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中草药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1.抑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止血

乌药具有止血的功能。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促进血凝及良好的止血作用。

3.兴奋

内服时,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并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的作用。局部外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4.抗炎镇痛

能显著对抗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能有效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其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显著抑制酒石酸锑钾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

5.温肾散寒

乌药具有温肾散寒的功效。乌药可用于胃寒痉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等症的治疗。

6.对消化道的影响

有报导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双重作用,此外,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7.行气止痛

乌药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逆胸腹胀痛,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等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8.开胸解郁

乌药具有开胸解郁的作用。乌药可以理七情郁结,可用于治疗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等病症。

温馨提示: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很多,但它毕竟是一种药,所以不可长期过量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阴虚内热者以及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乌药;孕妇及体虚者需慎服乌药。另外乌药具有兴奋作用,所以临睡前不宜服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

乌药,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那么乌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1、温肾散寒

用于胃寒痉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

2、行气止痛

治气逆胸腹胀痛,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

3、开胸解郁

还可以理七情郁结,治疗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4、消食驱虫

用于小儿疳积,还能对小儿腹中有虫起到驱虫的作用。

5、消炎止痢

治疗肠炎痢疾,大便带脓血,食少便溏。

6、消肿止痛

对跌打损伤,风湿麻痹也有很好的疗效。

乌药的药用价值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1、治心腹气痛: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一片,苏一叶,煎服。(《濒湖集简方》)

2、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慎斋遗书》香附散)

3、治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藭、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纲目》)

4、治产后腹痛:天台乌药、杜当归,为末,豆淋酒调下。(《朱氏集验医方》乌药散)

5、治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孙天仁集效方》)

  乌药的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1、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2、麸制: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

3、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乌药500g,用醋60g。

4、酒制: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干,每乌药500g,用黄酒60g。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您好,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消肿。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味辛、性温,归脾、肺、肾、膀胱经,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消肿的作用,能通理上下诸气,用于寒郁气滞所致胸腹胀痛、气逆喘急、疝气疼痛、痛经、产后腹痛,以及肾阳不足、膀胱虚冷所致遗尿、尿频等症。现代常用于浅表性胃炎、月经不调、疝气、老年性前列腺肥大、中风、癌症等。

尤以治下腹胀痛为宜。用于治疗胸胁腹痛或少腹冷痛等,常与香附等同用;用治脘腹胀痛,可配伍木香、青皮等同用;用治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等症,可与小茴香、木香等配伍为用,如天台乌药散。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膀胱虚寒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等症,常与益智仁、山药同用,如缩泉丸。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