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晋国骊姬之乱(晋国骊姬之乱文言文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骊姬之乱是怎么发生的?

骊姬不是中原人,而是地道的骊戎人,是古戎人的后代。当时晋献公在骊戎打了胜仗,骊戎的国君很怕死,就跟晋献公讲和,献上了两个美女。这是一对姐妹花,妹妹叫少姬,姐姐就是骊姬是个蛇蝎美人想除掉太子申生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即位。在祭祀的食物里投毒。栽赃太子。善良的太子上当自杀。骊姬转向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又对晋献公吹枕边风,说重耳和夷吾都不老实,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但就是不对他这个老爸坦言。在重耳流亡期间,晋国连连发生重大变故,先是晋献公归天,接着奚齐即位,因不满骊姬弄权,里克、邳郑等重臣派人刺杀了奚齐。骊姬不甘心,把妹妹少姬所生的儿子卓子立为新君,但没多久,又发生宫变,里克、邳郑等在晋宫中摔死仅九岁的卓子,并诛杀荀息、骊姬等。这就给二公子夷吾钻了空子,夷吾的运气不错,逃到了梁国后,梁国的主公没有嫌弃他的流亡身份,还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夷吾,生了个儿子姬圉。夷吾的消息网比较广,他听说老爸死了,骊姬也死了,甚至奚齐、卓子等威胁到王位继承的人也都死了,前面除了一个重耳再无拦路虎,夷吾拉拢里克,又是让他当国相又送他上百万亩的土地,手笔阔绰,同时,夷吾还向秦穆公开了口,请他出兵护送他返回晋国继位还放话说只要他顺利即位了就把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都送给他。

于是,接到夷吾的求援信后,秦穆公就派出大将公孙枝领着三百辆兵车,把夷吾安全地送回了晋国。

公元前650年,夷吾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晋国的新主公,也就是晋惠公。

《史记》晋国骊姬之乱

晋献公攻伐骊戎,俘获了骊姬和骊姬的妹妹,骊姬是春秋妖姬之首,晋献公如获至宝,宠爱无比。骊姬生了儿子奚齐,几年后骊妹妹生了儿子悼子,这两个儿子也特别讨献公喜欢,于是献公产生了要废除原太子的念头。

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才能和德行比较出色,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早年就去世了。太子的妹妹嫁到了秦国,成为后来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和夷吾的母亲是亲姐妹,戎翟部落狐氏的女子。献公想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所以想办法让三位德才兼备的儿子远离朝廷。他说:“曲沃是我们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与秦人接壤,屈邑与翟人接界,不派儿子去镇守,我很担心。”于是派太子申生守曲沃,公子重耳守蒲,公子夷吾守屈,奚齐和悼子都留在献公身边。

过了四年,晋献公建立两个军,献公率上军,太子率下军,赵夙驾驭献公战车,毕万担任车右,出征灭掉了霍国、魏国、耿国。班师后,为太子营生曲沃城池,赐赵夙耿国之地,毕万魏国之地,两人分别担任耿、魏之地的大夫。两人的后代就是三家分晋的赵国和魏国

了解君主意图的大臣说:“太子不能立为国君了,分给他先君的都城,并且授予国卿的职位,提前让他到达臣子的最高职位,哪里还有机会立为国君,不如逃走,别让大祸降临,当个吴太伯也好,况且还能有个好名声。”太子不以为然。

明年,献公又命令太子申生带兵伐东山高落氏,里克劝谏说:“太子是供奉宗庙祭祀大典、早晚照看国君伙食的人,所以叫冢子。国君出征的话,太子便镇守国都。如果另有他人镇守国都,便随从国君出征。跟随国君出征叫抚军,镇守国都叫监国,是从古立下的规矩。至于统率军队,不是太子的职责。”但献公不听,里克知道太子早晚要被废,所以没有跟随太子出征。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立奚齐为太子。”骊姬流着泪说:“太子册立,诸侯都知晓,而且他多次率军出征,百姓归附他,怎么能因为我的缘故废除嫡子而立庶子呢?你一定要这样做,我只能自杀了”

骊姬对太子说:“国君做梦,梦到你的母亲齐姜,你赶快到曲沃祭祀生母,然后把祭祀过的供品送给国君。”太子于是到曲沃去祭祀他的母亲齐姜,完事后给献公送上祭品。献公当时出外打猎,就将供品放在宫中。骊姬让人在供品里加了毒药。过了两天,献公回来,厨子向献公送上供品,献公准备食用。骊姬在旁边加以制止,说:“供品送来的地方很远,应当先试试再吃。”便把酒泼地上,地面突然隆起;将肉给狗吃,狗当即毙命;给身边的小臣吃,小臣也当即毙命。

骊姬流着泪说:“太子何等地残忍啊!对自己和生身父亲都要谋害而取代之,何况对别人呢?再说国君您年事已高,是朝不保夕的人,居然还迫不及待而企图谋害!”又说:“太子之所以这样干,不过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我希望我母子能逃亡它国避难,或者趁早自杀,不让我母子平白无故地成为太子施暴的对象。当初国君想要废除他,我还加以抱怨;事至今日,我才深感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过失。”

这真的是诛心之计,当面劝说不要废太子,是因为太子有德有才,得到民众的拥护。背后的计谋让太子背上试图弑君的骂名,不仅失去君主的信任,也让百姓厌弃不忠不孝的太子。同时骊姬摆出摆出自己和奚齐宁可逃离或自杀,也不愿和太子争位,不争就是最大的争,她的一番话就是把献公逼到只能立奚齐的地步。

国君大怒,立即杀了太子的师傅。有人对太子说:“放这毒药的是骊姬,太子您可以去陈辞辩明此事。”太子说:“我的父君已经老了,没有骊姬,就会睡不安宁,吃不香甜。如果我陈辞说明这件事,父君便会因此事而发怒,不可这样做。”有人对太子说:“你可以投奔他国。”太子说:“蒙受这样的恶名而出奔,人家有谁肯容纳我呢?我只有自杀这条路了。”

太子死后,骊姬又对献公说:“太子在供品中下毒的事,重耳、夷吾两位公子都知道。”献公派人去杀这两位公子,重耳投奔了翟国,夷吾固守屈,后投奔梁国。

晋献公死后,嘱托大臣荀息立奚齐为国君,结果晋国发生了里克发动的三公子之乱。

晋武公积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从曲沃发动战争,杀了晋君攻下首都,又用珍宝贿赂周王室,把武公列为晋国国君。传到献公,宠爱骊姬,导致德才兼备的太子被逼自杀,另外两位才德优秀的儿子逃到国外。献公死后,里克等大臣和国民都不服骊姬,奚齐刚被立为国君,就被杀掉,再立骊姬妹妹的儿子悼子,又被杀了,最后还是派人去国外召唤贤公子回国执政,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公子之乱。

《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春秋年代的散文作品。 出自《春秋左传》,作者不详。描写了僖公四、五、六年在晋国发生的骊姬乱政的事,接下来就由我带来《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左传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狄。——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却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注】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②尨茸:méngróng,蓬乱的样子。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译文: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蒍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晋献公反而责备了士亍J可J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定变为仇怨。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侍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蒍退下来后作了首诗说:“狐皮袍子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狄国。

(以上僖公五年)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却芮说:“你在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梁国靠近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粱国。(以上僖公六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