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

五年级与秋天有关的成语节日节气谚语等手抄报?

1、立秋之日凉风至。

2、重阳晴,米粮平。(风调雨顺)

3、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4、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5、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6、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

7、秋后加一伏。

8、麦收八十三场雨。

9、秋天宜收不宜散。

10、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11、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12、夏雨少,秋霜早。

13、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14、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15、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关于秋天的手抄报,有哪些?

秋天手抄报内容: 秋天手抄报内容:秋天古诗 三联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青春告白祖国手抄报文字内容?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歌颂祖国的内容: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书画展活动主题?

10月23日上午,梅园社区联合殷都区文联、殷都区老干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郑州银行以“九九重阳节,书画展风采”为主题,共同举办重阳节系列活动。社区墨香书画队居民及百余位居民精心准备,为社区居民带来饕餮大餐。

活动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部出自社区书画爱好者之手,既有耄耋老人的作品,也有青少年的新作,他们挥毫泼墨,用格调高雅、异彩纷呈的书画作品抒发自己对祖国、对社区的情怀,刻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为社区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活动邀请王老师现场作画。

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讲解每幅作品的创作故事和手法、意境。

社区居民现场观摩、求字。

居民在欣赏大师作品的同时还能到社区卫生志愿服务队免费测量血压和咨询健康问题。

居民有序排队测量血压。

社区还邀请了辖区爱心人士免费为老年人理发

这一爱心举动得到在场所有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欣赏书画作品的同时,社区也不忘宣传共建共享“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发放宣传殷墟保护倡议书。

基层治理“百日提升”集中整治活动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

因为社会上老年人被诈骗的案件频频发生,上午还邀请到了安阳市郑州银行的郭经理到现场讲解防诈骗金融知识和发放其宣传册,为老年人防骗做到防患于未然。

重阳节书签写什么么?

二九相逢,重阳来临。秋高气爽,登高健身。结伴赏菊,好运同行。醇酒入口,壮志豪情。遍插茱萸,驱邪避凶。九九归一,人生太平。

重阳节将至,酿杯快乐“九”,愿你及家人乐悠悠;来杯好运“九”,从此烦恼溜;干杯平安“九”,顺风向前走; 端杯成功“九”,美事天天有,健康人人续,長長久久。

九九重阳登高望,遍地黄菊满目秋。

远方亲人相遥望,祝愿安康幸福长。

如何有效开发小学语文中的隐性课程?

1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的概念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6年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其后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课程的两大内容,其概念的界定也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 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人的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显性课程不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不科学势必要影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不重视显性课程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而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隐性课程于人文学科中对于学生情感方面熏陶的重要作用,而课堂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研究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策略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2中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语文隐性知识的开发可以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给予方向指导,便于其去掌握教学过程,因为语文学科自身人文学科的特性,导致部分知识无法仅仅依靠理性知识的传授而获得,因其局限性,教法也比较单一。基于此,大多数都没有真正领略到诗歌特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注意对其积极作用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其次,隐性课程是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重要食粮。

3中小学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分类

傅建明认为, 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 第二层面是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 第三层面是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这三层构成了一个动态的隐性课程的三维结构。因此探讨其层面的隐性课程, 发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的隐性课程因素。

3.1环境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学生的人数等。这些因素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但在隐性课程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的学习一向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语言环境的营造应该从语言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室开始。把教室布置成具有汉语学习特点的样式, 如墙报的设计、挂图、桌椅摆放的设计选择等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很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 桌椅应该经常变换, 给学习者以新鲜感。这一切都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

3.2教师、师生人际因素

语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对语言学习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富有有效的教学行为和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培养与提升,发挥其隐性课程的作用。同时,在课堂应该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人文环境。它的建立对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心理学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程度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语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关系氛围,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

4隐性课程在中小学语文课堂诗歌教学中的开发策略

4.1创设情境,让生命在诗意中昂扬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诗歌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诗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一些主题,诸如让学生办诗歌板报等,重阳节让学生收集相关诗歌等,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但要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因此,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知诗歌本身的音韵美。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讲授诗歌时配以适当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符合诗歌意境的情境,通过对节奏的变化和情感起伏的感悟,获得深层次的理解。

4.2教师引领、师生交流,让学生多元化个性自由绽放

传统教学讲究观念的一致性,即教师努力将学生的不同理解统一于教师对作品的划分、概括中。教师是“引导者”,只不过是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见识范围内。教师的一言一语并不是不可质疑的权威,学生的所感所想并不是毫无意义。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时应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加深体验、深化认识。

古诗手抄报的资料?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一等奖图片)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