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

中国历史上终身未娶妻子的名人都有谁?

霍去病、金岳霖、林和靖、王勃、陈天华。

1,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 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

2,金岳霖

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男,字龙荪,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1984年10月19日,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89岁。

3,林和靖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4,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5,陈天华

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

1905年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去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岳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天华

《仙女湖》中的小七最后和谁好了?

小七被抓回去之后被贬下凡间 ,然后投胎成了陈富贵的女儿.....之后相中了霍去病,后来去病死了,小七知道自己是天上的仙女、非乐的妻子后,就跟非乐成亲了。

就结局了

小七被抓回去之后被贬下凡间 ,然后投胎成了陈富贵的女儿.....之后相中了霍去病,后来去病死了,小七知道自己是天上的仙女、非乐的妻子后,就跟非乐成亲了。就结局了

古人听话的妻子典范?

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以温厚顺和武帝出名,有名的贤后。

卫子夫(?—前91年),即卫皇后。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出身微贱,原为平阳侯家歌者。武帝见而悦之,召入宫中。后得宠幸,生三女。元朔元年(前128年)生男刘据,遂被立为皇后。其弟卫青以击匈奴有功,封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亦以军功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卫氏支属侯者五人。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立为皇太子。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起,刘据起兵诛江充,兵败,武帝下策书收皇后玺绶,卫子夫遂自杀。卫氏悉灭。汉宣帝时追谥曰思后。乃改葬之。

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


最典范的应该是写女则的长孙皇后

秋蝉这个人真的存在吗?霍去病的女儿是否真的叫霍祁连?

虚构的,霍去病没结婚就翘辫子了,哪来的妻女?唉,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刘彻的三任皇后?

刘彻共有两位皇后,分别是陈阿娇与卫子夫。

陈皇后:陈阿娇是刘彻(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

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即位,陈氏以太子妃身份立为皇后。元光五年(前130年),陈氏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 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6~前107年)去世。

李夫人:李氏是刘彻的宠妃,其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汉武帝皇后。

前87年,卫子夫被废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汉武帝没有配偶,妾室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因巫蛊被废,幽禁冷宫。

第二位皇后卫子夫,因支持儿子刘据起兵反抗,在刘据兵败后绝望自杀。

第三位皇后李夫人,是汉武帝在她死后才追封她为皇后的,她是患病去世的,应该是汉武帝三位皇后里面,结局最好的了。

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


汉武帝第一位皇后:陈阿娇陈阿娇的母亲是窦长公主汉景帝的姐姐,她原本是打算把阿娇嫁给太子刘荣的,可惜太子的母亲栗姬看不上阿娇,拒绝了这门亲事,还出言嫌弃阿娇性子过于任性霸道,不是个好妻子的料。窦长公主被栗姬气得不行,发誓一定要给她好看,她转而向王夫人的儿子刘彻联姻,此后她经常在弟弟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最终栗姬失宠,她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也被废掉了。

一,陈皇后: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金屋藏娇”的故事。在刘彻只有四岁的时候,喜欢和表姐陈阿娇作伴,有一次姑母问道“你想不想娶你的表姐为妻?”刘彻道“好啊,我会建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陈皇后,就是陈阿娇。

窦漪房和汉文帝在生下景帝之前,还有一个女儿被封为馆陶公主,因为排行为长,故备受关爱,长大后在朝政方面的话语权也很大。公主嫁给堂邑侯陈午,孕育一女,即陈阿娇。在刘彻被立为太子的道路上,馆陶出力不少,再加上少年情分,阿娇顺理成章地先成太子妃,后被册封皇后。

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霍去病的妻子是谁(霍去病的儿子)


无论何时何地,骄傲是最不可取的态度,这不仅会迷惑自我认知,还会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阿娇做上皇后,就时常被骄傲牵着鼻子走。一方面,争宠、善妒;再者,常常把母亲的功劳挂在口头。这一切,让汉武帝丢掉了儿时情分,最终皇后被废。

二,卫子夫:

陈皇后来自于王侯家族,卫皇后刚好跟她相反,出身微寒。自幼,卫子夫被送到平阳侯府上充当歌女,因为表现突出,由平阳公主进献给汉武帝。不知道卫子夫的出现是不是一种感情上的弥补,和阿娇的放纵傲慢相比,她更温柔体贴。

公元前128年,距离卫子夫初次入宫已经过去10年之久,她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一子刘据,随后由主父偃上奏,请求册封卫氏为皇后,武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说来也是个美妙的巧合,因为卫子夫的出场,给大汉带来两位战神,一个是皇后之弟卫青,另一个是外甥霍去病。

用寻常夫妻的标准来评价,武帝和卫皇后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但是在皇室中,哪里存在寻常人呢?他们要接受来自于权力的考验、国本的考验,这方面,卫子夫输的一塌糊涂。刘彻晚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这实际上是一场针对太子的夺嫡之争,事情结局是卫青之子获罪诛杀,刘据先被逼反后自尽,卫子夫不想受辱,也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至此,她已经做皇后整整38年。

三,李夫人:

平阳公主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她不仅将歌女卫子夫进献给汉武帝,连美丽的李夫人,也是来自于她的引荐。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所作所为背后的目的,只是喜欢“做媒”吗?恐怕是以此维护与武帝的姐弟关系。

李夫人,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兄长和父亲皆精通音律,到了她这里自然也多才多艺,加上长相貌美,舞姿就更显曼妙。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已经44岁了,初见李氏惊为天人,随后册封她为李夫人,成为汉朝后宫的新宠。李夫人生下一子,被封昌邑王,多年以后,由大臣霍光拥立继位的昌邑王刘贺,就是她的孙子。

李夫人以美貌著名,但是英年早逝。在她病重之时,刘彻很想来探病,但是李夫人一直以“面容憔悴”为借口拒绝。实际上,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在丈夫心中永远都留下美好的样子,这样当武帝回忆起她,也总是没有瑕疵的。另外,“至死不见”,是一种遗憾,抱有如此遗憾,武帝更能善待李夫人的儿子和兄弟。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也去世了,只是有一件事非常尴尬,那就是他死后没有皇后配祭。陈阿娇早早被废,自然没有资格,卫子夫陪伴刘彻最久,母仪天下也将近40年,可谓当之无愧,可是巫蛊之祸让一切功劳白白浪费。最后,万般不得已,只能使李夫人配祭宗庙,追封孝武皇后。

后记: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敢和皇帝真心做朋友,他们所谓的“孤”,其实是“平等”感的缺失。汉武帝呢,除了心理上的孤独,连生活都要对他下手,一场大祸,致使晚年妻子离去,儿子死去,就连古人这么看重的死亡,都缺一个名义上的妻子一起进入宗庙,着实令人感

30 《三国》中赵云的妻子是谁?

历史上赵云总共有二位妻子,分别是樊夫人、马云禄。

第一位是樊夫人,此人她是"赵子龙罗曼史"中唯一有史书记载的女性。有《三国志》里裴松之的注引《云别传》为证。

第二位是马云禄,马腾的女儿,马超的妹子,由于自幼随父习武,不但善做女红,而且更是一身的好武艺,性格豪爽又不失温柔,另外,也是个超级大美人(总之想象为藤崎诗织好了)。

因此马腾爱如掌上明珠,立誓找个盖世英雄的女婿,后来见了赵云,自然一见倾心。这是小说反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自然都是虚构的。

拓展资料: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典故: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赵云被称作常胜将军的称号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出处难以考证,明清一些学者在自己私撰的个人作品里有说到过,但也并未直接说“常胜将军”四个字,而是用诸如“身经百战未尝败”、“无敌之将”等来表述。

1984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评书《兴唐传》里,罗成被比为是常胜将军赵子龙。2008年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见龙卸甲》里,将赵云塑造成常胜将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