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了)

艾灸去湿气的方法 艾灸去湿气有哪些方法

1、艾灸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祛除湿气,湿气在中医上称为湿或者湿邪,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脾胃运化能力弱,水液在身体里停留、化湿、聚而生痰,湿邪困于肌表,可以见湿疹、湿疮,手指尖可能会见小水泡,这都是湿气重、湿邪重的表现。艾灸可以增加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身体的水湿被代谢出去,湿邪也就自然而然的减轻,湿气会逐渐消失。

2、艾灸祛湿,一般会艾灸腹部的穴位,因为腹部的穴位温中补虚、健脾和胃的能力比较强,另外还会配合腿上的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共同起到健脾和胃、化湿消肿的作用。通常艾灸祛湿只是健脾,每周艾灸2-3次即可,不用每天都灸,每次艾灸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了)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艾灸多久能彻底排湿气了)


艾灸多久能排除体内寒气?

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熏灸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艾灸具有祛除寒邪,疏通经络的作用。具体艾众治疗多久能祛除体内的寒邪,要看寒邪侵犯人体的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体质才能够决定。首先我们要明确寒邪是一种阴性的病邪,性质比较沉重,容易凝滞,主收引,所以一旦侵犯到体内,容易潜伏在脏器之中,祛除有一定的难度。假如寒邪入中比较深,患者有恶寒,关节疼痛,肢节沉重,舌苔白滑,脉沉细等症状,使用艾灸治疗的疗程相应也就会比较长,平均来讲艾灸,祛除体内寒邪的疗程,需要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但是这和艾灸治疗的时机有关,比如在夏季,三伏天进行艾灸,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可以去湿气吗

艾灸哪里可以去湿气

1、关元穴:

关元穴处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时间进行下去可以帮助人们调理气血,并且也可以帮助人们补肾固精。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

这主要是处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这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我们一般情况下需要灸20到30分钟左右。

3、中脘穴:

这处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般情况下灸15分钟左右,就可以有效的去除胃部的一些不适表现。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15分钟或者是半个小时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两种药材泡脚也能去湿气

  1、生姜

生姜性温可有效的帮助人们驱寒祛风,我们可以在水里面加几片生姜烧热,然后用来泡脚,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去除体内湿气,并且也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怕冷以及手脚冰冷的表现。

  2、艾叶

艾叶也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起到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还可以祛湿止痒现在很多人因为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面工作,这样就会导致人们是还比较严重,而我们用艾叶泡脚就可以散寒祛湿,并且可以改善人们疲劳、容易怕冷的表现。

现在我们知道了艾灸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帮助人们祛除湿气,我们可以艾灸命门穴,关元穴等穴位,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功效,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使用一些药材泡脚,去除湿气的效果也很好,比如说生姜以及艾叶,这和艾灸的方法相比较更方便,所以如果人们发现自己体内有湿气,就可以使用这些方式。

艾灸多长时间为宜

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

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艾灸一般建议十五分钟,在艾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它是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每次进行艾灸治疗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甚至会出现灼伤的情况,而想要尽快治愈的话,还是需要注意选对穴位才行,湿气较重的朋友,需要艾灸的部位也会较多。大家需要在每次复查时确定下一次的治疗方案了。

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艾灸治疗后,大家需要穿好衣服,预防着凉受风,此外,还需要多吃些祛湿效果明显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粥,如果医生建议还需要吃一些祛湿的中药的话,大家应该要按时服药,这样才能尽快缓解病症,而反复治疗依然没有效果的话,需要进一步复查,调整不同的方式,当然接受正确的综合治疗,效果会更明显,也会减少治疗的疗程,从而使湿气早日从体内排除掉。

艾灸能促进毛孔腠理展开,使身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出,但具体要多久才能排出体内寒湿,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决定,一般需要坚持艾灸1—3个月左右才会看到明显的效果,这点非常重要,艾灸丰隆穴能改善脾脏功能,调理人体的津液输布,使水有所化,痰无所聚,达到祛痰化湿的作用了。

总结:艾灸可以灸出体内湿气,那么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呢,艾灸一般建议是十五分钟的,在艾灸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它是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非常不错。

艾灸多久可以去除湿气

因人而异,中医讲究一人一治。湿气普遍的存在于人体中,只是堆积淤堵的量不同,祛除湿气首先要看患者的年龄,病龄,还要看对艾的吸收程度以及个人经络的敏感性。当然更重要的是每日坚持的量,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总之祛除湿气艾灸疗法当属第一!

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长时间

艾灸 是常见 中医 治疗 疾病 的方法,艾灸的具体使用时间是有哪些的规定的。下面就让我告诉你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长时间,欢迎参阅

艾灸到底多长时间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叶来刺激人体 穴位 ,从而起到调整身体紊乱的作用,艾灸能够防病治病,适用的范围非常的广阔,中医认为艾灸治疗能够温经通络,还能够补中益气。但是艾灸的时间有讲究,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艾灸治疗病症时间充裕可每天施灸一次或隔天施灸,也可以一个疗程(10天)后休息2~3天。身体病症调节好了之后可一个礼拜用2~3次就可以,艾灸穴位多可以分开灸,今天施灸一部分,明天施灸一部分。艾灸可以天天做或者隔天灸一次,但是艾条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劣质的艾条容易损伤经络并且耽误治病的。

艾灸一个穴位5到30分钟是比较常规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到2小时。 艾灸一个穴位时间长短是灵活的。艾灸的话,一般15分钟左右为宜,如果是 保健 灸的话,一周2次比较合适。艾灸一个穴在十分钟左右,但是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注意:头面部,3-5分钟就行了,久了会容易上虚火.腹部,下肢时间可以稍久些,一般把穴位灸到微微发红,有红晕觉发热即可换位置了.背部大概5-8分钟,太久也会口干咽燥.腰部可以久些,10-15分钟都可以。

所以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艾灸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艾灸疗法能够调节人体经络,还能够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艾灸之后,能够排出身体毒素,能够除湿,可谓是防病保健两不误。艾灸所使用的艾叶一定要是陈艾,并且在艾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避免 烫伤 。

艾灸后的不同反应

1、经络窜感就是“灸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感觉热能窜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这是打通任脉、督脉、冲脉的现象。

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等不同感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色斑 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6、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易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需要用红毛刺五加15克北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红参1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煮水,每次饮150~200毫升,频频慢饮。

7、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寒感,甚至于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有的人艾灸时会出现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这种属于经络通畅,效果好。

9、有的人会出现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种现象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 血液 粘稠, 血脂 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 呼吸 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 肾功能 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 妇科 炎症或肠 胃炎 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 瘙痒 、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 月经不调 ,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 痛风 、月内风,体内有 风湿 ,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 刮痧 , 拔罐 。

25、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26、出水泡,出红诊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艾灸对人体的好处和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在家艾灸的方法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腹部用精油 按摩 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时间:15分钟。

艾灸的 注意事项

1、灸器点 上火 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3、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艾灸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猜你感 兴趣 :

1. 护肤每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

2. 艾灸到底多长时间

3. 艾灸对经络的伤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