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

退税填写发票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就是通过发票进行税费的减免。

1、存量就是已经存储的发票,这种发票可以抵扣一定的增值税。

2、增量就是要新增的发票,同样可以抵扣一定的增值税。

请帮忙解释一下“存量”和“增量”这两个指标的含义与区别?

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

存量、流量、增量与股市相对规模

在《人民网》于4月7日发表我在强国论坛上做客时关于虚拟经济的谈话的同时,也刊登了一些网友的不同意见,其中包括米阿仑先生的质疑意见。本来我无意对这类属于经济学常识的问题作出回答,但最近有几位朋友都问起这一问题,并认为我如不作出回答会使广大网友误认为米先生的意见有道理。因此我只好再一次占用《人民网》的宝贵篇幅对这一质疑予以澄清。

以下是《人民网》上刊登的米先生的质疑原文:

“国民生产总值能用金融交易总量来衡量吗?能用股票市值交易总量衡量吗?在纽约股票市场,每天交易总量高达几亿、甚至上十亿美元。这还仅是一个地方的股票市场;如果全算上,一年下来,年总量会高达千百亿美元。但那是金融交易数额,不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有若干种统计方法,却有个共同点:统计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交易总量。

有个经济学里常用的例子,也许更能说明这个基本道理。一双鞋使厂商开支2.50美元,零售商开支4.50美元,消费者开支6.00美元,交易总量是13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只包括最终产品的6.00美元,而不是交易总量的13美元,否则,就是虚假的产值统计,就是做假帐了。”

这一质疑是针对我在《虚拟经济探微》文中的一段话而来的,现将这段话录出如下,以供读者对照。

“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增长率在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年增长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倍。笔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7年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额约95万亿,股票市值36万亿,债券市值29万亿),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NP的总和(约30万亿美元)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

学过经济学的人们都会知道,在经济学中有三种类型不同的数量,即存量、流量与增量。存量是指系统在某一时点时的所保有的数量;流量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流入及(或)流出系统的数量(其中流入量或流出量称为单边流量,而流入量加流出量称为双边流量);增量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系统中保有数量的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两个公式表示:

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


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


增量=流入量-流出量

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存量和增量是什么意思 存量客户精准营销四必做


本期期末存量=上期期末存量+本期内增量

米先生的质疑中出现了两个重大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把我文章中说的存量(年末余额)说成了流量(交易总量),因此他与此有关的几句话就不值一驳了。

第二个错误是把我文章中所说的对虚拟经济相对规模的一种衡量方法误认为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方法。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不同类型的数量之间是不可比的。但是经济学家为了能比较各国之间某一数量的相对规模,往往要将某一数量和GNP或GDP相比,因为GNP或GDP已经成为表达各国经济实力的通用指标。

例如对各国外贸相对规模的表达,国际通用的办法是采用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双边流量)与GDP之比。这时如果用外贸额的增量与GDP相比,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例如某国某年的GDP为10000亿美元,同年内进口额(外汇流出量)为2900亿美元,出口额(外汇流入量)为3100亿美元,故增量为200亿美元,这时若用增量与GDP相比,其结果为2%,这怎能说明该国外贸的相对规模呢?如果这一增量是负数(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那就更加荒唐了。

更有甚者,如另有一个国家同年的GDP为1000亿美元,进口额为100亿美元,而出口额为120亿美元,增量为20亿美元,这时其外贸额的增量与GDP之比也是2%,我们能说这两个国家外贸的相对规模相同吗?

关于股市的相对规模,用股市的增量与GDP相比也是荒谬绝伦的。试想如果某国某年的GDP为10000亿美元,当年12月31日时其股市市值为5000亿美元(存量),而去年12月31日时为4500亿美元,增量为500亿美元,为GDP的5%,这显然不能代表该国股市的相对规模,如果这一增量为负数则更荒唐。再者,若有另一国家同年的GDP为1000亿美元,本年年末与上年年末的股市市值分别为450亿美元与500亿美元,增量为50亿美元,为GDP的5%,我们能说这两国股市的相对规模相同吗?因此股市的相对规模通常是用年末股市的市值与当年GDP之比来表达,在世界银行每年出版的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一书中就是采用的这一方法。在我的文章中所说的全世界虚拟经济的规模大体上相当于各国GNP总和的五倍,也是采用这一方法来表达虚拟经济的相对规模。

我感谢米先生对我在网上与网友们平等讨论问题这一做法的肯定,但我也希望米先生在质疑别人的论点之前先认真学习并思考,以免无的放矢甚至错误百出,徒然贻笑大方。

增量与存量

增量与存量是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解起来很简单。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只要用心体会,是随时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的。

先拿工作方面来说吧。如果你是从事比较稳定、程式化的工作,如同体制内的大多数岗位,不需要太多创新和变化,只要按步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这种工作比较枯燥,重复单调,属于增量少,消耗存量的范畴。典型表现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部门之间协作性差,内耗严重,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为有限的存量勾心斗角。如果你是从事有一定风险和创造性的工作,如同现在不断涌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各种新媒体行业,每天的工作都面临着变化和挑战,需要经常更新思维模式和提升职业技能,不然很容易被同行超越和淘汰。这种工作能时时带给人新鲜感,容易培养和挖掘人的创新和协作能力,属于存量少,不断产生增量的范畴。典型表现就是机构精简,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团队,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增量。

再拿生活来说吧。有的人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停地给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主题和内容,也就是创造增量;有的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保持存量。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聊天工具的应用,人们不再局限于既有的生活模式和范围,不断享受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更多丰富体验和便利,也能接受和适应大数据对个人隐私方面的影响。过有增量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反而想过一成不变、坚守存量的日子在当下是比较困难的选择。

最后拿学习来说吧。有的人认为只要接受了一般的高等教育后,就不需要继续学习了,甚至从进大学的那一天起就自我放逐,认为混个毕业证就算过关。参加工作几年或者几十年从不进行任何提高认知水平和开拓视野的知识性学习,把本来就不多的知识存量一点点耗尽。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寻找自己认知上的盲点,不间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获取知识增量的渠道,一直保持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能力。就象李笑来老师说的,有的人从不通过学习对大脑进行升级,终其一生使用的是陈旧过时的操作系统;有的人却坚持走在成长的路上,用有营养的知识升级自己的大脑认知系统。

每个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但中间的过程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李老师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出生时都是正版,活着活着就成了盗版”。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增量和存量,过正版的人生。

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是什么意思?

增量市场:主要通过营销和销售来达到获取客户的目标,其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的增加方面。

存量市场:主要围绕现有客户开展维系工作,以客户服务为目标,达到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左右腿,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既要经营好存量用户又要在增量上攻城拔寨。

存量与流量

对于理解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其特征和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在财富与收入这两个经济变量中,财富就是一个存量,它是某一时刻所持有的财产;收入是一个流量,它是由货币的赚取或收取的流动率来衡量的。

存量与流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如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即存量只能经由流量而发生变化,如新增加的国民财富是靠新创造的国民收入来计算的。

存量和增量的区别

1 、概念不同:存量主要是某一时间点上,过去生产积累出来的产品、货物、资产的数量;而增量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再去增加这些产品、货物、资产的数量;

2 、范围不同:存量涵盖的是已经拥有的那部分数量;而增量多是指新增加的那部分数量。

以上就是存量和增量的区别。

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简介

存量市场 指的是当下状态里已经能够看到并且确定的市场份额,存量市场指的是 从有到优的过程。 如果一个企业显示了其存量资产,那就可以认为这是这个企业所拥有的已经过确认的资产。

增量市场 指的是在新的环境下,以及旧有的基础上,还可能会随之激发创造出的新的市场份额。因为企业的发展是源源不断向前的,当生产规模、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加强后, 市场边界在扩散,整体量 也 在提升 ,那么就可以不断扩大和占领新的市场份额。增量市场就 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