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时间(人才强国战略提出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时间是哪一年?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时间是1995年。

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1988年,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扩展资料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哪一年?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战略诠释

科教兴国,科技立国是世人的共识.2001年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出台了许多新的举措,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具体有日本,欧盟,美国的计划见《导与练》P104,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

科教兴国战略是哪一年?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5月确定的。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5年5月,党中央准确分析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战略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继续实施“863”计划的同时,1997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

党中央还敏锐地认识到,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强调要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99年11月,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1999年“神威”计算机的问世,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