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如下: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勉强想要依循习俗去登高,可惜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再送酒过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里的菊花,现在应该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写作背景。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在安史之乱的次年,长安被安禄山的叛军攻陷。公元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遥怜故园菊”一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应傍战场开”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大意

大意: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原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


扩展资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但是在这战乱的旅行途中,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

古时候人们在重阳佳节的时候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第一句的“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二字,“勉强”二字更是体现出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则是使用了陶渊明的典故,两句承上启下,衔接十分自然。诗的第三句渲染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的距离之远,烘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是从惜花和思乡上升到了对战争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整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岑参的诗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其翻译如下:

1、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白话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整体赏析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及原文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 岑参的读音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作者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然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勤学不辍,遍览史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