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

您好,今天小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徐州琴书原名丝弦,清代用扬琴伴奏,故又称扬琴。

2、 徐州琴书由丝弦发展而来。

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


3、清朝同治年间,睢宁县庆延举拜宿迁扬琴艺人李义成为师,将扬琴艺术引入丝弦。

4、抗日战争时期,富豪商贾星散,堂会骤减;农村与城镇的业余玩友与半职业艺人,为了谋生先后转为职业艺人。

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


5、他们对原来“丝弦”中的曲调繁杂、板眼规正、文词雅驯、一唱三叹的百余首音乐曲牌删繁就简,经多次蜕变,最后形成以慢板和流水板相结合为主体,一把坠胡、一架扬琴,“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哟”,以说唱中长篇曲目为主,并加强手、眼、身、法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群众称之为唱扬琴,并逐渐形成高亢奔放、朴素端庄的上路(丰、沛、萧、砀山四县),文静委婉、华彩流畅的下路(邳、铜山、睢宁、宿迁四县)不同的艺术风格。

6、 解放战争时期,徐州琴书艺人由解放区的人民政府组织起来演唱新曲目,为革命战争服务。

7、1948年冬,随着淮海战役的开展,琴书艺人从四面八方云集徐州,当时有演出场地八十余处,五百余名艺人演出,出现了“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会哼哼”的热闹景象。

8、 1949年后被徐州人改名称徐州琴书。

9、徐州琴书是在明、清小曲的基础上,由“小曲儿”、“小吹儿”、“唱曲儿”、“唱孩子”等一步步演变而成的乐曲系、联曲体的曲艺种类。

10、演唱时山东韵味独特,艺人坐中,以扬琴、坠子、手板为主,配有三弦、软弓胡琴、古筝、瓷碟等。

11、 1951年,徐州市曲艺队成立,1953年经省文化局批准为民营公助性质曲艺团体。

12、曲艺队以唱扬琴的艺人为主,有杨四喜、崔金兰、崔金霞、邢培生、丁兰英等人。

13、后发展到有十二档琴书可以同时登台,扩大成为有七十余人的曲艺团。

14、 常在菜市场等处演出,遇有庙会节庆,摆地摊唱琴书者比比皆是,深受徐州人民欢迎,曾有“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都哼哼”的极盛场面,且影响到以徐州为中心山东地区、徐州琴书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唱、对唱、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等。

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扬琴戏徐州琴书大全(徐州琴书大全)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