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图片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

地老虎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地老虎的危害

1、较小的地老虎幼虫食量比较小,非常喜爱吃作物的叶片,还会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

2、地老虎幼虫喜欢在夜间活动,经常咬断作物的叶柄、枝条和主茎部分,对作物的伤害极大。

3、地老虎种类非常多,一只成虫可产卵500粒左右,每年可繁殖3代左右,繁殖速度很快,对各个季节农作物都有影响。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图片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图片


地老虎是什么?

地老虎可以吃的,用油炸,属于高蛋白的食品。其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地老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矿物质钙、铁、磷、锌挂营养成分,可作为滋补食材食用。

昆虫名,属夜蛾科。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成虫口器发达,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地老虎是什么昆虫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生活史和习性: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

成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迁飞能力强,一次迁飞距离可达1000km以上;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土缝中、杂草从中、屋檐下或者其他隐蔽处,夜间出来活动,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以晚间19-22时活动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幼虫:多数为6龄,少数为7-8龄;有假死性,受精后缩成环形。1-2龄幼虫对光不敏感,昼夜活动取食;4-6龄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晚上出来活动取食。

各虫态历期: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89℃、10.98℃和11.2℃。在24℃条件下,卵4.25d,幼虫21.1d,蛹14.43d,产卵前期3.9d。完成一代需要13.68d。

地老虎又叫什么

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中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

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中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

地老虎是什么动物?

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土蚕、切根虫等。

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 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