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红牡丹古诗带拼音版(牡丹古诗带拼音)

本文目录一览:

红牡丹古诗带拼音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古诗拼音

《红牡丹》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牡丹娇艳可爱的丰姿和闲雅安静的气度,后两句写的是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王维红牡丹古诗拼音等相关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Hóng mǔ dān

红 牡 丹

táng dài: Wáng wéi

唐 代:王 维

lǜ yàn xián qiě jìng, hóng yī qiǎn fù shēn。

绿 艳 闲 且 静,红 衣 浅 复 深。

Huāxīn chóu yù duàn, chūnsè qǐ zhī xīn。

花 心 愁 欲 断,春 色 岂 知 心。

《红牡丹》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注释

⑴绿艳:指碧绿鲜艳的叶子、闲:通“娴”,文雅的样子。

⑵红衣:指红色的牡丹花瓣。浅复深:由浅到深。据《牡丹史》载:牡丹有“娇容三变”之说:“初绽紫色,及开桃红,经日渐至梅红,至落乃更深红。”

⑶愁欲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⑷心:牡丹花内心所想。

《红牡丹》出处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752—755),当时的作者已步入晚年,而此时正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社会动荡。适逢春日,牡丹盛开,满肚子苦水的诗人便借之吐露愁绪。

《红牡丹》赏析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这两句先侧重写牡丹枝叶的`状态和花的色彩。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颜色的欲滴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开首这两句,诗人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这两句是写“牡丹仙子”的内心世界,说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为牡丹花与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牡丹的古诗

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王维《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居易《牡丹》节选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白居易《买花/牡丹》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邵雍《牡丹吟》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皮日休《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杜安世《玉楼春·三月牡丹呈艳态》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鲛绡玉槛作扃栊,淹雅洞中王母队。

白居易《惜牡丹》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韦庄《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邵雍《洛阳春吟》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范纯仁《牡丹》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

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

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牡丹娇艳欲滴,相信见过它的人都没有不喜欢的吧!在古人的词汇里仍然能找到它的身影,且看牡丹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怎样的色彩,下面请欣赏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带给大家怎样的美好!

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1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chóu chàng jiē qián hóng mǔ dān , wǎn lái wéi yǒu liǎng zhī cán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míng zhāo fēng qǐ yīng chuī jìn , yè xī shuāi hóng bǎ huǒ kàn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赏析: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语意层层深入。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晚来唯有两枝残。”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有”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果,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情笃而意深。

惜牡丹花古诗带拼音2

惜牡丹花

作者: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释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

残:凋谢。

明朝:明天。

衰:枯萎,凋谢。

红:指牡丹花。

把火:手持火把。

翻译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珍惜衰谢的牡丹如火一样越发红得浓艳迷人。

赏析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文气跌宕回环,语意层层深入。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晚来唯有两枝残。”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唯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自然朴质,不加雕饰,仅用跌宕起伏的语气造成一种写意的效果,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情笃而意深。

既然满院牡丹只有两枝残败,似乎不必如此惆怅,然而一叶知秋,何况那还是两枝。诗人从两枝残花看到了春将归去的消息,他的担心并非多余。“明朝风起应吹尽”,语气又是一转,从想象中进一步写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许未必起风,“应”字也说明这只是诗人的忧虑。但天有不测风云,已经开到极盛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一旦风起,“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那种凄凉冷落实在使诗人情不能堪。但是诗人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来的风雨。古人说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那么,趁着花儿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也等于延长了花儿的生命。何况在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将要衰谢的牡丹越发红得浓艳迷人,那种美丽而令人伤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领略不到的风味。全篇诗意几经转折,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花残之后诗人的心情又会如何,读者也就不难体味了。

白居易此诗一出,引起后人争相模仿,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残花萎红中寄托人去筵空的伤感,比白居易的诗写得更加秾丽含蓄,情调也更凄艳迷惘。而在豁达开朗的苏轼笔下,与高烛相对的花儿则像浓妆艳抹的美女一样娇懒动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惜花的惆怅已经消融在诗人优雅风趣的情致之中。这两首诗历来更为人们所称道,但后人艺术上的成功是由于撷取了前人构思的精英,因此,当读者陶醉在李商隐、苏轼所创造的优美意境之中的时候,也不应当忘记白居易以烛光照亮了后人思路的功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带拼音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语文课后有一些古诗,我们要好好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古诗带拼音人教版,大家快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课后古诗带拼音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语文 课外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2、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3、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4、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5、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6、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7、天下真花独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0、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11、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

12、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13、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14、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15、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16、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17、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18、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