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齿轮精度等级(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原则)

本文目录一览:

齿轮精度有什么标准等级?

齿轮精度是指对齿轮形状的综合误差所划分的一个等级,其中包括齿形、齿向、径跳等一些重要的参数,其中齿形是指齿的径向形状,齿向是指齿的纵向形状,径跳是指相邻两齿间距离的误差,一般我们汽车用的齿轮可由滚齿机加工完成,6~7级便可使用,而一些印刷机由于需要高速运转和批量印刷,故需要高精度齿轮以减小齿轮累计所造成的误差而使印刷效果下降,而国内生产的磨齿机可加工至4~5级,国外进口的高精度磨齿机可加工至3,~4级,更有一些可以加工至2级。而日本标准DIN0级相当于中国评判的4级,一般误差以μm为单位,1μm=0.001mm。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怎么确定齿轮的等级呢?

按照国际标准ISO1328.1和国家标准GB/T10095.1-2001,齿轮精度共分0~12级,数字越大精度越低。

0~2级属于发展级,国内能做2级齿轮的厂家很少.

3~5级称为高精度级。

6~9级成为中等精度级。

10~12级称为低精度级。

高精度级用于测量、仪表及航空等要求高结构,中等精度级用于汽车、机床、齿轮泵、农机等,低精度级用于要求低的机械,如制砖机、切草机等。总之,应根据设计要求、制造工艺及成本综合考虑。

齿轮的“级别”怎么分的?

你所说的“级别”指的应该是齿轮的精度等级...(这里的齿轮是渐开线圆柱齿轮).

机标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按精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用数字1、2、3、……12表示,常用的多为5~9级精度。此外,根据对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不同,将每个精度等级的各项公差依次分为三个组,机第Ⅰ公差组、第Ⅱ公差组和第Ⅲ公差组。

齿轮的精度等级应根据传动的用途、使用条件、传动效率和圆周速度以及其他经济、技术指标决定。

5级齿轮为精密级。

加工方法:在周期性误差非常小的精密齿轮机床上范成加工。齿面最终采用精密磨齿,大型齿轮用精密滚齿滚切后,在研磨或剃齿。齿面粗糙度达到0.4-0.8。

使用范围:精密的分度机构用齿轮;用于高速、并对运转平稳性和噪声有比较高的要求的齿轮;高速汽轮机用齿轮等。

7级齿轮为比较高的精度级。

加工方法:在高精度的齿轮机床上范成加工。不淬火的齿面用高精度的刀具切制;淬火的齿轮需要精加工(磨齿、剃齿、研磨等)。齿面粗糙度达到1.6。

使用范围:用于高速、载荷小或反转的齿轮;机床的进给齿轮,需要运动有配合的齿轮;中速减速齿轮;飞机齿轮;人字齿的中速齿轮等。

齿条,齿轮6级精度是啥概念?谢谢

齿轮6级精度是精度等级。第Ⅱ公差组、第Ⅲ公差组精度为6级,齿厚上偏差的代号为H,齿厚下偏差的代号为K。

齿轮精度的选择原则是工作线速度、要求的承载能力和公司设备的可能。对硬齿面齿轮,经磨削后的齿轮精度一般选6级精度。线速度特别高时选4-5级,对振动、噪音有特别要求时,目前最高可达3级精度。

硬齿面齿轮模数增大后,或调质齿轮直径增大后,如不提高齿轮精度,则模数,直径增大带来的强度的提高将被动负荷的增大所抵消。这点以前的国内调质齿轮传动装置在水泥、冶金行业中的使用发生失效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证明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必要。

扩展资料:

齿厚偏差与最小侧隙之间的关系

齿轮副的侧隙是为保证齿轮转动灵活,齿轮润滑以及补偿齿轮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热变形等造成的误差,必须在非工作面上留有的侧隙。为满足不同的侧隙要求,可以只规定一种中心距极限偏差,而通过规定多种齿厚极限偏差来得到多种相应的齿轮副侧隙。

反之,也可以只规定一种齿厚极限偏差,而规定多种中心距极限偏差来得到多种齿轮副侧隙。如同孔、轴配合的基准制一样,前者称为基中心距制,后者称为基齿厚制。

由于切齿中削薄齿厚较方便,因此,标准采用基中心距制。在基中心距制中,齿厚就相当于基孔制中间隙配合的轴,所以齿厚上偏差多为负值。

所有相啮合的齿轮必定都有这些侧隙,必须保证非工作齿面不会相互接触。在一个已定的啮合中,在齿轮传动中侧隙会随着速度、温度、负载等的变化而变化。

在静态可测量的条件下,必须有足够的侧隙,才能保证在带负载运行于最不利的工作条件下仍有足够的侧隙。需要的侧隙量与齿轮的大小、精度、安装和应用情况有关。

最大齿厚即假定齿轮在最小中心距时与一个理想的相配齿轮啮合,这种情况下存在的所需的最小侧隙。常常以减小齿厚来实现侧隙。齿厚偏差将齿厚最大值减小,从而增大了侧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齿面齿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齿厚

国内齿轮精度能做到5级吗

国内齿轮精度能做到5级。

国家标准对齿轮规定了13个精度等级。分别用阿拉伯数字0、1、2……12表示,其中0级精度最高,其余各级依次递降,12级精度最低。

相关信息:

1、13个精度等级中,目前0、1、2级精度的加工工艺水平和测量手段很难达到。3-5级为高精度等级,6-8级为中等精度等级,9-12级为低精度等级。其中6级是基础级,是设计中常用等级,是滚齿、插齿等一般在正常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等级。

2、好齿轮的精度等级中,6~8级可应用于机床与汽车等工业设备;3~5级为高精度等级,主要应用于超精机床、仪器、船舶、雷达以及航空航天发动机等具有高速高平稳传动要求的场合;1~2级精度为超精密等级,主要作为国家级精度传递实体基准。

3、为完成高精尖国防设备的制造任务以及应对超精密齿轮技术封锁的挑战,中国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历经40余年的时间,将齿轮精度从7级精度逐步提高至1级,使中国从超精密齿轮技术落后的境地追赶至世界领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