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哪吒票房新纪录(哪吒票房破49亿 新闻)

本文目录一览: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 探访成都大本营

今年暑假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最大的黑马,票房一路高歌猛进。7月26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公映,上映1小时29分,票房破亿,创国内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7月27日晚,影片票房破4亿,创国内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截至记者截稿时影片的票房已经破5亿,业内人士分析,影片总票房破10亿已毫无悬念。

《哪吒之魔童降世》未映先红,在还没正式上映就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电影的豆瓣评分达到8.7分,超过了之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8.3分。特别值得一提这是一部“成都造”的电影,不仅导演饺子和配音导演陈浩是四川人,电影的幕后制作“大本营”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简称可可豆)也在成都高新区。近日,红星新闻记者独家探访了位于高新区的可可豆,这个热映国漫电影的幕后制作团队比较年轻,近百人的制作团队大多数是90后。

↑动画制作人员正在建模

90后角色特效师

“每个至少要返工五六次”

今年22岁的马良蜀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参与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时间大约有一年多,他主要负责角色特效部分,尤其是动画角色的毛发。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马良蜀表示其实一开始家里人并不太支持他从事这个行业,但是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比较好的朋友就说你想做就去做,但是你不能放弃。这次看到成片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也很欣慰。”

马良蜀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他们整个角色特效组有十几个人,制作毛发的工程比较大。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仅仅只是哪吒一个人物角色,大概就有一百多万根毛发,制作起来非常耗时间,再加上导演要求很严苛,每个至少都要返工五六次,“一百多万根毛发,制作出来整个过程大概要一个月,甚至可能要更久。最难做的大概就是哪吒魔化之后的那个造型,当时我做了一个月,而且大半个月是在做他的静态造型,静态造型不仅是在技术上面有难度,而且在灵感上面也有很大的难度,做的时候比较头痛。”

“饺子导演有时候脑洞特别特别大,而且大到有可能你的技术方面跟不上,比如说哪吒魔化之后的头发,他就说要像火一样的燃烧,那个时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跟上他的脑洞。”谈到饺子导演,马良蜀表示导演虽然要求很严格,但是不会对他们发脾气,甚至当他们理解不到导演意思的时候,饺子还会“亲自过来演示,这个该怎么动呀,就像海绵一样啊,然后身体就会跟着扭。发脾气我还没有见过,有时候返工比较久,他就会比较严肃地告诉你一定要认真去做,不要敷衍了事”。

↑导演饺子,片方供图

此外,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除了马良蜀,还有近20多位四川传媒学院数媒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哪吒”的创作。

3D模型

“每一束草丛,都必须根据每个镜头的画面效果摆一遍”

来可可豆已经两年的丁恋晶,今年23岁,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可可豆是她进的第一家公司,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电影的制作自己很幸运。丁恋晶是个喜欢笑的女生,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最喜欢电影里说川普的太乙真人,因为他很 搞笑 。丁恋晶以前学的是美术设计,这一次主要负责的是动画中的3D模型,“模型就是我们看动画之前,它有一个固体的人物在那里,还有它所在的那个场景,都是模型,我负责的场景比较多。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出来,比如说里面的每一束草丛,都必须根据每一个镜头的画面效果摆一遍。”当红星新闻记者问到这份工作是否枯燥时,丁恋晶笑着说自己对模型很感兴趣,不会觉得无聊。

丁恋晶眼中的饺子导演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经常会给他们提细腻的意见,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可能那个东西它只是电影画面的一小点点,观众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但他还是一定要严格把关。”提及到此次制作的不易,丁恋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每个场景的模型工程量都很大,电影中有些涉及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场景,他们也要搜集很多资料,“我主要负责陈塘关的场景,当时确认陈塘关的风格也是搞了蛮久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制作人员绘制的海报

与此同时,丁恋晶还谈到了跟同事们在一起的幕后趣事,“电影里有一个在李府表演的场景,当时我们是在地面摆了很多东西,最后全被一场大雾盖住了,什么都看不见,最 搞笑 的是在地上摆东西的和摆大雾的是同一个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制作人员建立的模型

动画师

“特别庆幸有饺子这样的人在”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所有的东西都活化,赋予他们生命力。大家所看到的他们的性格,以及喜怒哀乐那些表情,都是我们动画师做出来的。”26岁的舒丽是一名动画师,她兴奋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的工作比较有意思,可以让角色生动起来,就像自己在演戏,比如电影中哪吒那种雅痞走路的模样,就是通过他们的手表现出来的。她还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导演在指导他们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自己演一遍给他们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自己能表演,其次就是可以看到导演不为人知的某一面,我觉得导演是个戏精。”(笑)

可是这份听上去还比较有意思的工作,要制作出精品也并不容易。舒丽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一个角色的身上有很多控制器,比如说一个角色的手臂上面就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控制器,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去调,“我印象最深刻是做敖丙变身的那个,我觉得做得很惊艳。那是我们组长熬夜做了一个多月做出来的,甚至还找了很多参考,去尽量的做得比较真实。”与此同时,《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国漫电影,获得的口碑很不错,这也让舒丽很感慨,“我觉得中国还有人这么努力地去做这些事,挺感动的,也特别庆幸有饺子这样的人在,我以后也会继续去做这一块。”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制作人员建立的模型

“成都有舒适的创作环境”

影片融入成都文化元素

说可可豆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不仅仅在于工作室的平均年龄很小,还在于它给了很多新人锻炼自己的机会。几位90后主创表示,他们非常喜欢成都,成都有着舒适的创作环境。因为喜欢成都,影片中还融入了成都文化元素。片中的两只青铜结界兽造型和设计,参考的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铜像造型。说着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成为影片一大亮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制作人员建立的模型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周思含,她作为可可豆的实习生,此次也参与了电影2D美术的制作。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自己这一次没有独立完成的作品,但是也很庆幸参与到了当中,“我来这里实习,也是想看看自己未来的一个方向,来提高自己。”

对于专业上面的东西,周思含谈论的比较少,但她多次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在这次的经历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工作室的前辈也给了她很大帮助,“我这方面经验不足,工作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去完成。但我们组很多人很热心地来帮我,这个东西该怎么画呀,该怎么处理,都会给我讲解。导演也跟我讲了很多东西,对我帮助特别大。”

做动画要用心

希望能推动成都动漫产业发展

成都可可豆的前身是业内知名的“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团队创立于2008年,创业之初,工作室只有几个人,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可可豆目前已拥有近百名的员工。公司以创作顶级国产原创动画为目标,现已成长为一家具备创作“电影级”动画的大型动画企业。

说到可可豆,不得不提当年曾风靡一时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截至目前,《打,打个大西瓜》已获得国内外27个专业大赛30多个专业奖项,并被网友评为“2009年华人最牛网络原创动画短片”。导演饺子,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原本学的是医学,大三时开始自学动画。毕业后,他在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因为觉得商业项目限制太多,于是辞职在家里专门创作《打,打个大西瓜》,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导演饺子,片方供图

↑制片人刘文章

从当初窝在家里三年单打独斗创作出《打,打个大西瓜》,到现在蛰伏四年带领近百名员工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感触颇深,他表示:“做动画要用心,要真诚,要能克服来自各种方面的困难,我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我的内心回答我,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将来,刘文章说,“未来可可豆动画希望立足成都高新区,成长为一个能够持续产出高品质影视作品的国内顶尖动画公司,在动画作品创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生产制作环节打造出一整套工业化流程,希望能推动成都动漫产业发展。”刘文章说。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经过几轮的数据补报后,总票房成功突破50亿,成为继《战狼2》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第二部单片突破50亿票房的电影。

2019年12月28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经过几轮的数据补报后,总票房成功突破50亿,成为继《战狼2》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第二部单片突破50亿票房的电影,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位。

哪吒票房

哪吒总票房突破50亿。

2019年暑期最燃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被称为中国动漫史上最强动漫,斩获票房超50亿。这部动漫强在制作团队多,特效镜头多,经典颠覆多。

哪吒经典形象是英俊少年郎,手拿火尖枪,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形象是烟熏妆+齐刘海+大龅牙+招风耳,熊孩子标准像。 两者的形象差异太大,令人一时间还有点儿适应不过来。

但是,如果依然用过去的经典形象,那么现在的人就不那么愿意看了,因为现在的人嘴里说着传统经典,行的却是自我颠覆。

而影片要想好看又好卖,不得不颠覆传统经典,因为你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不守旧俗,不尊理法,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你若中规中矩,必然无人来袭。熊孩子这样的哪吒形象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这也是对现代年轻人“最好”的印证。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情节上的颠覆也让人期待最终的结局,如果像原来传统经典,众人都知道结局,估计没多少人想去看。

尽管人物和故事情节被颠覆了,但是人物和故事的内核依然传承。哪吒的形象在这部动漫中被刻画成一个熊孩子,让人觉得这部影片看上去像是熊孩子的成长之路,但哪吒本身并非熊孩子。他从小被别人视为妖孽,被人欺负,在自尊心受到摧残之后的自我抗争,他被逼无奈成了众人眼中的熊孩子,但哪吒的本性并不是熊孩子。

现实生活中的熊孩子本性就是熊孩子,他们不但没有被谁欺负,反而是经常欺负别人,但哪吒与他们不同。  

哪吒的本性是善良的,尽管他是魔丸转世,但是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善良的本性,没有作恶,没有成妖,最终还拯救了村民。这是对人物灵魂的保留,没有彻底地颠覆,而是以另外的方式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