令与征服:将军》对“命令与征服”系列的招牌特色玩法改动较大,导致了西木同EA太平洋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

3D化的《命令与征服:将军》

同样是在这个时间点,EA宣布将西木和EA太平洋合并到EA洛杉矶工作室。诸多矛盾在此时爆发,出于搬家等多方面考虑,包括西木两位创始人在内的很多骨干员工纷纷选择离职。作为回应,本就对西木近年来疲软表现颇有不满的EA索性在同年3月将西木正式关闭,西木的 历史 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的岁月里,EA洛杉矶相继推出《命令与征服3》(2007年)、《红色警戒3》(2008年)和《命令与征服4》(2010年)。上述作品均采用SAGE引擎制作(故而它们无一例外均遗传有SAGE引擎的寻路问题),也或多或少都带有各自的独到亮点。

《命令与征服3》首度加入外星人种族思金人(Scrin),同时还是继初代《红色警戒》之后首款重新登陆主机平台的“命令与征服”系列正统作品;《红色警戒3》新增旭日帝国势力,核心玩法显著强化了电竞和微操要素,并引入“协议”技能,类似《命令与征服:将军》里的“将军技”;《命令与征服4》的变革最为激进,它颠覆性地启用类似《战锤40000:战争黎明2》的占点式资源系统和指挥官职业系统,有意调低总人口上限(以至于很多系列老粉丝因此非常抵触本作,蔑称其为“王八竞技场”),其单人剧情战役则为大反派凯恩的传奇画上了句号。

这些 游戏 都不能说不好,奈何真正的问题在于: 游戏 业在快速变化之中,RTS的影响力日渐下降,并且在竞技性上遭遇瓶颈,MOBA等更新形式的竞技 游戏 正跃跃欲试。所以,这些作品所取得的销量与评价只能算是不过不失。

《命令与征服3》中引入思金人势力

《红色警戒3》里的协议技能系统

大手笔的EA为此期间的 游戏 作品聘请到不少好莱坞明星参演,比如著名的华裔混血女星胡凯莉(左)

步子迈开太大的《命令与征服4》终结了凯恩的传奇

2010年,EA决定将EA洛杉矶拆分为Victory Games和Danger Close(军事术语“我方火力攻击目标的600米内存在友军部队”)两家工作室,其中Danger Close专注于动作射击类 游戏 开发,Victory Games继续深耕RTS市场。EA授意Victory Games借助“寒霜3”引擎制作《命令与征服:将军》的官方续作,但本作被急着创造业绩的Victory Games自主变更成一款内购课金RTS网游。Victory Games交出的成果始终未能达到EA预期,EA最终决定将Victory Games代表的RTS部门彻底解散。

2013年,Alpha测试中的《命令与征服:将军2》被EA取消开发,Victory Games宣布关闭

无论如何,“命令与征服”及其衍生系列是RTS以及电子 游戏 发展史上的瑰宝。据粗略统计,截止到2009年11月,系列作品累计售出了逾3000万份。EA到底也没有放弃继续榨取“命令与征服”的剩余价值,比如在2018年,玩家就“有幸”玩到了官方手游《命令与征服:宿敌》(Command and Conquer: Rivals)。

“你们难道没有手机吗?”

西木被EA关闭后,部分骨干成员于2003年愚人节当天创立了岩石壁画 游戏 (Petroglyph Games),相继推出《星球大战:战争帝国》(Star Wars: Empire at War)、《灰蛊》(Grey Goo)等RTS 游戏 ,但市场反响只能说是平平。原《红色警戒2》和《命令与征服:将军》的主创达斯汀·布劳德(Dustin Browder)则于2005年加入暴雪,成为《星际争霸2》《魔兽世界》等 游戏 的核心开发人员。2015年,西木的两位创始人卡斯尔与斯佩雷共同荣获由“ 游戏 奥斯卡”TGA颁发的“ 游戏 业偶像”奖(Industry Icon Award)。

达斯汀·布劳德,暴雪玩家熟知的“光头哥”

TGA颁奖礼上的两位西木创始人

RTS可能式微,但也时常回暖。2013年,微软推出《帝国时代2:高清版》,登陆Steam商城后销量轻松突破数百万份,激励微软正式上马了重制“帝国时代”系列的计划。紧接着,暴雪启动了《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的高清重制。至于EA?它当然也没闲着,2018年11月,EA宣布初代《命令与征服》、初代《红色警戒》及其资料片将迎来高清重制版,预计2020年正式发售。

初代《命令与征服》和初代《红色警戒》的重制工作由岩石壁画 游戏 负责,转了一大圈之后,可以说,这项任务又回到了“西木”手里。重制版 游戏 对应4K级高清分辨率、支持画质实时切换和镜头缩放,还对应《红色警戒2》式的高效率侧边栏,就连真人过场动画也经由AI算法画质增强,那些当年因故未能收录到 游戏 里的视频素材和配乐也会以额外奖励内容的形式植入到重制版 游戏 中,这看起来的确饱含着重制 游戏 的所有诚意。

原版和重制版过场动画画质比较

问题来了:你会给EA的冷饭补一票情怀税么?

红色警戒命令与征服怎么下载

下载步骤如下:

1、首先下载手游模拟器:点击下载。

2、下载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电脑版的游戏包。

3、游戏包下载完成后点击模拟器右上角的本地安装,添加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游戏包即可开始安装游戏。

4、选择默认的引擎,点击“确定安装”即可。

命令与征服系列和红色警戒系列是什么关系

红色警戒系列是命令与征服系列游戏之一,命令与征服系列包括红色警戒,但不单只有红色警戒。

相关介绍:

命令与征服一共出现过3个系列包括泰伯利亚系列、红色警戒系列、将军系列。

联系剧情讲,命令与征服系列与红警系列处于的宇宙是爱因斯坦为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进行时空旅行消灭了希特勒而造就的不同于将军系列的时空,因此在红警系列的剧情里,没有发生我们历史上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生的是苏联发动的超级世界大战。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2000年,Westwood Studios推出了使用改良《泰伯利亚之日》引擎制作的红警二代。二代的阵营依然是由美国领导的盟军(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和由苏俄领导的苏军 (包括苏俄、伊拉克、利比亚、古巴)。红色警戒2首次推出了繁体中文版本。

2001年,红色警戒2的资料片《尤里的复仇》发售。资料片中增加了新阵营——尤里,但尤里阵营没有任务关,是两派阵营的敌人;玩家只可以在遭遇战模式中使用尤里 (但也有玩家制作尤里任务)。资料片对游戏图像略做了改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命令与征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