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静夜思古诗配画 静夜思诗配画简单又好看图片

静夜思古诗配画 静夜思诗配画简单又好看图片静夜思古诗配画 静夜思诗配画简单又好看图片


静夜思的古诗画怎么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静夜思》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名:《静夜思》

别名: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出处:《李太白集》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诗词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中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

静夜思的画怎么画

首先画出一位望向窗外的诗人,窗外是绵延的高山和圆圆的月亮,室内画上盆景,桌子,书本等,先给诗人的衣服涂黄色,室内的摆件也全部涂色,月亮涂浅黄色,天空和山峰涂深蓝色,最后写上主题诗,静夜思古诗配画就完成啦。

画出一位诗人,诗人的头上戴着管帽,眼睛望向远方,身上穿着长袍,双手背在身后,所有所思的感觉。

在诗人的前面画上一个窗户,画出窗户的纹理,窗外是圆圆的月亮,绵延的高山和大大的芭蕉叶,非常的美好。

继续画出屋内的摆设,在屋内画上盆栽,书桌,画卷等,并给诗人涂上颜色,帽子和衣服涂上黄色,头发涂棕色,面部涂肤色。

继续给屋内的摆设涂色,松树盆栽涂绿色和棕色,窗帘涂紫色,桌子和柜子涂棕色,桌子上的书和画卷涂上蓝色和浅卡其色。

窗户的花纹涂上棕色,远处绵延的高山涂上深蓝色,天空涂上静谧的蓝色,月亮涂浅黄色,芭蕉叶涂绿色,并用白色画出星星。

最后,我们给墙壁涂浅黄色,地面涂棕色,在左下角写上主题诗。

小学生简单古诗配画图片

诗配画也是儿童画的一种,只不过在儿童画的基础上配以古诗文字内容,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简简单单表现中国文化魅力所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诗和儿童图画搭配的文化韵味,使小学生更能轻而易举的记住古诗词。

静夜思古诗配画简笔画怎么画

画静夜思配画,要画出抬头观月的古代人物、明亮的月亮、黑夜、床以及床前的月光。下面就开始画静夜思。

工具/材料

纸、彩笔

01

准备一张纸和各色彩笔。

02

先用桔色在纸上画一个古代的帽子,前低后高,像个电熨斗一样,在帽子下面,画两个长长的圈,表示帽翅。

03

在帽子下面,画一个圆形,表示脸,在脸的左侧,画一个突起的小尖,表示鼻子。

04

用黑笔在脸上画一条弧线,表示眉毛,在眉毛下面,画一个圆,表示眼睛,在眼睛里面,画一个黑点,表示眼珠。在眼睛右侧,画一个半圆形,表示耳朵,并且把耳朵右侧的区域涂成黑色,表示头发。

05

在头部下面,画两只鸡腿的形状,上窄下宽,表示背在身后的两个袖子。

06

在袖子左侧,画一条竖线,表示胸口,在袖子下面,画一个梯形,表示古代的袍子。

07

在袍子下面,用黑色涂一个椭圆形的黑点,表示鞋。

08

在人物的右侧,用棕色笔画一条竖线,表示床的栏杆,在栏杆右侧,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床屉。

09

在栏杆右边,用桔色笔涂一片三角形的区域,表示床帘。

10

在人物的左上角,用绿色画一个半圆,表示圆形的窗户。

11

在窗户上面,用黄笔涂一个圆,表示月亮。

12

把窗户和月亮之间的部分涂成深蓝色,表示黑夜。

13

最后,把人物下方和床的下方涂成黄色,表示洒在地面的月光,静夜思配画就画完了。

静夜思古诗怎么涂颜色

配画颜色主要以暗色调为主。夜空用深蓝,月亮用白色,周围过度浅黄。床用褐色,接近木纹色彩。人物衣服以素色为主。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