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增稠剂的种类 油性增稠剂

增稠剂的种类 油性增稠剂增稠剂的种类 油性增稠剂


增稠剂有哪些分类呢?

增稠剂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助剂,增稠剂就是能让当前液体的稠度加大的一种助剂。如酸奶中的增稠剂,果冻中的增稠剂,雪糕中用的增稠剂,速溶豆浆,米糊,芝麻糊等等中的增稠剂。还有工业中也经常会使用增稠剂,如涂料增稠剂,印花增稠剂,胶水增稠剂等等。人们最早用淀粉去增稠食品,其实就是一种最早的增稠剂。那增稠剂的分类有哪些。

天然增稠剂:淀粉、黄原胶、明胶、瓜尔胶、天然橡胶、琼脂等等纤维素类: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机增稠剂:有机膨润土、硅藻土、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硅凝胶等等合成高分子:聚氨酯增稠剂、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等等。目前市场上可选用的增稠剂品种很多,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四类。纤维素类增稠剂的使用历史较长、品种很多,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曾是增稠剂的主流,其中最常用的是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增稠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溶性的聚丙烯酸盐;另一种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乳液增稠剂,这种增稠剂本身是酸性的,须用碱或氨水中和至pH8~9才能达到增稠效果,也称为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聚氨酯类增稠剂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缔合型增稠剂。

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有:淀粉、果胶、琼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又称胶凝剂,是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按来源分,增稠剂可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

增稠剂

增稠剂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天然品大多数从含多糖类黏性物质的植物和海藻类制取,如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等。

合成品的增稠剂含有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等。

增稠剂广泛用于食品(如在调味酱、冰淇淋等中添加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 )、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

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食品类) 类别名称代码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6增稠剂结冷胶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磷酸酯双淀粉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葫芦巴胶

冷冻饮品0.1增稠剂葫芦巴胶

烘烤食品0.15增稠剂葫芦巴胶

糖果0.2增稠剂葫芦巴胶

面粉0.3增稠剂聚丙烯酸钠

各类食品2.0增稠剂沙蒿胶

饺子粉、挂面、杂粮面、方便面0.3增稠剂酸处理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氧化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沙蒿胶

火腿肠0.5增稠剂酸处理淀粉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5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

雪糕、冰棍、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25增稠剂乙酰化二酸双淀粉钠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氧化羟丙基淀粉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氧化淀粉

调味料(酱汁粉)、汤料、巧克力制品25增稠剂皂荚糖胶

冰淇淋、调味料、饺子粉、饮料4增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脱乙酰甲壳素

肉灌肠(方火腿、圆火腿)6增稠剂琼脂20.001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明胶20.002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雪糕、冰棍、糕点、饼干、果膨化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方便面5.0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003饮料(不包括固体饮料)1.2增稠剂海藻酸钠20.004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海藻酸钾20.005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果胶20.006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卡拉胶20.007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阿拉伯胶20.008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阿拉伯胶20.008饮料、巧克力、冰淇淋、果酱5.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饮料及固体饮料、油炸小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饮料、1.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面包、乳制品、肉制品、果冻、花色酱汁2.0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饺皮类(虾饺、鱼皮饺等)1.0(以皮计)增稠剂黄原胶(汉生胶)20.009面条、糕点、饼干、起酥油、速溶咖啡、鱼制品、雪糕、冰棍、冰淇淋10.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冰淇淋1.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胶姆糖、巧克力、炼乳、氢化植物油、沙司、植物蛋白饮料5.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乳化香精2.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乳制品、果汁3.0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20.010啤酒、饮料0.3增稠剂罗望子多糖胶20.011冰淇淋、果冻、糖果2.0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面包、乳制品、肉制品、果冻、花色酱汁0.02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酱类、果酱0.1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20.012冰淇淋0.06增稠剂淀粉磷酸酯钠20.013粮食制品、果酱、饮料、汤料、冰淇淋、奶油、调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羟丙基淀粉醚20.014果酱、果冻、午餐肉、汤料30.0增稠剂羟丙基淀粉醚20.014冰淇淋12.0增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5果酱1.0增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5午餐肉0.5增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脂20.016果冻2.5增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脂20.016冰淇淋0.3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固体饮料0.5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方便面、面条0.2增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017果酱1.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啤酒0.4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食醋1.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蛋黄酱、花生酱、芝麻酱、氢化植物油、冰淇淋、植脂性粉末2.0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乳酸菌饮料2.5增稠剂甲壳素(几丁质)20.018果酱5.0增稠剂黄蜀葵胶20.019面包、饼干、糕点、果酱10.0增稠剂黄蜀葵胶20.019冰淇淋、雪糕、冰棍5.0增稠剂亚麻籽胶20.020挂面1.5增稠剂亚麻籽胶20.020冰淇淋0.3增稠剂田菁胶20.021挂面、方便面、面包2.0增稠剂田菁胶20.021植物蛋白饮料1.0增稠剂田菁胶20.021冰淇淋5.0增稠剂聚葡萄糖20.022饮料(液、固体)25~50增稠剂聚葡萄糖20.022烘烤食品、糖果、色拉调味料、糕点、雪糕、冰棍、果冻、胶姆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槐豆胶20.023糖果(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5增稠剂槐豆胶20.023果冻、果酱、冰淇淋5.0增稠剂槐豆胶20.023雪糕,冰棍5增稠剂β-环状糊精20.024汤料100增稠剂β-环状糊精20.024烘烤食品2.5增稠剂瓜尔胶20.025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增稠剂的种类

增稠剂的种类有无机盐类增稠剂、脂肪类增稠剂、烷醇酰胺类增稠剂、醚类增稠剂、酯类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等。无机盐类增稠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醚类增稠剂:其增稠效果与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同系物的分布愈窄,其增稠效果愈大。

增稠剂的种类有无机盐类增稠剂、脂肪类增稠剂、烷醇酰胺类增稠剂、醚类增稠剂、酯类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等。

1、无机盐类增稠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

2、脂肪类增稠剂:可以把其看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少量该类有机物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等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一般来说呈线性变化关系。

3、烷醇酰胺类增稠剂: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最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在单独使用和复配使用时效果不一样。这类增稠剂的缺点是烷醇酰胺的杂质中有游离胺,是亚硝胺的潜在来源。

4、醚类增稠剂:其增稠效果与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同系物的分布愈窄,其增稠效果愈大。

5、酯类增稠剂:其优点是不容易水解,在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黏度稳定。目前最常用的是PEG-150二硬脂酸酯。

6、纤维素类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通过水合膨胀的长链而增稠,其体系表现明显的假塑性流变形态。

增稠剂有哪些?

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类,有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

其中,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还可进一步按其分子中所含功能基团分类,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等。

增稠剂种类: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最常使用的增稠剂约有40余种,现行国标《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共收录的增稠剂有55种,其分类有以下多种方式。

按增稠剂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分类,可将其分为多糖和多肽两大类。其中多糖类增稠剂包括淀粉类、纤维素类、果胶类、海藻酸类等,该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多肽类增稠剂主要有明胶、酪蛋白酸钠和干酪酥等,这类物质来源有限,价格偏高,应用较少。

按增稠剂的离子性质也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离子增稠剂,如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等;非离子型增稠剂,如丙二醇海藻酸钠、羟丙基淀粉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增稠剂

增稠剂的增稠剂种类

按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分类,有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其中,低分子增稠剂和高分子增稠剂还可进一步按其分子中所含功能基团分类,主要有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和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等。

1、低分子增稠剂:

用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单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钠、磷酸钠、磷酸二钠和三磷酸五钠等)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

2、高分子增稠剂:

一类吸水膨胀而形成触变性的凝胶矿物。主要有膨润土、凹凸棒土、硅酸铝等,其中膨润土最为常用。

人们正在研究用无机物和其它物质复合合成增稠剂,如MChtourou等人正在研究用铵盐的有机衍生物和类属蒙脱石的突尼斯黏土合成增稠剂,并且有了很大的进展。

扩展资料

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这就是所说的“盐析”。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他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

纤维素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是:纤维素增稠剂分子的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提高了聚合物本身的流体体积,减少了颗粒自由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体系黏度。

也可以通过分子链的缠绕实现黏度的提高,表现为在静态和低剪切有高黏度,在高剪切下为低黏度。这是因为静态或低剪切速度时,纤维素分子链处于无序状态而使体系呈现高黏性;而在高剪切速度时,分子平行于流动方向作有序排列,易于相互滑动,所以体系黏度下降。

天然胶增稠剂增稠机理是通过聚多糖中糖单元含有3个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稠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