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目录一览: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简单介绍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对于淮小麦用药的用法用量是煎服,15~30g;研末服,3~5g。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邪汗出者是禁止服用的。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很多的人们不知道小麦还是可以入药的,对于治疗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其中淮小麦也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但是很多的人们不知道它。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淮小麦的介绍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心经。

【功效】养心安神。

【临床应用】用于神志不宁,失眠等症。

本品善于养心以宁神志,对于神志失常以及夜寐不安等心神不宁之症,常常配合炙甘草、大枣等药同用,有养心安神作用。

【处方用名】小麦、淮小麦(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 治脏躁,常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烦躁不安等。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对于淮小麦用药的用法用量是煎服,15~30g;研末服,3~5g。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邪汗出者是禁止服用的。

3、淮小麦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麦与杏仁同食易令人吐泻,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多食。

4、淮小麦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诚为养生保健之佳品。小麦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麦最佳。

5、淮小麦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其功效:健脾和中,治消化不良、肢体乏力等症。滋胃阴清虚热,有口渴能饮、善饥,以及消渴病。

6、淮小麦益肾安眠,治肾湿热等症。陈小麦苦寒,具有止痢、解烦渴的作用。

淮小麦的保健食谱

1、养心宁神的甘麦大枣汤

用甘草12克,淮小麦18克,去核大枣9枚。(天下养生网)小麦洗净,漂去浮末;将甘草、小麦、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沸之后即可饮用。此方出自《金匮要略》。此方应用的就是小麦可以“养心气”的功效,而甘草可以泻心火,大枣可以补脾益气,三药共同达到养心安神、滋阴养脏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如出现心不在焉、睡眠不佳、经常失眠、常流泪、易激动、心慌等症状,饮用甘麦大枣汤症状可以立即消除。

2、防治腹泻的炒黄面

取白面500克,将白面炒至焦黄,(天下养生网)每日晨起空腹用滚开水调冲30克食用,也可放入适当的盐或糖来调味。于晨起空腹食用,可达到止泻固肠的作用。此方出自《饮膳正要》。适用于胃肠不固而引起的腹泻不止。肠胃不固指的是肠胃消化不好,不能将食用的食物完全消化。中医认为肠胃为“水谷之海”,吸收水谷中的营养。当我们的肠胃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水谷中的营养甚至出现腹泻的症状时,就需要对我们的肠胃进行调节,这时我们大多使用炒黄面。也就是说当身体出现腹泻症状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炒黄面给肠胃补充阳气,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促进肠胃更好的消化吸收。

猜你喜欢:

1.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2. 粗粮养生食谱

3. 吃什么食物能温暖子宫

4. 养肝的菜谱大全

5. 小孩吃什么健脾胃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宜忌

淮小麦是小麦的一种,淮小麦的功效与小麦的功效是大致相同的。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总而言之,淮小麦对于人体的作用是很多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淮小麦主要可以用来治疗敛汗,具有止汗、益气的功效。淮小麦的具体功效有: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对于淮小麦用药的用法用量是煎服,15~30g;研末服,3~5g。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邪汗出者是禁止服用的。

淮小麦的饮食宜忌

小麦适宜心血不足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多呵欠、喜悲伤欲哭者食用;患有脚气病、末梢神经炎者宜食小麦;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者,宜食浮小麦;也适宜妇人回乳时食用。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1、小麦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2、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

3、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4、小麦可煎汤,煮粥,或制成面食常服;也可炮制研末外敷,治痈肿、外伤及烫伤;

5、小麦对妇人脏燥者,小麦宜与大枣、甘草同食;对自汗盗汗者,小麦宜与大枣、黄芪同食。漂浮水面的干瘪小麦称浮小麦,止汗力更好;

6、小麦存放时间适当长些的面粉比新磨的面粉的品质好,民间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面粉与大米搭配着吃最好;

小麦用药宜忌: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淮小麦的保健食谱

养心宁神的甘麦大枣汤

用甘草12克,淮小麦18克,去核大枣9枚。小麦洗净,漂去浮末;将甘草、小麦、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沸之后即可饮用。此方应用的就是小麦可以“养心气”的功效,而甘草可以泻心火,大枣可以补脾益气,三药共同达到养心安神、滋阴养脏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甘麦大枣汤里使用的小麦是淮小麦,而不是浮小麦。那么,怎么区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呢?淮小麦指的是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浮小麦的“浮”,是漂浮、浮起来的意思。

炒黄面

取白面500克,将白面炒至焦黄,每日晨起空腹用滚开水调冲30克食用,也可放入适当的盐或糖来调味。于晨起空腹食用,可达到止泻固肠的作用。这种吃法适用于胃肠不固而引起的腹泻不止。肠胃不固指的是肠胃消化不好,不能将食用的食物完全消化。中医认为肠胃为“水谷之海”,吸收水谷中的营养。当身体出现腹泻症状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炒黄面给肠胃补充阳气,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肠胃消化吸收的感觉就会更好。

猜你喜欢:

1. 小麦的种植方法

2. 小麦的种植方法介绍

3. 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 小麦的种植流程

5. 收获小麦的注意事项

请问淮小麦的作用

有养心安神作用。

本品善于养心以宁神志,对于神志失常以及夜寐不安等心神不宁之症,常常配合炙甘草、大枣等药同用,有养心安神作用。淮小麦味甘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养心阴、益心气、安心神、除烦热的功效,为君药。

扩展资料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对其祖先植物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干小穗、干子粒、炭化麦粒以及麦穗、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其后,小麦即从西亚、中东一带西向传入欧洲和非洲,东向传入印度、阿富汗、中国。中国的小麦则由黄河中游向外传播,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才传到大洋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小麦

人民网-小儿夜啼,淮小麦煎大枣

淮小麦和浮小麦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为:淮小麦是主产于江淮地区的小麦,浮小麦主要是产于北方的小麦。两种药物的功效也是不尽相同的,淮小麦主要入里,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浮小麦的主要走表,主要除浮热止汗力比较强,对于虚汗不尽者较多用。

浮小麦为未成熟而体中空经水淘后即能浮起的小麦人药,其性味甘凉,功专止汗,主要用于自汗、盗汗,因本品甘而温和,“甘温可除热”,故亦可用于虚热病证,如《本草纲目》 说:“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淮小麦,则为已成熟且佳中中空,经水淘后能沉下的小麦供药用,其性味甘而平,具有养心安神,养阴平肝之功,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头昏、苦思悲伤、时哭时笑、精神恍惚、喜欠伸等脯躁之证,常与甘草、大枣、麦冬、枣仁等配用,方如甘麦大枣汤。

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淮小麦是小麦的一种,因为它的生产地主要是在江淮地区,因此被称之为是淮小麦。淮小麦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淮小麦主要可以用来治疗敛汗,具有止汗、益气的功效。淮小麦的具体功效有:

1、用于自汗,盗汗。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养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对于淮小麦用药的用法用量是煎服,15~30g;研末服,3~5g。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邪汗出者是禁止服用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