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

ai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是什么?

(1) 从专用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一些科技巨头包括国家机构都在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微软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挑战通用人工智能为主要目标;

(2)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系统备受关注,也将成为突破统计学习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DARPA的报告:第一个波次是基于规则的,例如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系列方法和技术;第二个波次就是当前以大数据驱动为代表的统计学习;同时,他们认为第三个波次很可能是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能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此可见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融合了哪些学科的知识?

1、人机对话智能交互技术;这项技术能让人类做到真正与机器智能的对话交流,机器人不仅能理解用户的问题并给出精准答案,还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主动引导完成会话。当前这一块做得比较成熟的谷歌与Facebook。

2.液态金属控制技术;这个大家也许能脑补出终结者里面的液态机器人。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控制驱动电磁场外部环境,对液态金属材料进行外观特征、运动状态的准确控制。

3.脑机接口技术;它能使人类用意念控制机器。是不是已经有点科幻的味道出来了。此技术通过对神经系统电活动和特征信号的收集、识别及转化,使人脑发出的指令能够直接传递给指定的机器终端,在人与机器人的交流沟通领域有重大创新意义。

4.敏感触觉技术;简单来说就赋予机器人可以感觉的皮肤。该技术是采用基于电学和微粒子触觉技术的新型触觉传感器,能让机器人对物体的外形、质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终胜任医疗、勘探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5.柔性机器人技术;通俗来讲就是软体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柔韧性材料制造,可以最大范围内任意改变自身形状,能到达很多一般技术无法企及的地方,实现检测。

人工智能早期发展的技术?

1950年 阿兰·图灵出版《计算机与智能》。

1956年 约翰·麦卡锡在美国达特矛斯电脑大会上“创造”“人工智能 ”一词。

1956年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展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的工作。

1958年 约翰·麦卡锡在麻省理工学院发明Lisp语言———一种A.I.语言。

1964年 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巴洛向世人展示,电脑能掌握足够的自然语言从而解决了开发计算机代数词汇程序的难题。

1965年 约瑟夫·魏岑堡建造了ELIZA———一种互动程序,它能以英语与人就任意话题展开对话。

1969年 斯坦福大学研制出Shakey————一种集运动、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于一身的机器人。

1979年 第一台电脑控制的自动行走器“斯坦福车”诞生。

1983年 世界第一家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电脑的公司“思考机器”诞生。

1985年 哈罗德·科岑编写的绘图软件Aaron在A.I.大会亮相。

90年代 A.I.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均展示长足发展————学习、教学、案件推理、策划、自然环境认识及方位识别、翻译,乃至游戏软件等领域都瞄准了A.I.的研发。

1997年 IBM(国际商用机械公司)制造的电脑“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90年代末 以A.I.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搜索软件已是国际互联网的基本构件。

2000年 互动机械宠物面世。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会做数十种面部表情的机器人Kisinel。

现在 流行挡不住

商业上的成功,成为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催化剂。A.I.的边界正一步步向人类智慧逼进。

全球的高科技实验室不约而同盯上了A.I.大脑,这其中响当当的名字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IBM和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

在比利时,Starlab(星实验室)正开发种能取代真猫大脑工作的人工大脑。据“人工大脑网站”报道,它将拥有约7500个人工脑神经细胞。它将能自如地操控猫咪行走,玩耍毛线球。据估计它将在2002年完成。

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哪八个方面?

1、智能接口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

2、数据挖掘

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 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

3、主体及多主体系统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


主体是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等心智状态的实体,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主体试图自主地、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和环境交互,与其他主体通信,通过规划达到目标。

人工智能应用:计算机科学、金融、医院和医药、重工业、顾客服务。

1、计算机科学

人工智能(AI)产生了许多方法解决计算机科学最困难的问题。它们的许多发明已被主流计算机科学采用,而不认为是AI的一部分。

2、金融

银行用人工智能系统组织运作,金融投资和管理财产。2001年8月在模拟金融贸易竞赛中机器人战胜了人。金融机构已长久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去发觉变化或规范外的要求,银行使用协助顾客服务系统;帮助核对账目,发行信用卡和恢复密码等。

3、医院和医药

医学临床可用人工智能系统组织病床计划;并提供医学信息。人工神经网络用来做临床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用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还有下列潜在可能:计算机帮助解析医学图像。这样系统帮助扫描数据图像,从计算X光断层图发现疾病,典型应用是发现肿块。

4、重工业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


在工业中已普遍应用机器人。它们常做对人是危险的工作。全世界日本是利用和生产机器人的先进国;1999年世界范围使用1,700,000台机器人。

5、顾客服务

人工智能是自动上线的好助手,可减少操作,使用的主要是自然语言加工系统。呼叫中心的回答机器也用类似技术,如语言识别软件可使计算机的顾客较好操作。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应用的八个发展方向:

1.机器视觉技术。2.指纹验证。3.人脸识别。4.智能信息搜索的技术性。5.智能控制系统。6.眼底黄斑识别。7.虹膜识别技术。8.掌纹识别。

AI视觉效果的不同应用是人工智能技术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体现,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主要表现。

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技术就如同,盖楼所需要的地基有了地基才能一层一层的往上盖,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其中包括材料,软件这两大类,材料制约齐发展的是电机技术它的动能跟人类动物的肌肉相比非常低效,在同等体力能耗当面,未来必须研发一款放生肌肉来代替电机驱动!

软件是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虽然各大公司推出了神经芯片但进展并不大,与人体大脑差距太远,那一天科技公司开始公布芯片的跟大脑的像似度指数的时候才是真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现在所有人工智能只是 自动化。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上包括哪些技术?

人工智能包括五大核心技术:

1.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由图像处理操作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所组成的序列来将图像分析任务分解为便于管理的小块任务。

2.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从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模式一旦被发现便可以做预测,处理的数据越多,预测也会越准确。

3.自然语言处理:对自然语言文本的处理是指计算机拥有的与人类类似的对文本进行处理的能力。例如自动识别文档中被提及的人物、地点等,或将合同中的条款提取出来制作成表。

4.机器人技术:近年来,随着算法等核心技术提升,机器人取得重要突破。例如无人机、家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5.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可融合计算机、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生物统计学,利用人体固有的生体特性如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音、步态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最初运用于司法鉴定。

人工智能第一次繁荣出现了哪些技术?

第一次位于20世纪50-70年代,这段时间是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期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采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Shakey”并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当时的“ELIZA”就已经能够通过脚本理解简单的自然语言,产生类似人类的互动。

但随后到来的70-80年代,人工智能就进入了第一次低谷,发展遭遇了瓶颈。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得不叫停对人工智能的研究。

第二次是在1980年-1987年,这段时间是人工智能的繁荣期。期间日本研发出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并且受到各国的响应,纷纷为研究注入资金。除此之外,带美国人的带领下,启动了Cycle项目,3D打印机也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该时期也是一次人工智能的崛起。

但是紧接着的六七年,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大的第二次寒冬。由于对专家系统过高的追捧,最终的发展却达不到期望,专家系统的实用性仅限于某些特定情景,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将人工智能的研究转向更容易出成果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