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又称自闭症,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交流及社会互动能力受损的发育障碍。患者一般在三至七岁之间发病,症状一般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迟缓和重复刻板行为主,但患者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程度的认知能力。阿斯伯格综合征一词最先由瑞典精神病学家在19年提出,用来形容一群智商介乎70至13的人士,这些人士在社交、言语、认知及沟通能力等各方面有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成因仍然不明,但一般相信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成。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脑部一般都会有失调的情况出现。参见.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简称AS

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征,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力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常见症状有:

1

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

2

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

3

呆板、单调的语言;

4

非语言交流贫乏;

5

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天气、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及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但只是机械地记忆,却并不能理解,给人以古怪的印象;

6

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及奇怪的姿势;

7

大部分AS伴有多动、抽动、注意力缺陷症状。

这类孩子一般要跟踪数年才能确诊,并无特效药,中国目前无该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国内在某个地区部分幼儿园的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可能不低,且该症误诊率较高。主要是靠平常的行为训练、教育引导、参与社交, 让小孩成长为有正确价值观和心态、健全人格和品格,学有所成的社会有用栋梁之才。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表现

认识和了解阿斯伯格儿童的社交与行为常见问题,利于家长和学校采取有效应对防范措施,帮他们平稳度过学龄期和青春期。因为,阿斯伯格儿童们的社交与行为问题大都到了小学和青春期后才会凸显出来,会给他们自身及其家庭带来很多问题与挑战,许多家长因阿斯们到了青春期后问题变得难以控制而紧张和抓狂。

持续的社交困难

阿斯伯格儿童与同龄人的社交互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有些则与小年龄儿童或成人交往顺利,阿斯伯格儿童的社交能力会因人而异;尽管他们普遍渴望交友和获得友谊,但由于缺乏社交技巧和笨拙,以及解读社交信息困难,容易遭受他人排斥和欺侮,并由此引发阿斯们的各种情绪问题,如愤怒、焦虑和抑郁,严重者到了青春期后会发展为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拒绝上学、拒绝社交、蜗居家里、物质依赖等。

如若家庭环境不利,阿斯伯格儿童很容易受到情感或躯体虐待,他们特别容易困惑和费解:为什么自己要遭受惩罚、虐待和排斥,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有报道,青春期后的阿斯们容易被引诱加入不良团伙或被恶意利用犯事;很多有一技之长的成人阿斯们,因与雇主沟通出问题而遭解雇,因此他们容易失业和成为无家可归者。

学习困难问题

阿斯伯格儿童一般可以入读学校,其中不乏成绩优秀者,但相当部分还是会遇到很多学习上的麻烦。虽然阿斯伯格儿童可能在数学、阅读、英语、生物、天体等方面表现某些天赋,但他们平衡掌握综合知识方面欠缺,甚至厌恶和抵触某些课程门类,也会厌恶做家庭作业。

阿斯伯格儿童多有运动发育协调问题,所以讨厌上体育课、讨厌写字、讨厌集体活动。老师们经常反映这类儿童“不服从指令、课堂上擅自离席、行为有问题、违拗对抗老师”等,这缘于阿斯伯格儿童的“低情商”和心灵解读能力差,他们会毫不客气、直截了当指出老师们的失误或失言。

学校老师们的投诉主要行为是:阿斯伯格儿童普遍傲慢、没礼貌、我行我素、恶意和不服从、不守纪律、缺乏理解和支持等,教师的介入与干预容易遭致阿斯伯格儿童的反抗、愤怒、情绪爆发失控等。他们可能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强迫症等,使得学习困难“雪上加霜”。正因如此,他们的学习进程易受阻碍,乃至丧失学业和“被逐出”校门。

01

青春期问题

青春期被称为是“第二反抗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阿斯伯格儿童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同样会上升,由此引发更激烈的躁动、恐惧焦虑、情绪不稳定、对异性感兴趣、手淫等问题,由于他们自控能力不及正常儿童,因此这方面的表现更凸显和直白;他们因理解两性关系与界限困难而引发不当行为,如盯着喜欢的异性看、摸人家头发、尾随异性、不当表露爱慕、频繁手淫等。

青春期的他们,自我意识也会增强,但容易走“害羞”与“自我表现”的两个极端,对他人的评价和眼光变得敏感多疑,从而引发强烈的焦虑与恐惧。阿斯伯格儿童此阶段容易合并述情障碍(alexitymia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无法识别和调节悲伤或愤怒之类的强烈情绪,因而易出现突然情感爆发、哭泣或极端愤怒。也因此会导致睡眠障碍、拒绝社交、贪吃肥胖、口腔溃疡、龋齿、蜗居等问题,此阶段不排除他们会合并抑郁症、双相障碍、社交恐怖症、人格障碍等问题。

02

就业和职场问题

美国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具有大学学历的高功能自闭症(包括阿斯们)一半以上2年内找不到工作,低收入家庭孩子们的情况更糟糕。他们的一部分不得已就业于庇护工场,但其工作往往简单重复、乏味、低技能、低薪酬,工作无法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及实际能力,而且工场环境相对隔离,易造成阿斯们的隔离感和孤立感。

即便是在职场,阿斯们由于沟通不畅而容易与雇主和同事产生矛盾;操业过程中不能理解进程与规则而陷入惶恐、焦虑;无法与他人感受合拍而协作操作困难;也因他们的天真幼稚,容易被他人利用和盘剥。

另外,职场日程规定的更改或严格要求遵守规则,容易使阿斯们愤怒和更具攻击性。阿斯们缺乏对社交场景的理解及交流技巧,也会使他们择业和就业“到处碰壁”。也不排除阿斯们因自寻快慰而使用违纪违法手段满足个人沉迷的兴趣,如英国的Gary McKinnon为了寻找关于UFO证据,利用计算机黑客技术侵入美国政府系统,造成80多万美金的损失(2014)。

阿斯伯格征的诊断

阿斯伯格综合征并没有实验室化验,主要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精神行为的观察积累,并注意有无特殊的表现,根据症状诊断中的六点要求来确诊。一般需要使用一些不同的测量工具,包括阿斯伯格诊断量表(ASDS)、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问卷(ASSQ)及儿童阿斯伯格综合征测试(CAST)等。由于泛自闭症障碍的特点是非常不同的,医生需要能够分清泛自闭症障碍及其他疾病的差异。该症在DSM-IV中的定义(APA,1994):

●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表现出至少以下两种情况才能定性地判断。

①在使用一些非言语性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上有显著的缺损,比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

②不能建立与其年龄相称的适当的伙伴关系。

③缺乏自发地寻找其他人分享快乐、喜好或者成功的欲望。

④缺少交际性的和情感性的互惠行为。

●在行为、喜好和活动方面固执地坚持重复和不变的模式,表现出至少以下一种情况:

①总是处于一种或以上的不变的有限的兴趣模式中,而其强烈程度和兴趣集中的地方都是不正常的。

②显著地顽固地坚持一些特殊的、无意义的程序和仪式。

③重复不变地维持一些自己形成的特殊的习惯。

④长时间地注意物体的一部分。

●上述障碍严重损害了儿童在社会交往、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

●在语言发育上没有明显的具临床意义的全面迟滞(比如在两岁以前会讲单个词,三岁以前懂得使用交谈性的短语)。

●在认知能力的发育、自理能力、适应行为(社交方面的除外)和儿童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等方面的发育不存在明显的具临床意义的迟滞。

●不符合其它明确的广泛性发育迟滞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阿斯伯格征的干预

希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由有从事儿童、青少年、智潜能开发30多年的纪汉平教授亲自诊断,制定训练方案,成功为来自全国的29名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护送他们考入大学,进入职场,组成家庭。

该中心主要通过建立孩子的元认知训练,语言交流训练、三万个社交游戏规则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积极心理学沙盘游戏、潜能开发、全脑思维能力训练(脑立方)等方法为阿斯伯格儿童保驾护航。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的病症,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孤独症。这种症状通常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的诱因是多样的,通常被认为是和婴儿在母体中感染病毒、遗传因素、药物等原因有很大的关联。

通常很多患上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表现出的是一种自闭症、孤僻的症状,他们经常自己一个人呆着,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平时的反应中,明显感到其他人要慢半拍。

同时,较于其他小朋患上该症状的孩子的运动神经友来说患上该症状的孩子的运动神经不发达,在进行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时候,接球时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以上这些情况是比较轻的症状,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会出现难以进入睡眠状态、自残等异常情况。

其实,患上此症状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和表达能力这两方面和其他正常人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他们因为自身的兴趣单一、生活刻板而缺乏社交技能,难以和人进入正常的社交状态,难以与人进行深度的交往,进而交到感情深的朋友。

实际上,患上此症的孩子还是会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但是因为自身交际能力的短板,让自己在社交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发现孩子患上此症状,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一般来说治疗该症状的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理解、陪伴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安全感。一般来说,患上该症的人在经过治疗、训练之后,是能够和其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也能够和其他人建立正确的社交关系,同时也能够在社会中正常的生存和交流。

总之,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障碍症,通常也被认为一种智力没有受损的自闭症,后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经过积极治疗之后患者可以拜托孤独、自闭的状态,达到与他人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融入社会的状态。

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自闭症的一个亚种,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状,包括:社交困难、沟通困难、和固执或狭窄兴趣。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征,有某些特征类似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如人际交往障碍,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因而也被归入更广泛的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普遍被描述为:

1、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

2、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

3、呆板、单调的语言。

4、非语言交流贫乏。

5、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天气、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及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但只是机械地记忆,却并不能理解,给人以古怪的印象。

6、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及奇怪的姿势。

虽然大多数患儿具有正常的智商,极少数甚至具有某些领域的高智商,但仍有少数出现轻度发育迟滞。该病明显发作或至少被发现时往往比孤独症晚;因此语言及认知能力得以保存。这种情况通常都很稳定。而且这种较高的智商提示较孤独症好的长期预后。

中国目前无该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国内在某个地区部分幼儿园的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可能不低,且该症误诊率较高。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病因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


目前该病病因不明。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原因。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表现症状

1、 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损害

离群、无法交友 :AS患者通常是离群、孤立的,往往以一些异常的或奇怪的举动去接触别人。AS患者经常是渴望甚至是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但其笨拙的交往技巧和不能明白别人的感受、愿望(例如厌倦、急于离开、需要、私隐)而导致联系不能建立。

对他人情感认知迟钝、不理解 :在社会交流的情感方面,患者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恰当的反应和不正确的解释,对别人的情感表达反应迟钝、理解拘泥甚至漠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有能力以认知和呆板的方式正确描述其他人情感。

个性刻板、固执 :患者行为反应强烈地依赖公式化和刻板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而不能以直觉和自发的形式理解别人的意图,因此往往表现出反应脱节。这一表现导致了AS患者给人以社会行为幼稚可笑和行为刻板的强烈印象。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


2、 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的质的缺陷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最佳治疗年龄


尽管在AS的定义中并没有此领域的显著的功能障碍,但在AS的语言沟通技能上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语言呆板 :虽然患者的词态变化和语调并不像孤独症那样单调和刻板,但言语的韵律性差,在事实的申述,幽默的评论中往往缺乏抑扬顿挫。

以自我为中心 :言语经常是离题和带偶然性的,给人一种松散和缺乏内在联系和连贯性的感觉。虽然在某些个例中这个症状可能提示某种思维障碍,但更经常的是这种言语中缺乏连贯性和交互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交谈模式的结果(例如,缺乏感情的有关于名字,数字的长篇的独白),不能提供评论的背景资料,不能清楚界定话题的变化,不能制止说出内心的想法。

自说自话、不考虑听众意愿 :患者交流方式的最典型特征是冗长的表达方式,有部分作者认为这是这种疾病区别于其他的最明显的特征。患者会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不停地讲,完全不理会听众是否有兴趣或是否在听,是否想插话或是否想换一个话题。

3、 局限的,重复的,固定模式的行为,兴趣和活动

在AS中最常观察到的是对局限兴趣的全神投入。对一些不寻常而十分局限的题目十分投入的这一表现。虽然这一症状表现在儿童时期并不容易被发现,但这种行为非常特别因为患者常会学习有关于一些局限的题目(例如蛇,行星的名字,地图,电视节目表或铁路时间表)的超乎寻常多的事实资料。

4、 笨拙的运动

该症状作为AS患者的相关表现而非诊断依据,即运动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AS患者可能会有运动技能发展落后的个人史,如比同龄人更晚学会骑自行车,接球,开罐头等。通常他们是不灵活,步态僵化,姿势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方面的显著缺陷。

阿思伯格综合征的诊断

阿斯伯格综合征并没有实验室化验,主要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精神行为的观察积累,并注意有无特殊的表现,根据症状诊断中的六点要求来确诊。一般需要使用一些不同的测量工具,包括阿斯伯格诊断量表(ASDS)、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问卷(ASSQ)及儿童阿斯伯格综合征测试(CAST)等。由于泛自闭症障碍的特点是非常不同的,医生需要能够分清泛自闭症障碍及其他疾病的差异。该症在DSM-IV中的定义(APA,1994):

1、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表现出至少以下两种情况才能定性地判断。

①在使用一些非言语性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上有显著的缺损,比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

②不能建立与其年龄相称的适当的伙伴关系。

③缺乏自发地寻找其他人分享快乐、喜好或者成功的欲望。

④缺少交际性的和情感性的互惠行为。

2、在行为、喜好和活动方面固执地坚持重复和不变的模式,表现出至少以下一种情况:

①总是处于一种或以上的不变的有限的兴趣模式中,而其强烈程度和兴趣集中的地方都是不正常的。

②显著地顽固地坚持一些特殊的、无意义的程序和仪式。

③重复不变地维持一些自己形成的特殊的习惯。

④长时间地注意物体的一部分。

3、上述障碍严重损害了儿童在社会交往、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

4、在语言发育上没有明显的具临床意义的全面迟滞(比如在两岁以前会讲单个词,三岁以前懂得使用交谈性的短语)。

5、在认知能力的发育、自理能力、适应行为(社交方面的除外)和儿童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等方面的发育不存在明显的具临床意义的迟滞。

6、不符合其它明确的广泛性发育迟滞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治疗

对于该症的治疗,家长应给儿童的态度则主要是理解、支持、同情和宽容。阿斯伯格综合症病因未明,尚无特效预防手段,主要的治疗方式有纠正行为和训练社交等。对这类儿童实施特殊教育服务是有必要的。

异常行为的纠正和社交能力的训练

对于AS和其他孤独症谱系,对异常行为的纠正和社交能力的训练是目前最主流的治疗方式。

1、 自我支持 :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积极的团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社会联系(如社区服务、兴趣取乐部和自我支持组织)。近来的经验研究显示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乐于与其他具同样问题的患者交流,并可以通过某项活动或分享兴趣来建立关系。

2、 适应能力 :在任何干预计划中,使患者在各方面拥有足够的能力应优先考虑。AS患者的刻板特性可以被用于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及提高其个人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训练方法应严格遵循上述指导方针,在不同的、自然的环境中常规地进行,以使技能获得最大的泛化。

3、 不适应性行为 :通常以口头指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教会他们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解决经常发生的、麻烦的问题(如新奇的、强烈的社交要求或在这方面的挫折)。这方面的训练对使患者认识问题的发生及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4、 社交及交流技能 :这方面的技能可能最好由对语用学有兴趣的社交学专家来对患者进行训练。但如果社会训练机构能够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机会接触训练人员和练习特殊技能,也可选则在其中接受训练。训练教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的非言语性行为(如与人交往中的凝视及学习和模仿音调的变化),这些训练包括在镜子前的模仿训练,等等;

②用语言解释他人的非言语性行为;

③同时处理视觉与听觉信息(以培养对多种刺激的整合能力及使创立适当的社交关系的难度降低);

④同时培养训练患者的社会认知和perspecive-talking skill能力,纠正其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如非文字性语言)。

心理治疗

尽管现有的心理治疗对AS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疗效,但一定程度的集中的、结构化的咨询服务对AS患者,特别是对心情哀伤、患有抗拒症、焦虑、家庭功能异常或遭受挫折的患者有很大的帮助。

药物辅助治疗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治疗AS和孤独症谱系的灵丹妙药。药物只有辅助作用,主要是针对一些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一般的,应尽可能避免儿童进行药物介入治疗,在患者出现令其虚弱的抑郁症状。严重的妄想、强迫或思维混乱时可以给予特殊的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及其作用有:如哌甲酯可减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乐定可用于治疗合并的多动行为和抽动障碍,氟哌啶醇可治疗攻击行为,也可减少多动、刻板行为,氟西汀能改善患者的情绪和抑郁症状等。

治疗前需要建立详细的评估计划

在开始每一个治疗和干预的计划之前,都需要做一个全面彻底的评估,以了解孩子的不足和已具备的能力。一个全面广泛的评估包括有对以前和现在的行为(或精神)方面的评估,神经生物功能的情况,交流的模式(特别是用语言达到一些社交目的的能力,或语用学),以及适应性的行为(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每一位儿童都不一样。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基于全面广泛的评估而制定的干预的计划必须符合被施予的儿童的独特的需要和能力。

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自闭症

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孤独症的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AS者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但是孤独症中的高功能者与AS的分别就更加微妙了。

智商

一般在定义阿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70以上来作为范围。

思考方式

自闭症儿童对于某些事情大多有特殊的兴趣或特殊的天赋,例如机械性计数的能力、机械性音乐的能力、机械性的判断能力,比较不属于思考性能力。而阿斯伯格症儿童则不同,阿斯伯格症儿童可能一直会思考诸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等思考性问题。相对于高功能自闭症所特有的机械性特殊能力,阿斯伯格症儿童在特殊能力方面则属思考性的。

语言流畅程度

高功能自闭症的自发性语言非常少,不会流畅的表达。阿斯伯格症儿童则在自发性语言和对谈上并没有问题。问题则在于对谈时,亚斯柏格症儿童会有“冗长的对谈”,不管对方有没有兴趣,会和对话者一直谈同一件事情(例如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互动。

动作协调方面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没有问题,阿斯伯格症儿童则动作显的非常笨拙,他们一般的动作协调困难有四项:

1、模仿肢体动作有困难。

2、无法顺利的接球。

3、单脚站立有困难。

4、两手无名指弯曲有困难。

社会互动方面

和自闭症儿童不同的是,亚斯伯格症儿童是具有能力、有兴趣,且会去参与,但因为他的社会直觉和一般人有差异,所以无法了解人际互动的意义。例如请他举右手,他会举左手,原因是他面对着施令者,会以模仿的方式,跟着施令者举相同的手。所以在教导阿斯伯格症儿童时,应注意其“参考点”的问题,以教写字为例,不要面对着他写,而是到他身旁教导他,以免写出来的字左右上下相反。

攻击以及暴力行为方面

阿斯伯格症儿童因有满高的道德标准,因此也容易会引发互动上的冲突。例如过马路时,看到有人闯红灯,他们会马上义正严词的制止:“不行,叫警察来抓你喔!”。像是发生类似的情况,就很容易和其它人发生冲突,而被误解有攻击暴力行为。有时候,他们只是因为被“逼急”了,才会产生攻击或暴力行为。

阿斯伯格综合征(ASD)

阿斯伯格综合征, 也称阿斯伯格症、亚斯伯格症 ,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是孤独症谱系中综合能力较高的一类。

它有着和 孤独症 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目前 病因 不明,但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症的病因,患阿斯伯格症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约有七名患儿。

评估人员通过 测试或会谈 的方式收集孩子早期发育的具体信息,以及了解孩子在孤独症相关领域里的强项和弱项,包括孩子的社交互动及沟通技能,以及异常兴趣爱好和行为,并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来决定孩子是否符合阿斯伯格症的诊断。这个诊断标准就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要达到阿斯伯格的DSM-5标准,孩子 必须在社会沟通和互动中有明显困难,同时存在受限的重复性行为。

在 社交领域 ,必须符合以下 全部3种 症状:

(1)社交时缺乏互惠性,例如在与他人互动或交谈或分享自己的感受时缺乏互惠性;

(2)非语言交流存在困难,例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

(3)难以发展符合自己年龄的社会关系。

在 重复刻板行为 方面,必须至少符合以下4种症状中的 至少2种 :

(1)重复或异常的肢体动作、使用物体或语言;

(2)对一致性和熟悉的流程异常坚持;

(3)兴趣过于狭窄、过于激烈和(或)反常;

(4)对感觉刺激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的症状。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高功能孤独症,临床特征表现为语言、社交、运动协调和兴趣方面的异常。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智力及语言表达较好,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在社交互动上存在一定困难。

社交互动困难主要与缺乏对他人的感情理解力、缺乏非语言交流能力、动作笨拙相关。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也会具有局限的兴趣,一般常见为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

简介: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心理活动下,几个同学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合作、聊天等。

社会交往是动物的本质的内在要求。动物社会的本质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此相适应,社会交往可以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等。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经常出现肢体互动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但并不需要接受治疗。通俗的说就是比较害羞,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